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三电路电路实验题

求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电功率,电流与电压关系,欧姆定律一类的实验题。全。具体。有答案。
谢谢。最好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0 0.还有最好表复制黏贴
谢谢诶

1、电压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常用电压单位问的关系:1kV=103V,1mV=10-3V

(2)常见的电压值: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电压是220 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般是1.5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 V.

(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②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并联;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关系式为:U=U1+U2(或U=U1+U2+…+Un).

(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关系式为:U1=U2(或U1=U2=…=Un).

3、电阻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字母R表示.

(2)变阻器: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器叫变阻器.常用的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线长度,从而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通过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有时还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4、欧姆定律

(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为.

(3)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5、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式(或).

(2)基本方案: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出对应的电流,用变形式计算出其电阻.

(3)特殊测量:只用电压表或只用电流表,再借助其他必需的器材进行测量.

6、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只有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2)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电压高于36 V的带电体;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会用欧姆定律分析家庭电路中一些常见的电路.

7、欧姆定律的理解

(1)成立的条件.欧姆定律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成立的条件是:导体电阻一定;第二句话“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成立的条件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2)对应性.I=U/R中,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的或同一个电阻的;同一个用电器的,或是整个电路的,要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3)时间性.即使是同一个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将引起电路中各部分电流及总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因此必须保证I=U/R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间的值.

物理量
定义
公式
单位
单位的规定和单位换算
测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Q
电荷的多少
Q=It
库仑
C
6.25×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C,1C=1A×1s
测出I和t,算出Q




I
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安培
A
1A=1C/s.如果在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C,导体中的电流就是1A.

1A=1000mA

1mA=1000μA
将电流表和待测电路串联,可直接测出I




U
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伏特
V
1V=1J/C.在某段电路上每通过1C电荷量时,电流所做的功如果是1J,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就是1V.

1kV=1000V

1V=1000mV
将电压表和待测电路并联,可直接测出U




R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欧姆
Ω
1Ω=1V/A.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的电流是1A,那么这个导体的电阻就是1Ω.

1MΩ=1000kΩ

1kΩ=1000Ω
用伏安法测电阻R

(4)I=U/R还反映了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是导体形成持续电流的必要条件.若R不为零,U为零,则I也为零;若导体是绝缘体,即使它两端有电压,I也为零.

(5)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它是电阻的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8、电路变化分析

电路变化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另一类是由于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解答电路变化问题的思路是:先看电阻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若是串联电路,一般先分析电流后再判断电压;若是并联电路,则先分析电压后再判断电流.

在电路分析中,因电压表电阻很大,可把电路中的电压表看成是断路;又因电流表电阻很小,可把电流表看成短路,用一根导线来取代.

9、有关电阻串并联的几个推论

推论一: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推论二:在并联电路中,只要多并联一个电阻(不论该电阻的阻值大小如何),其总阻值一定减小;串联电路中,多串联一个电阻,总阻值一定增大.

推论三:若干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其中任意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加,则总电阻的阻值增大,任意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总电阻的阻值也随之减小.

推论四: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R总=R/n;n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总=nR.

上述几个推论在很多电学习题中都会用到,特别是对于解定性讨论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1
电学实验题及答案

图112
226.如图112所示,现有一个电池组,两只电流表A1和A2,两只小灯泡L1和L2(灯L1的电阻R1大于灯L2的电阻R2),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请你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开关闭合后,灯L1与灯L2并联,两只电流表接在电路中,且电流表A1的示数大于电流表A2的示数.

图117
�(1)请在虚线框中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 �(2)按照你所设计的电路图,将图中的元件连接起来.(导线不要交叉) 227.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为了便于研究,采取控制变量法,即每次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比较其大小,最后得出结论.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A和D;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___; �(3)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___.
导线代号 A B C D
长度/米 1.0 1.0 1.5 1.0
横截面积/毫米2 1.2 1.2 1.2 0.8
材料 锰铜 镍铬 镍铬 锰铜

