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的高消费到底体现在哪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经常听人说:北上广深消费高,哪儿哪儿都是钱。

听到这话不仅感叹,一线城市工资待遇高不假,但是如果想过纸醉金迷的生活,想花钱确实比起其他城市方便了许多,“西虹市首富”里一月花10个亿有些夸张,但是在一线城市,每月花两三万真的跟玩儿似的。

下面以北京为例,来聊聊到底生活成本高在哪里?

其实,北京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北京人上推三代大部分还是外地人,除了房价高,其他消费如果刻意去节省的话,也许没有如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

住:

在北京租房五环外的话,三居中的一居大概是2000元 左右,正规的小区正规的房间,周围配套设施完善,超市,菜市场,公交车站一应俱全。

或者可以住的学生公寓,一般一个宿舍4个人或者6个人,每月在300-500之间,但是不能做饭;再或者远一点的地方单间的公寓甚至不超过1000元。

如果您在国贸上班,非要在国贸附近找个小区,走路上班不超过20分钟,那您说房租贵谁也没办法。

如果您愿意付出时间,北京往东30公里有个小镇,1000元找个一居随便挑,稍微付出些时间就能把生活过成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当一个人的时间不值钱的时候,就不要太在乎你的时间,早起一个多小时什么都有了。

吃:

早餐摊点5-8元怎么也解决了,如果您非要吃个KFC或者来个永和大王之类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午饭在单位吃一般也就10-20之间的样子,晚饭自己适当稍微做点就够了,保证你能吃出健康,而且不必为是否吃到了转基因食品担心。

如果今天一个麻辣香锅外卖,明天一个鱼香肉丝快餐,一松一紧,一月相差几百眨眼就没了。

有人追求小资,下午茶还要点个星巴克或者瑞幸,晚上下班再来杯奶茶,那消费高是必然的。

工作之外的应酬叫社交,有必要的社交才有意义,狐朋狗友的吃喝那叫浪费人生,在遍地是外地的人的城市里,能交往3年是认识,交往5年是朋友,交往10年应该是挚友了,认识100人不如深交三五个,关键时候能搭把手的才是哥们。

穿:

同样的衣服,有人100块钱的衣服能穿出300的效果,有人5000的衣服穿出来还是一身乡土气息,穿衣干净利索,搭配得体即可。

月入一万的人就是穿上一万的衣服,在别人眼里也是假的,月入10万的人,穿上100的仿品也是真的,穿着要和你的工作,社会地位,交往阶层相匹配,马云出去穿个布鞋吃个雪糕被人认为那是大家风范,月入一万的二狗子戴了50克的金链子,还有人想拿个磁铁试试到底是铁的还是金的?

所以理性消费即可。

行:

北京的公共交通发达程度在全国来说,应该是名列前茅,除非买辆车能给你的工作或者事业带来极大的帮助,否则,别买车。

车是消耗品,每年的停车费,保养费,保险费,油费随便就两三万,且不说还需摇号,等着摇号拿车牌,建议还是去买几注彩票吧,中了1000万瞬间登顶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嫁给高富帅。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的时间不值钱,坐公交比做地铁便宜,地铁的好处在于快捷和时间的准确性,哪怕住的再远,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在10-20之间也够了。

其他消费能省则省,健身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北京免费的公园到处都是,跑步不一定非要在空气污浊的室内的跑步机上。

医:

在北京工作的人都有北京的医保卡,北京各大三甲医院随便您选,协和,人民,301了解一下?只要不出大毛病,医保卡关键时候报销比例还是不错的,其实一线城市聚集了全国顶级的医疗资源,这一点有着天然的优势。

当然,顶级的资源意味着顶级的消费,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其他行业。

玩:

无论的北京市区的公园,还是郊区的景点,价格实属良心,香山10块钱一张门票叫贵吗?奥体公园有湿地有湖有山(虽然矮),任你跑还是散步,还是野营都行,关键是还免费。

如果有人非要去工体夜店一万几万几万的烧,那您根本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您应该在高富帅那个阶层。

教育:

不管哪个城市,教育资源永远都是稀缺资源。

学区房,培训,私立学校确实比其他城市高不少,但是相对于工资来说,也实属正常,毕竟工资水平在那。

一线城市消费高,在于满足了生存需求以后之外的精神需求,比如:看电影,听演唱会,烧钱的爱好,以及潜移默化的隐性消费。

钱是自己的,爱咋花咋花,难道非要被生活打的满面桃花,才知道为什么花儿那样红?

相对于吃穿住行,最大的消费在于攀比心理而造成的非理性消费。

在经济基础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还是理性消费为好,毕竟,生存才是第一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