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十九世纪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

如题所述

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的背景:

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0年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

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的文化:

19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解放运动,代表人物包括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强烈批评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获得支配地位提供了思想和意识形态,理论准备。

扩展资料:

十九世纪对于法国文学来说,是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向“现代性”转折的历史关键时刻;而处于初生状态的“现代性”,在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中,从一开始便显示出它那生气勃勃、同时充满矛盾的“不确定性”的品格特征。

不同风格和气韵的文学同时并存和交错,使当时的法国文坛成为灿烂绚丽的自由创作园地;文学大师辈出,天才巨星云集;而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的“咖啡沙龙”,由此更成为灵感交集、激情递起的各种创作流派的聚汇处。

各种文学浪漫神话,在左岸的一个又一个咖啡馆之间,此起彼伏,沉浮流转,不胫而走,更使此处天空重叠着层层鲜艳夺目的氛围光寰。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相互连接、又相互穿插和彼此渗透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浪漫主义时期,囊括了十九世纪整个上半叶。

浪漫主义的先驱者们,德斯泰尔夫人、本雅明.康斯坦、施农古尔和夏多布里昂 等人,在十九世纪的最初二十年,面对着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称帝执政之后所激起的社会变革,在新旧两种社会制度交接时刻,作家和诗人们表现出矛盾、困惑、怀旧、憧憬等复杂情感相互交错的特征。

他们试图在已被毁灭的旧秩序中,寻找记忆裂痕里仍然保留着的精神慰藉,又对新起而尚未稳定的社会,寄托某种连他们自己也无法确定的不清不楚的期望。

因此,他们把激情转向现实社会的彼岸,作品中凝聚着对于超现实结构的各种梦幻,宁愿歌颂客观中立、而又内涵丰富的自然,幻想着一种漫无边际的游荡生活,以为可以在那里建构和实现他们所向往的理念和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国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世纪法国文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