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港的形成过程

如题所述

就像形容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样,曹妃甸无可比拟的建港条件不容抹杀。这是先后参与曹妃甸建港论证的3600余名专家的一致结论。
曹妃甸平潮时为一条带状沙岛,甸即沙坨之意。岛上原有一座曹妃庙,故而得名。“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的地质条件,使其成为天然建港良址。
据地质勘测,曹妃甸甸头向前延伸500米,水深即达25米,甸前深槽水深36米,为渤海最低点;建设30万吨级大型深水码头无须开挖航道,不冻不淤;后方陆域有150平方公里的滩涂可供开发利用,具备建成以钢铁、石化等大型临港工业为主的工业港条件。可以说,曹妃甸是渤海湾内最后一个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优良港址。
水深优势之外,曹妃甸的区位优势同样明显。该岛西距天津港70公里,东距京唐港60公里、秦皇岛港170公里,北距唐山市区80公里,距北京市220公里;更与唐山境内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相连,沟通了曹妃甸与我国“三北”地区的联系,从而将整个“三北”地区纳入自己的腹地。
唐山师范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孙秋生教授是关注曹妃甸的首位省内学者,跑遍了渤海湾内的所有港口后,1996年他在《京唐港(曹妃甸港区)在环渤海地区港群体系发展中地位和比较优势研究》一文中得出结论:“曹妃甸以水深为标志的自然条件在环渤海地区绝无仅有;其可带动的腹地面积和集疏送体系皆大于和优于环渤海其他港口;曹妃甸陆岸有大面积的滩涂,又与母城有一定距离,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另外,从港口分布上看,我国目前有四大深水港口,其中3个分布在长江口以南,北方海岸线上只有一个大连港。曹妃甸以其在渤海湾内无可比拟的水深优势和区位优势,理应成为长江口以北可供现代大型和超大型船舶停靠的又一良港。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地下储有大油田”是曹妃甸最明显的自然地理特征,曹妃甸新区还有约1000平方公里的未开发土地,完全可以满足未来80——100年的开发利用。这些硬件为大型深水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特殊优越条件,被胡锦涛总书记誉为“黄金宝地”。十六届中央常委9名同志,有8名视察过唐山和唐山曹妃甸。
大规模开发建设曹妃甸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国家能源、交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我国北方地区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引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从1992年开始启动曹妃甸工程的前期工作,先后完成了50多项工作成果和科研课题,聘请14名院士和3500多名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研讨和优化,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科学翔实的依据和定性结论。曹妃甸工程先后被河北省、唐山市列为“一号工程”;2005年10月,被列为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06年3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曹妃甸工业区初步规划面积为310平方公里,将立足京津冀、背靠“三北”(华北、西北、东北)、面向世界,充分发挥地理区位、深水大港、资源组合和产业后发等优势,认真组织实施“依港促工、重化立城、港城互动”战略,大力构筑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用地、环保六大基础支撑体系,努力把曹妃甸建成现代工业先行区、腹地发展龙头带动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新区、与国际市场接轨高开放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唐山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是我国十一五期间(2006-2010)全国最大的项目集群,2020年前的十五年左右唐山曹妃甸新区(主体为曹妃甸工业区)计划完成开发建设总投资将达到20000(2万)亿元,2010年唐山曹妃甸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500亿元,财政收入将达到150亿元,港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
2008年9月两会一节”(第十一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唐山·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合作会议和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首次分别在唐山市中心区和曹妃甸国际会议中心两地举办,规模和影响力将是空前的。2008年起,唐山将打造国际化陶瓷知名展会和面向环渤海、走向世界国际投资合作平台。