图113 图114
228.现有一个电池组,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导线若干.用上述器材测定待测电阻Rx的阻值,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测量的物理量(电流); �(3)写出待测电阻Rx阻值的表达式. �229.现有三个定值电阻R1、R2和R3(已知电阻值R1=R2=2R3),导线若干,它们分别与如图113所示虚线框中标有A、B、C、D的有关接线柱相连接.用一个供电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的电源接在A、B、C、D中的有关接线柱上进行测试,结果发现: �(1)当电源接在A、C间时,电流表A2的示数是电流表A1示数的1.5倍; �(2)当电源接在B、D间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电流表A2示数的2倍.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画出虚线框内有关接线柱间电阻或导线的连接情况,并且标明R1、R2、R3.
230.如图114所示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设电源电压6伏,电阻Rx约20欧左右. �(1)图114中电表甲是_________表,电表乙是_________表. �(2)按图114所示电路图,将图115中实验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图115 图116
�(3)某同学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U1=3.5伏,I1=0.2安,请按这组数据在图116中标出电表指针所指位置;待测电阻Rx=_________欧. �231.如图117所示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伏 1.0 1.5 2.0 2.5 3.0
电流/安 0.13 0.24 0.25 0.32 0.37
电阻/欧 7.7 6.3 8.0 8.1


电压 电流 电阻
3.5V 0.5A 7Ω
(1)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图117中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 �(2)接通电路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重新检查电路,确认各元器件均完好无损,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 �(3)故障排除后,测得如上表的实验数据,由表中的数据(先补齐表中未计算出来的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R=_________欧. �232.某同学做了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报告如下,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测量电阻R的阻值. �二、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目的,画出实验电路图; �(2)依照电路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3)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4)依据测得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算出R的阻值. �三、实验记录:

四、实验结论:待测电阻R的阻值等于7欧. �回答问题:(1)你认为这份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缺少的主要项目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从实验步骤看,实验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因而实验结果不够精确. �(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33.某同学按如图118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R1为定值电阻.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V1的三次示数分别为3伏、6伏和9伏时,电压表V2和电压表V,以及电流表A相应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项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V1/伏 3.0 6.0 9.0
V2/伏 9.0 6.0 3.0
V/伏 12.0 12.0 12.0
A/安 0.3 0.6 0.9

图118

(1)对表格中三只电压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_________. �(2)对表格中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当电阻R1一定时,_________. �(3)从表格的数据可知:电源电压为______伏,通过计算可知,R1的阻值为______欧.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三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功率分别为P1=_________瓦,P2=_________瓦,P3=_________瓦. �234.给你一个电源(大约3伏,且电压不变),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标有“20Ω2A”的滑动变阻器和几根导线.请你设法只连接一次电路变能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要测量的物理量. �235.在测量电阻实验中R1为电阻丝,R2为滑动变阻器,按如图119所示连接,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路的电源.R1两端电压最大值是_________伏,这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_________端,当电压表示数为2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20所示,电路中电流为_________安,由此可知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_________欧.

图119 图120

图121
�236.某同学做物理实验,他把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1、R2,以及电流表、电压表按如图121所示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两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实验条件 电压表示数/伏 电流表示数/安
1 S1、S2均闭合 6 0.6
2 S1断开,S2闭合 2 0.2
求:(1)R1和R2的阻值; �(2)在这两种实验情况下,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__.� 237.如图122所示为测定额定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约为1瓦)的实物接线图.

图122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压表和电流表连接好,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电路. �(2)闭合开关开始实验.电压表示数U1=2.8伏时,电流表示数为I1,小灯泡的功率为P1;电压表示数U2=2.2伏时,电流表示数为I2,小灯泡的功率为P2;电压表示数U3=2.5伏时,电流表示数为I3,小灯泡的功率为P3,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P1、P2、P3间的关系是P1_________P3_________P2.(填>、<或=) �238.如图123甲所示是一个密封盒,盒内是由2个电阻和一些导线组成的电路,电路与盒外的a、b、c、d四个接线柱相连,而接线柱b、c在盒内已用导线相连.某活动小组欲探究盒内两电阻的阻值和电路结构,他们探究用的器材是:能输出稳定电压的电池组,量程是0~0.6安的电流表,阻值为5欧的定值电阻R以及若干导线,并组成图乙虚线框内所示的探测电路,图123乙中m、n是从探测电路引出的两根导线.

