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如题所述

圣人是怎样炼成的?----王阳明带给教育的启示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符合“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条件的圣人之一,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对教育的哪些启示?
1.
家庭环境----父亲的“楷模”与爷爷的“无为”
童年的王阳明,受书香门第之风熏陶,4岁就已背诵不少经典,10岁随口成诗。但其生性顽皮好动,好奇心强,一段时间喜欢下棋,过一阵子又爱上道家养生术,再过几年又迷上舞枪弄棒、玩打仗游戏,一旦迷上便刻苦钻研、废寝忘食。父亲王华自是王阳明的一个无形的榜样,品行上醇厚坦然、拾金不昧、女色不侵、不受诱惑威胁,事业上读书进取高中状元,对王阳明幼时也是严加管教约束,爷爷却很无为开明,经常成为其"保护伞",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引导而非强制管束,应该顺着孩子的习性去教育。王阳明的童年就是在这样既有父母严格养正又有爷爷"纵容"发展其天性的阴阳平衡环境中长大。人的才力固然有大有小,而一个家族的文化和精神长相却可以通过家庭传承,对王阳明的家族而言就是:坚持(内心的)良知,穷达不移。

2.
重要的不是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少年养志,志者,气之帅也。11岁的王明阳开始读私塾时,就已把(读书)做圣贤当做人生第一要事。在当时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下如何成为圣贤?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3岁的王阳明塞外只身勇追鞑靼,15岁时给朝廷写平安策,胆量、心胸、志气可见一斑。看王阳明的一生,无论是少时经略四方的梦想、办诗社,还是在入仕初期遭受的廷杖、牢狱、发配、甚至追杀,无论是平赣桂之匪与宁王之乱的功业,还是龙场悟道创立心学、以及后来把传播心学启迪人之良知作为最重要的事,做圣贤的人生理想始终矢志不渝。
王阳明自己对立志也非常重视,他在给继子的信中写到“愿汝且立志”,写下过著名的《示弟立志说》;在主持山东乡试时出题“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在他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中也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完美的人生,应是尽可能在良知的指引下创造引以为豪的人生价值。如果说良知是迷路、走偏时随身携带的指南针,是“内圣”之道,那志向则是一幢能穿破云雾的灯塔、一座心中待建的丰碑,是促使“外王”之路。

3. 如何看待考试?识本末终始
王阳明参加科举考试当然是为了寻找施展抱负、做圣贤的平台,一如孔子周游列国求官。虽两次会试落榜,但王阳明的心态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后来王明阳在写给其大弟子徐爱进京赶考的《示徐曰仁应试》一文中,谈到如何以平常心做考试前的准备:首先是正中之心,不要太重得失,其次是摄养精神,保持气清心定,精明神澄的状态。
在这样看待考试的心态背后,我们能看到王阳明分清事情本末的思维逻辑:比考试结果("末")更重要的是不要失去上进之心和平常心("本")。换个例子,对于一个想帮妈妈忙而搞砸了事情的孩子,他帮妈妈的心是好的("本"),虽然结果是搞砸了("末"),但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大发雷霆训斥他帮倒忙,那关闭的可能是孩子帮助别人的心。正如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所说:”夫自古圣人教人,为善去恶而已,为善为其固有,去恶去其本无。本体如是,工夫如是,其致一而已“,这里面的善为本,恶为末而已。教育、生活中的太多事情,皆通此理。

4. 随才成就、不执无我
在王阳明的一生中,无论是在不被重用的闲官时期,还是在平叛定乱的战役中,尤其是在其一生的后期,已经把讲学当做了比为官更重要的第一要务,最盛时其弟子有千人之众,称其为教育家、思想家一点不为过。顾炎武曾评价:“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风至于百年之久,古有之矣......其在于今,则王伯安(阳明)之良知矣”。佛家的《金刚经》中也把传播智慧作为最大的布施。
那王阳明是如何教育弟子的呢?
“因材施教、随才成就、不可执一偏”是王阳明的基本教育方针,狂者就从狂处成就他,狷者就从狷处成就他;在给弟子讲心学时,需要剪裁,就反言棒喝,需要鼓励,就发起他的自信;同时每个人选择自己性相近、资质合下的专业去努力。对于初学之人教之静坐、息思虑去人欲;心定后教克治省察以防只悬空静守如枯木死灰,亦无用。到了心体纯乎天理的地步,干啥都一样了(“不器”),即“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王阳明的心学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行为调整的强大武器。
王阳明在讲学时不以主观凌驾别人,顺着对方的思想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用心学的话讲就是“不执”,用佛家的话就是“无我”、“心如明镜、物来则照”,用道家的话就是“以心观心”、“虚己应物”。在谈到格心去蔽时,去物欲、甚至去人欲很多人通过努力能做得到,但能不自以为是,放下自我就是更高的一个层次了。这种思想高度不仅体现在王阳明传播心学(详见《传习录》等著作)时,即便是在其日常、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平乱治理上也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王阳明自己是素食,而在招待远到而来不习惯素食的弟子们时却不忘吩咐厨房做几样荤菜,能站在别人角度考虑,这不就是一种同理心和不执于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的表现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王阳明擅于体察别人内心所关注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以"辞贵奇"来达到自己的说服目的,这在王阳明面对朝廷官宦和指点学生时都有典型的事例。在动手平乱之前,王阳明总会去调查清楚乱的根源,分清本末,并由此来制定招抚、剿肃或是其他的大方针。在具体平定时,王阳明的计策灵动诡诈,虚实多变,善用心理战和应景之人(比如降将或本地人才),重实而不重形,了解对手所想(知己知彼),一封《告谕头巢贼书》就是一席动其心、乱其志、站在贼人角度启其良知、告之后果的倾心谈话。在治理时,广泛深入调查,了解民意,用"两亭"制度(类似于红黑榜)来树立模范,唤醒民众内心之善,培养浩然正气;用十家牌法(类似于保甲)制度,以人治人,相互监督,达到自治稳定。许多做法对于我们现在之教育同样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借鉴或启示。

王阳明的一生,是"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性,老人养德"的一生,是"君子友我、小人资我、艰难困苦玉成我、万物皆备于我"的一生,是不断光明良知和事上练的一生,更是在育人之路上给后人以榜样和启迪的一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