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声腔对长沙戏剧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那是在明代成化年间的1482年,大明王朝发生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就是明宪宗朱见深下令解散西厂。当这一消息传到长沙的时候,在长沙一家小客栈避难的一老二少听到消息后,3个人激动得抱头痛哭。

西厂是明王朝除了锦衣卫、东厂及内厂之外的又一专门机构,融监狱、法庭为一体,直接听命于皇帝。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其权力熏天,导致了很多冤案,有的人被迫逃离家园。

长沙客栈这一老二少是江西弋阳地区人,当初因为老人在不经意间说了一句对朝廷不满的话,被西厂缉拿,便带着仅剩的两个孙子躲到了长沙。此时听到西厂解散的消息,老人终于不用担惊受怕地东躲西藏了,可以找个地方安顿下来。

老人不用愁吃饭的问题,他那一口纯正的弋阳腔,当初在弋阳老家的时候,就已声名在外,是当地最有名的高腔王。而且这些年东躲西藏,老人一直都是带着孙子靠弋阳腔维系生活。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二天,祖孙三人来到了长沙的一个戏班门前,要求加入戏班进行表演。戏班班主出了3道考题,祖孙三人从容不迫轻松应对,使班主非常满意。

尤其是当戏班班主听到祖孙三人那高亢的弋阳腔时候,他立刻意识到只要留下这祖孙三人,他的戏班将会是长沙地区最有特点的戏班,日后会财源不断。于是,来自弋阳地区的祖孙三人落脚长沙戏班后,也就将弋阳高腔带到了长沙境内。

弋阳高腔是最先传入湘剧的声腔,在此后的时间里,弋阳高腔与本地的民间艺术和地方语言紧密结合,形成了当时独一无二的以高腔声腔、唱白用中州韵来表演长沙戏曲的形式。

弋阳腔简称弋腔,在我国戏曲史上,曾与“海盐腔”、“昆山腔”、“余姚腔”齐名,被称为“四大声腔”。

弋阳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是宋元南戏经信州传入弋阳后与当地赣语、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它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在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蕃衍发展,

弋阳腔以弋阳为中心,主要在江西省内的贵溪、万年、乐平、鄱阳、浮梁、上饶等一些地区传承延续。明代前中期曾流布及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及北京等地。明代戏曲家徐渭的《南词叙录》已有关于弋阳腔在“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的记载。

弋阳腔在传入长沙之后,长沙戏班表演的一些传统戏曲剧目之中,有不少剧目是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这些剧目大多数都是弋阳腔的剧目,如《精忠传》等。

昆曲传入长沙时间稍晚,根据“长沙老郎庙班牌”,清朝康熙年间的1664年和1667年,在长沙地区出现了既唱高腔、也唱昆曲的长沙福秀班和老仁和班。

由于高腔、昆曲的先后传入,加之长沙地域民风的影响,促进和丰富了高腔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使之从偏重大锣大鼓的武戏,变为也唱小锣小鼓的文戏。

当时老仁和班小生喜保和杜三演唱的《赶斋泼粥》、《打猎回书》等高腔戏,也曾经吸收了昆曲表演中许多优美、细腻的做工和舞蹈,在当时也曾名噪一时。

就昆曲的历史发展而言,18世纪之前的400年间,是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昆曲一直以一种完美的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

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地方戏开始兴起,它们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出格局,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昆曲至此开始走下坡路,以至于许多昆曲艺人转行演出其他流行的剧种。清光绪年间的长沙人叶德辉在《和桧门观剧诗》中记载:“昆山近又无人会,那解寻源白石翁。”这个诗句其实已经说明当时昆曲在湘剧中的处境。

随着昆曲的衰落,徽调和汉调在清代中期传入长沙,于是,湘剧开始加入弹腔。

弹腔又称乱弹,泛指清康熙末年到清道光末年的100多年间新兴的地方声腔剧种。分为南北两路,南路是指二黄,北路则指西皮。

乱弹作为戏曲声腔名称,基本上与梆子腔同,亦兼指梆子腔系统的主要剧种秦腔。另外,当昆曲、乱弹或昆曲、高腔、乱弹并称时,乱弹就可以解释为昆腔,或是昆腔、高腔以外各剧种的统称。