图123
�探测时,他们首先将m与n直接连接,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0.6安,接下去操作程序、方法和所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与m、n相连的接线柱 电流表示数/安
m、n分接a、b两接线柱 0.3
m、n分接c、d两接线柱 0.2
m、n分接a、d两接线柱 0.15
根据以上的操作和数据,写出主要的分析过程,并在图123甲的盒子内画出盒内的电路图,并标出电阻的阻值. �239.如图124所示,温控器S的两个接线柱为a和b,它的作用是当环境温度高于一定值时自动断开电路,环境温度低于一定值时自动接通电路.利用温控器的这个特点,请你用图中给出的元件连接成一个电热水器的自动控制电路.要求:(1)使电热丝加热冷水时绿、红指示灯同时亮.(2)水温达到一定值后,电热丝被自动切断,此时红指示灯灭,绿指示灯仍然亮.(3)保险丝对电路起保护作用(设红、绿指示灯及电热丝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

图124

240.如图125所示是著名的_________实验,它说明电流周围存在_________.如图126所示是研究_________定律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若甲烧瓶中煤油柱上升得比乙高,那么甲、乙两瓶中电阻丝的电阻R甲_________R乙(填“>”、“<”或“=”).

图125 图126

图127
�241.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成的实物图如图127所示.
�(1)找出图中连接的错误:_________. �(2)某同学正确连好电路后所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 �(3)分析下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灯泡在逐渐变亮的过程中,灯丝电阻将逐渐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
实验次序 亮度 电压U/V 电流I/A
1 微亮 1.0 0.20
2 较亮 1.8 0.24
3 亮 2.5 0.30
4 很亮 3.0 0.32
242.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我们使用了如图128所示的电路图,使用的器材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和导线. �(1)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要进行下列几项主要操作: �A.闭合开关 �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额定电压 �C.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D.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E.断开开关,根据电功率计算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的的功率 �请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将上述各项操作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入下列空格.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图128 图129

图130

(2)如图129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是B、C两接线柱连入电路中时,要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应将滑片P滑到_________端.(填“左”或“右”) �243.用如图130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研究对象有:铁片,铝片,玻璃片,纸片,钢片.将这些研究对象分别置于U型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请将实验探究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哪些物质插入后回形针会下落 哪些物质插入后回形针不会下落

电学实验题答案
�226.(1)如图18甲所示 (2)如图18乙所示

图18
�227.A和B B和C �228.(1)如图19所示 �(2)步骤: �①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②断开开关S,把电流表改接与Rx串联(虚线A),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3)表达式:Rx=(I1/I2)R0. �229*.如图20所示 ,将接C点处转接至D点。
�230.(1)电压 电流 �(2)如图21所示

图23
�(3)如图22所示 17.5欧 �231.(1)F接C,E接B(或者是F接A,E接D) (2)小灯泡短路 (3)表中填7.8 7.9 �232.(1)①实验原理 ②实验器材 (2)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①保护电路 ②调节R两端电压和电流,以便多次测量. �233.(1)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2)通过R1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12 10 (4)2.7 3.6 2.7 �234.(1)如图23所示
�(2)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读得电流表的读数为Ia; �②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读得电流表的读数为Ib. �(3)Rx=(Ib/(Ia-Ib))R0 (R0为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图24
或Rx=(20Ib/(Ia-Ib))欧 �235.3 B 0.25 4 �236.(1)R1=10欧 R2=20欧 (2)P1/P2=9/1 �237.(1)如图24所示 �(2)> >

图25
238.分析:(1)根据将m、n直接连接,电流表示数为0.6安,由欧姆定律U=IR可判断出电源电压为3伏; �(2)根据将m、n分接a、b两接线柱,电流表示数为0.3安,由欧姆定律可判断出应接有5欧的电阻; �(3)根据将m、n分接c、d两接线柱,电流表示数为0.2安,由欧姆定律可判断出c、d间应接有10欧的电阻; �(4)根据将m、n分接a、d两接线柱,电流表示数为0.15安,由欧姆定律可判断出a、d间应接有15欧的电阻.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盒内电路如图25所示. �239.如图26所示

图26


240.奥斯特 磁场 焦耳 > �241.(1)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0.75瓦 �(3)变大 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42.(1)�DABCE� (2)左 �243.下落:铁片、钢片 不下落:铝片、玻璃片、纸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