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戴了助听器之后还是听不清楚呢?。

如题所述

听力有损失的人,大多已经适应了处于安静无声的周围环境,聆听他人说话时也只注意到对话者大声说话的言语声,由于根本听不到嘈杂的噪声,对噪声的分辨功能的存在就显得没有意义,因此大脑对噪声的主动滤过功能会逐渐退化。

婴幼儿佩戴助听器

老人佩戴助听器

佩戴助听器后,大脑皮层的高级滤过功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所以刚刚佩带上助听器的时候,患者的第一个印象往往是:“怎么这么吵?!”、“什么都听见了,但是,就是分辨不好你们都在说什么。”

这是因为助听器把周围的所有声音都放大了,不但放大了对话者的语言音量,也同时放大了周围的环境噪声,当大脑还不能有效的区分什么是噪声,不能明确该把什么声音过滤掉的情况下,佩戴者往往会烦躁、对助听器丧失信心,认为买了个“噪音器”。其实,这种现象是大脑未能及时调整状态,等到佩戴者逐渐的适应了助听器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变化后,会逐渐喜欢上助听器。这也正是大脑逐渐恢复噪声滤过功能的过程。

由于大脑皮层的调整需要充分的时间来适应这个新的听觉变化,所以要牢记以下四点:

1、对助听器的适应不要期望在短时间内就能有很大成效,否则您将会很失望。

2、在开始时,请记住不要对助听器的效果轻易下结论。

3、如果您的朋友中,有人曾用过助听器,但觉得很不满意时,不要受他的影响,因为这并不意味着您也会不满意。

4、掌握好的方式方法尽快地适应助听器,可以让佩戴者早一些感到周围声音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0
首先,听到≠完全听到。虽说戴了助听器,但如果助听器的性能没办法对您的听力进行适当的补偿,有可能听到的声音缺失了一部分,那么自然就听不清了。
第二,完全听到≠完全听懂。对于听力损失时间较长的患者,由于语言信号的长期缺失,会导致语言分辨能力下降,简单来说:就是你说的我都听到了,但我听不懂。这种情况就不仅是需要佩戴合适的助听器进行补偿,还需要配合长期的语言康复训练,才能让我们既能听见有能听懂。
第三,完全听懂≠所有环境下都能听懂。对于听力正常的人来说,我们可以轻松地在噪音环境或多人交流环境下,分离出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对于听损患者来说,这是非常难的,所以这就需要助听器有较好的精准降噪的功能,而这往往需要较高等级的助听器才能实现。
所以,使用助听器需要请助听器验配师帮忙,找到正确补偿和康复听力的方法。
第2个回答  2023-02-03
助听器是声音放大器,它的功能是增加声能强度并尽可能不失真地传入耳内。因声音的声能不能直接放大,故有必要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后再转换为声能。至于戴上助听器能听见声音却不怎么听的清,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小耳聋或耳聋很多年了,大脑会随着时间遗忘很多声音,戴上助听器能听见但是还不会分辨,听不清,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比如听外国人讲英语,听见了但是听不懂。如果你经常听,在这种语境里,时间长了分辨率自然高,自然而然就能听的清了。
二就是他本身耳聋的性质就是感音神经性的听的见听不清,这也是正常并且很常见的现象,这大多是老人会出现的,也与人的年龄和身体机能退化有关系。这样的情况和老人说话一定要慢,但是声音正常就可以,不用刻意大声。
好的助听器可以提高一部分分辨率,但他也不可能代替正常如果的耳朵,是辅助人去听的工具,长时间使用有助于听力慢慢恢复,这也要看个人身体情况来定。如双耳都有听力损失的,建议双耳同时佩戴,听力明显提升。
第3个回答  2023-02-20
那是因为你的言语识别差,只要家人跟你沟通是放慢语速就可以听清楚了,要是还不行就重新调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