随着京剧的发展,有一些人又把京剧称为“乱弹”,如过去以“文武昆乱不挡”形容演员能兼演昆剧和京剧、

随着地方戏曲的发展,某些剧种因兼唱多种不同声腔源流的腔调,剧目、也以乱弹为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等。

乱弹的来路尚无定论,但湘剧在吸收了徽班中的《大长生乐》、《偷鸡》等一类剧目,并将其曲调称为“安庆调”,其他属于安庆“花部”的《水淹七军》、《龙虎斗》、《路遥知马力》、《王祥吊孝》、《李大打更》、《困曹府》等,也都是湘剧经常演出的剧目。

徽班源自于秦腔的《如意钩》、《锁云囊》,后来也传到湘剧班。此外,湘剧还从汉剧中吸收了《酒毒杨勇》等剧目,可见湘剧的早期发源与徽剧、汉剧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南北路声腔的传入,在湘剧舞台上开始出现了高腔、乱弹合演的剧目,如《金丸记》中《盘盒》一折唱高腔,《拷寇》一折唱乱弹腔。

高腔、乱弹同台,得以互相借鉴,并且相互促进。高腔吸收了乱弹所长的做工和武打;乱弹则受高腔滚唱的影响,发展了长段流水,如《斩李广》中连唱四十八个“再不能”,《程济赶车》中连唱二十四个“可怜主”等,使湘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又前进一步。

1901年,京剧流入长沙。4年后,又有18个京剧艺人在长沙参加湘剧班并同台演出。湘剧艺人又向京剧学习难度较大的武功,在演唱中吸收了京剧的一些花腔。

在这个时期,湘剧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有来自北杂剧的剧目,如《单刀会》、《诛雄虎》、《回回指路》等;有来自早期弋阳腔的剧目,如《目连传》等;有来自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剧目,如《琵琶记》、《白兔记》、《金印记》等;还有大量《三国》、《水浒》、《杨家将》及“三十六按院”的一大批南北路剧目。

综观湘剧4种声腔的演变,在清康熙年间,湘剧表演班社大多以唱高腔为主,或高、昆兼唱,如福秀班、老仁和班。

清乾隆年间,湘剧班社逐步增多,如以唱昆曲为主的大普庆班,浏阳、醴陵一带则出现由9人组成的案堂班。当时长沙、湘潭已经修建老郎庙,并于乾隆末年设九麟科班。

清道光年间,成立了以乱弹为主的仁和班。清同治、光绪年间,班社蓬勃兴起。至清宣统之初,长沙城内有仁和、庆华、春台、仁寿、同春等5个班,湘潭有永和、庆和等班,浏阳有清胜班,宁乡、益阳有大观班和福林班。

从清道光年间起,至建国前夕,湘剧所建立的科班多达28个,开科60多期,分布于长沙、湘潭、浏阳、醴陵、茶陵等地。其中以清道光后期起科的五云科班开科最长,经历数十年,培养艺人400多名。其后较有影响的有三元、华兴等科班。1920年后设立的福禄、九如、福喜等坤班,是专门培养女艺人的组织,开科长达10余年。

湘剧由于长期在省会长沙演出,视野比较开阔,艺术交流相对也多于本省的其他兄弟剧种,因此表演艺术上的革新得风气之先,4种声腔的传入及演变,就说明了这一点。以至于文化人对湘剧颇为关注,如王先谦、王阎运、杨恩寿等,对剧目、表演多有评论。

特别是20世纪初期,长沙的湘剧艺人受新文化思潮的影响,艺术上保守思想比较少,因此湘剧有一批经常上演的折子戏,表演上提高比较快,达到了精雕细刻的程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