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第三》:“中土难生”的第二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论语·八佾第三》:“中土难生”的第二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佛家讲三难得,一是人身难得,二是中土难生,三是佛法难闻。

实际上,这三难得就是一个比喻,说的是一回事儿。天生万物,一旦了然了修行与精进的大道,得生人身、生在中土、得闻佛法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从地理学角度讲,中土在地球陆地中的地位异常难得,放眼望去,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相应的维度上,或者是无边无垠的大洋,或者是人迹罕至的山脉。可以分明感受四季,又能保障同类农作物复制生长的广袤土地,大概也就剩下中土了。能够分明的感受四季,便能够在更大的时间范畴内观察和理解天地自然,得出更为客观的天地运行规律;有广袤的可资农作物生长的土地,便可以带来文明的复制和延展,因为维度相同,天气状况相同,被驯化了的农作物便像长了腿一般,可以在另一片土地上复制繁衍。如此一来,文明的复制和延展有了自然条件基础。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讲,放眼世界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能够像中土这般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少之又少,能够历经各种劫难得以永续传承的更是少之又少。

西方历史学界有个冰河时期的概念,他们认为人类的一部分文明,是靠上一个冰河时期——人类毁灭的时候,自极少数没有死的人那里传下来的。在他们的相像世界里,很难相像到“中土难生”的概念,如果从上个冰河时期到现在,有幸存者成为文化传承的关键接续者存在的话,得生中土者,一定担负了这样的使命。

所以,中国人讲历史文明,动辄就是一百二十万年,往少处说,也要讲个十二万年。但在没有机会“得生中土”的人看来,觉得我们讲“上下五千年”都是在吹牛。以至于,今天中国自己的历史学家,也只好羞答答地讲三千多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明。

说得不客气点儿,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往那一站,就是两千七百多年,老人家一生“述而不作”,压根就不搞创作,只是顺手整理了一下,就搞出了《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经》五部经典,这些经典是凭空出现的?没有个成千上万年的文化积淀,会形成如此完备的文明体系?考虑到西方文明史不过只有两千年度多一点,,生在中土的中国人只好谦虚了一点。

实际上,孔子经手的还只是文化的有效传承,还有他老人家感到无可如何的损益。

所以,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因为夏的后人,殷的后人,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自己把自己的历史毁灭了,后人就无法考证了。假如他们自己不毁灭自己,保存了祖宗的文化资料,我就有办法整理还原它。

一、“能言”、“不足征”之叹

“能言”,指孔子本人博学深思,好古敏求,贯通见闻,慎推所以,然后能心知夏礼、殷礼之中深意,言其所以然。

“不足征”,指的是到孔子时,夏的后人所在的杞地,殷的后人所在的宋地,因为他们的后人不重视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虽然还能看到夏礼、殷礼的一些影子,但已经不足以全面反映夏礼、殷礼的精髓了。孔子心中对夏礼、殷礼的推演和理解,已经不能通过杞地和宋地来印证了。

孔子作为春秋乃至于春秋之前文明文化的集大成者,希望以师者的身份,将自己内心里对于夏礼、殷礼的理解和推演,讲给自己的弟子,讲给天下人听,是当时的人接续起文明历史的演进,使人人能明其意,信其说。奈何因为“不足征”的缘故,使之成为一件困难的事儿。

二、文献不足之叹

文,指的是文化典籍;献,指的是贤人。

对于文化传承而言,最关键的莫过于“文”和“献”。也就是能够反映当时实际情况的文化典籍和一代代接续下来创造性传承其文化精髓的贤人。

先前,孔子就有过感慨。“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因为文化文明传承的原因,有君无道的夷狄不如无君有道的华夏。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文化文明接续传承的缘故。

然而,相对于夏礼和殷礼而言,因为生活在杞地的夏的后人不注重弘扬和保留夏的文化传统,以至于夏礼正在消亡;因为生活在宋的的殷的后人不注重弘扬和保留殷商的文化传统,以至于殷礼正在消亡。到孔子时期,系统、完整体现夏礼、殷礼的文化典籍已经不存在了,能够系统、完整领悟夏礼、殷礼精髓的当地贤人已经没有了。

三、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天道无常,天道轮回。相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因为天道无常,天道轮回,因为种种不可预料的因素,有可能形成灭国、灭族的局面。但真正灭亡自己文化传统、文明历史的只有自己。

孔子在这里间接的批评了生活在杞地的夏的后人和生活在宋地的殷的后人,正是因为他们自己对于自己文化传统的毁灭,才造成了夏礼、殷礼研究的文献不足,才最终导致了夏礼、殷礼的灭亡。

今天,我们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基于杞、宋文献不足的深度反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