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直在减负么,为何家长越来越焦虑?

如题所述

教育一直在减负,从国家级层面看确实是这样的。目前全国已经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绝大部分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实现12年义务教育,也就是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阶段。
目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不减免了学杂费,而且还提供了住宿和饮食补贴,农村地区还提供了营养早餐计划,基本上每个孩子每学年的补贴都在千元左右。
除此之外,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还降低了学业难度和学业负担,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负担。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按道理,这些切切实实的措施应该是真的,降低了家长的教育负担,但是为什么大家反而感觉负担在增加了呢。
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实施了好多措施,降低了基本的教育费用,但是好的教育资源却没有增加多少。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都希望孩子能够在教育方面得到最好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家长为了得到仅有的很少的一部分优质教育资源,就只能相互竞争。课外辅导,才艺培训,学区房等等,这样负担就只会越来越重。

名校师资紧缺是现实
二、校外辅导机构,也通过媒体宣传等营销手段,不断重复的对家长进行洗脑,客观上也造成了家长对孩子成长教育的焦虑心理,造成全民校外辅导,全民才艺培训的现实。

媒体强化的子女成长教育方面的焦虑
三、目前的义务教育,绝大部分还采于大班制。即使有些地方已经实现了小班制,每个班的人数至少也有30人。绝大部分地方,班里的人数都在50人左右。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有差异的,学习方面也是如此,老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加之现在家长能够在家里照顾孩子的也很少,都在忙于事业。学校里边不能满足孩子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就只能借助于校外辅导机构了。校外辅导机构的费用当然很高,这无疑给家长增加了不小的负担。也有一些地方下午放学过早,家长根本没有办法,在上班的时间去接孩子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够做到放学免费照顾孩子。所以家长只能把他们送到接送站或者没法辅导作业的家长,干脆直接孩子送到作业辅导机构。这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大班变小班,因材施教的路还很漫长
四、目前就业的现实困境,也是家长希望能够给孩子更多教育资源,让孩子走得更高的原因之一。未来,能够顺利找到工作的,基本上是需要有一技之长,或者知识能力比较丰富的人。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教育资源,这是无法规避的现实。但是也得预防一个风险,那就是同质化的教育,无疑强化了就业竞争,造成了不必要的就业难题。

就业是个永恒的话题,同质化的教育强化了就业竞争
那么,如何解决目前的这种困境呢?我们个人能做的其实很少,主要还是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比如孩子的因材施教问题,就可以广泛采取小班制的教育,老师也可以招的更多些,让孩子和老师之间能够充分了解。同时也要增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状况。

家校沟通有待加强
比如教育资源的问题,完全可以采取名校托管普通学校的管理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普通学校的管理水平,也可以给普通学校老师提供更多的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至于才艺培训呀,兴趣爱好呀,奥数呀等等,这些都可以完全在学校解决,为什么非要拿出来呢?

学校不止是教文化课,学校的目的是育人,一个完整的人
至于孩子放学接学的问题,也是特别简单。一方面可以重新安排孩子的放学时间,下午接学可以采取灵活制,也可以采取老师值班的制度,放学后家长没法接的,可以在班里写作业或者参加校园活动。这方面,杭州就做得不错,从2019年开始,很多学校已经实行了类似的政策。点个赞!

作业在学校做更合适
至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这种焦虑,可能会长期存在。但是如果孩子在学校得到了全面发展,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家长,其实就已经知足了。孩子在学校健康成长最重要,培养兴趣,保持自信,快乐,学有所成,都是我们应该赋予孩子们的。

健康成长最重要,自信,快乐,学有所成,学有所
教育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复杂,真要做起来也不是办不到。现在经济发展了,我们国家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方法总比问题多,群策群力总会找到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法的。
憧憬着有一天,孩子们都是快乐的,自信的,家长们也是乐观的,不用再为孩子们的前途过分操心担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1
虽然政府一直在提倡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减负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长、学校和政府共同努力。
首先,减负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在减负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这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其次,减负不仅仅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些家长可能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最后,减负工作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他们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家长过分焦虑和担忧,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因此,家长需要理性看待减负工作,不要过分追求成绩和排名,而是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虽然政府一直在提倡减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减负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长、学校和政府共同努力。家长需要理性看待减负工作,不要过分追求成绩和排名,而是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第2个回答  2023-04-27
网友提问:不是一直在减负么,为何家长越来越焦虑?
回复:现代家庭的生育焦虑从何而来?

劳动生产辅助工具越来越完善、单位时间劳动生产收益越来越高、劳动生产总值越来越高&生产制造出的消费品类越来越繁盛......人类社会正在通往幸福生活的坦途上一路狂奔。但是,近年人类社会发展建设却出现了不小的杂音,那就是劳动分工职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人口总和生育率越低,欧洲、北美、东北亚的部分发达地区已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那么,生产劳动职业化为什么导致家庭自觉节育呢?

一、参与职业工作与陪伴家人之间的时间管理难题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地球上最公允的存在,它每天“不偏不倚”的分配给所有自然生命24小时的活动时间。但是,也正是这没有折扣、不能延长的24小时把现代家庭生育逼上了“梁山”,把同一个人的职业工作时间与陪伴家人的时间变成了“零和博弈”关系。

职业五指山难翻越
二、博得社会职业成就与达成家庭幸福生活之间的管理难题

人类是社群性高等级哺乳动物,每个人都必须从同伴那里获取资源才能实现幸福生活、每个人都必须通过为同伴服务博得社会生存价值认同。因此,人类社会形态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劳动协作关系越缜密,个人生存对职业依赖越大,比如原始社会您只要能够捕获猎物、会采摘植物果实、懂得躲避或防御敌害就能繁育子嗣;农耕社会只要拥有一片自耕地就能实现生活富足。然而,自从人类社会开启工业信息化之后,生产劳动资源越来越被集中掌控、绝大多数人只能依附于大组织实现个人生命价值。

多劳多得的社会劳动剩余价值配给体制看似十分公允,但这杆公允之称的操控权却在被极少数企事业主操持,譬如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薪酬......调配权尽皆掌握在企事业主手中,大龄【35岁以上】育龄家长就业普遍被间接性歧视。因此,如若不解决育龄夫妻就业问题,激活人口生育就没有抓手;如若家庭生儿育女的综合价值不被社会承认,就会有人主动回避生儿育女这项家庭生活快乐的烦劳。

成长陪伴是漫长且幸福的烦恼
三、文化繁荣给童年带来更大的成才竞争压力

“水长船高,泥多佛大”、“积土为山,积水成渊”、“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人类社会文明越向前进化,留待后世子孙学以备用的知识积淀越多、家庭生育子女个数越少,“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之心更迫切、成长竞技赛道越窄,为自家孩子抢占成长“起跑线”的“军备竞赛”越激烈、社会生产劳动职业化程度越高,家庭对社会公共教陪服务的需求愈盛、教育市场化+学校集团化之后,教育公平仅仅剩下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不同地区之间巨大的教育资源配给落差,让“寒门贵子”成为过去式。“内卷化”的成长环境,导致许多教育投入都被平均掉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