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说通过人的眼睛可以窥视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清澈的眼神,透射出一颗干净纯洁的内心,如一湾纯净的湖水,甘甜,纯粹。

焦灼的眼神,映含着一颗恐慌无助的内心,如一只受伤的小鸟,惧怕,胆怯。

文章的标题也如同文章的眼睛,反射出一篇文章的灵魂。

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内容相辅相成。怎么样的内容就对应怎么样的标题。反过来,文章的标题又是对文章内容的提炼和总结。

一般情况下,文章的标题都包含有两层意思。字面上的意思和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意思。

比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字面上的意思是一种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身体颜色的小蜥蜴,而文章中指代的是像变色龙一样的奥楚蔑洛夫。作者在文章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

在新媒体写作中,文章的标题不但要达到总结全文的作用,同时还必须具备新颕、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

否则,文章的内容纵然很好,标题没有吸引力,文章的阅读量也会很少,因为读者没有打开你之章的好奇心。于是,在新媒体写作中,标题党应运而生。

我不喜欢标题党,甚至讨厌那些标题党。一个看上去干货满满的标题,点开去以后不是大而空,就是华而不实。

我喜欢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紧扣文章的浅显易懂的标题,却又常常被别人批评为没有新意,抓不住读者的眼球。于是,困惑常常萦绕着我。

常常都是有了文章的主题思想,文章的枝枝叶叶也已经搭建起来,却总是困扰于怎样取一个标题。这个标题既可以总括文章的主题,又可以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打开自己的文章进行阅读。

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一书被誉为是最值得品味的浪漫作品,里面每一篇文章的标题都浅显易懂,且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题,真正起到了标题是文眼的作用。

比如汪曾祺先生写马铃薯,从马铃薯的名字到马铃薯的分布,再到马铃薯的吃法,还有先生在研究所劳动时研究马铃薯,画《中国马铃薯图谱》的过程。

如此丰富的文章内容,先生只用马铃薯三个字作为文章的标题,真正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眼睛是打开心灵的窗户,也是一个人观察世界的窗口。一个人要是没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他的世界就是一片黑暗。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灵魂,是读者打开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眼睛不够明亮,甚至灰暗,读者就找不到文章的主线,看不见文章的灵魂,也就没有心思花时间去眷顾你的文章。

在传统的写作中,如果一篇文章是写事件的,就可以用提炼出记叙事件过程的文字来拟标题;如果是写人物,就以人物名字拟标题;如果文章叙述的主线是时间,也可以用记叙时间来拟标题;如果突出的线索是地点,就可以用地点来拟标题。

而在新媒体写作中,文章的标题要特别突出有新意,抓眼球。我看到 好多媒体文章的标题都是长长的一句话,甚至是三段式。

拟这样的标题,很烧脑,也很不习惯。我想,我得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媒体写作下的标题拟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