2008年唐山首次同期举办唐山·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合作会议。会议为唐山企业与国内外嘉宾、客商搭建谋求临港产业发展的国际投资平台。唐山·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合作会议会址选在唐山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这个会议中心的规模和将来的影响可与海南的博鳌相比。会议中心建成后将形成南有博鳌,北有唐山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局面,它也将成为北方非常突出的一个国际会议会址。”
唐山2008年起,以“四大功能区”建设(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凤凰新城、南湖生态城、空港城)为重点的现代化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已经形成。其中的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唐山与瑞典意大利荷兰新加坡等合作,全国只有上海浦东中英生态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可以与之相媲美)到2020年,将建成一座100万——120万人口的世界一流的生态城市、港口城市、示范性城市、国际性城市和环渤海中心大都市,这座由智慧的唐山人民建设起来的国际生态大都市,回答了未来100年甚至200年后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2008年已经开始实施路、水、电、讯等配套设施工程,2009年将完成新城造地15平方公里,滨海大道、曹妃甸行政中心、高档住宅区、各种星级酒店和高规格的体育场馆等大批重点项目约50多个已经加紧启动和开工。唐山的未来无限美好!唐山曹妃甸的未来无限美好! 曹妃甸的优越建港条件只是赋予其建港的可能性。当曹妃甸的天生丽质得到各方认可,建港的诸如水文、海洋动力、泥沙等技术问题已不构成障碍时,来自市场的强大需求则成就了在曹妃甸建港的必然性。这也充分说明,曹妃甸的谋划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
众所周知,水运是当今世界上成本最低廉、最便捷的运输方式,就船舶而言,吨级越大,则运输费用越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现有港口的负荷日益加重;远洋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也对港口的吨级和专业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2002年6月,交通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沿海港口数量虽多,但深水泊位比例低,尤其是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短缺,急需建设能接纳第四代以上集装箱船码头、大型外贸原油和铁矿石码头。曹妃甸可谓适应了这种急需。
举例说,如果从澳大利亚运输铁矿石,用5万吨级的船,每吨需260元的运输费用,换成20万吨级的船到曹妃甸这样的深水码头停泊,每吨将节省40元至50元。最早算这笔经济账并相中曹妃甸的正是在华北首屈一指的钢铁企业---首钢。首钢一直受到原材料问题的困扰,迁安的矿山也许尚能解决一时之需,但它也不能不考虑这样一个现实:当地群采的矿石价格甚至高于澳矿的到岸价格,更何况后者又是世人皆知的富矿。对首钢来说,铁矿石长期依赖进口是必然的。
曹妃甸最早被首钢选中,但获益者显然不止首钢,而是整个华北地区的钢铁企业。2000年6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对曹妃甸20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立项评估论证:“中国钢铁工业利用进口矿石是一个长期战略,曹妃甸20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的建设符合北方地区进口铁矿接卸点合理布局原则。”并提出“鉴于该地区矿石进口量逐渐增多的趋势,现有的港口接卸能力严重不足,尽早建设曹妃甸20万吨至25万吨级铁矿石码头是必要的” 。 正是对这种必要性的深刻认识,各方对曹妃甸的开发表现出极强的意愿,并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出资两亿元启动码头通路工程建设。
2003年3月23日,唐海县南部海域中的小岛——曹妃甸。通岛公路的机械作业打破这里数千年的沉寂,深水大港的建设拉开序幕。其后,秦皇岛港务局也加入进来,形成五家共同开发港口的格局。
2005年1月,再度传来:首钢搬迁曹妃甸已成定局。
曹妃甸建港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终于落地演变成现实性。
据了解,首钢在搬迁地的选择上权衡再三,山西、山东、浙江都曾向其发出颇具诱惑力的邀请,但最终还是难舍曹妃甸这个深水大港。“25万吨矿石巨轮进入曹妃甸后,无须卸载,澳矿可通过传送带直接进厂冶炼。这比运抵内地每吨节省4美元的运输成本。因此,‘大钢建海边'是发展趋势,是来自市场的需求’。市发改委主任薛渤说。
“沧海桑田总是不断变幻。”负责曹妃甸围海造地工程的杨春华对记者说。比如,曹妃甸因为“首钢搬迁”而举世瞩目,但当曹妃甸工业区建成之日,人们会发现钢铁不过是曹妃甸四大产业中的一个,“首钢搬迁”的精品钢工程500亿投资也不到曹妃甸工业区总体投资的四分之一。谁更出名,还很难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