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合作的相关问题

国共两次合作的时间、标志、目的目标、条件、方式、政治基础、意义

简要回答。
简要回答!!请简要回答要点就可以了!!
第一次合作
时间:
标志:
....
第二次合作
时间:
标志:
目的:
....

  第一次
  时间: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
  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目的: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改变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条件: 1)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要求国共两党齐心掀起大革命。
  2)共产党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只有国民党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而且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在多次革命后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搞革命是不行的。所以国共合作也是两党共同的愿望。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方式: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

  政治基础:1)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它是国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政党,二者目标一致。

  意义: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长期沉寂的北方革命运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2)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 3)共产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4)合作失败后,使共产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5)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并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第二次国共合作
  时间:1937年9月23日开始至抗日战争结束
  标志:1937年底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目的:抗日救国,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将其赶出中国

  条件:1)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国民党立即停止进攻苏区
  3)国民党需要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

  方式: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的侵略。陕北的红军主力和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分别于同年8月和10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政治基础: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为挽救中国需要国共合作。

  意义:1)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的侵略。
  2)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3)牵制了日本主要军力,为同盟国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争取了时间和机会。为世界反法斯西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5
1.第一次国共合作发生于192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时期。
国民党
孙中山领导之国民党,是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主要代表,旨在建立由中国人独立主政之“三民主义”共和国。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希望汲取俄国革命成功经验,亦希望得到俄国援助,建立国民党军事力量。
共产党
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镇压,造成“二七惨案”。中共从中认识到,没有强大同盟,不可能战胜北洋军阀。中共提出建立“反帝反封建”,要与国民党合作,组成“革命统一战线”。1922年7月,中共在二大提出实行“党外合作”(即所有合作均不涉及党内事务),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为各革命阶级联盟。当时得到中共接受。

合作经过
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并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起草、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之宣言,确定了“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大会选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1/4。会后,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之中国共产党党员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祖涵,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国民党党员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中国国民党党部。中国国民党“一全”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军事部分在苏联援助下,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建立黄埔军校。蒋中正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副主任。黄埔军校之成立,为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

国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次由从南向北统一全中国的例子,另一次是明朝对蒙元的北伐。五卅运动爆发后,随着中国国民党北伐运动的推进以及成功,中国反帝国主义爱国民族运动空前高涨,收回租界等主权的运动如火如荼。

2.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完全对敌,但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大规模军事侵略,要求两党合作之呼声抬头。西安事变后,双方才结束敌对,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在面对日本军事步步逼进,民怨高涨的压力下,蒋中正也对其政策作出调整,愿意同中国共产党共同抗日。1935年11月,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蒋中正对进行中之中日外交谈判采取了强硬态度;调整了对苏联之政策。与此相联系,蒋中正在1935年11月提出“打通与共产党的关系”。在此情况下,从1936年初开始,国共两党间打破长期对立僵局,通过多种渠道,双方派出代表,进行秘密接触。中国国民党要求“合作抗日”与中国共产党沟通,互相了解,为两党正式谈判开辟道路。1936年12月,发生西安事变,中国国民党陕北“剿共”前线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劫持蒋中正,逼其下令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最终西安事变得到宋美龄、周恩来等和平解决,使国共两党间长达10年之内战基本停止,使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9月22日,中国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中正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宣布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共产党
1935年,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引起国内和国际关系重大变化和各种政治力量重新组合。中国两个政权---中华民国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策相应地发生变化。6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上海临时中央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必须与中国国民党进行协作,共同抗日。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国苏维埃政府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接着,中国共产党中央于12月下旬在陕西省安定县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批判了中国共产党党内错误,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西安事变后停止了内战,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休整的机会。西安事变后,日本军加速了其侵略中国的计划,并在西安事变后之七个月发动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第2个回答  2011-01-18
第一次合作:
时间:1924年1月
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目的:讨伐北洋军阀
条件:孙中山重新阐述了三民主义;共产党的妥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苏联的援助;
方式:党内合作
政治基础: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组成的革命联盟
意义: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2、北伐战争的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
3、中共和共产国际帮助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为革命军队培养造就了一批军政人才;
4、中共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5、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6、经过两次东征和南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统一和巩固;
7、长期沉寂的北方革命运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6、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第二次合作
时间:1937年
标志: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目的:抗日
条件:1、广大民众要求国民党立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国民党内爱国人士的争取;
3、中共的积极争取;
4、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方式:党外合作,军事合作
政治基础: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开明地主以及一切支持抗日的力量组成的革命联盟
意义:1 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同时也为中共力量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3 、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使得外国列强刮目相看;
4、虽然抗战辛苦,可是它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第3个回答  2011-01-09
国共两党的合作,乃至两党政治的一体化,不仅具有历史背景,更具有深远的伟大意义:

一)1924年,国民党在孙中山领导下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承认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以抗日救国为合作基础。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党承认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曾有过组成联合政府的设想和谈判,因分歧巨大,国内革命战争爆发,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主政台湾,大中华两岸变成了国共分治。客观地看,中国革命的胜利有国民党的伟大贡献,国共共治大中华既有历史基础,也有法理基础。

二)国共合作,乃至国共政治一体化将开创民主创新、和平统一的新模式。借鉴国民党在体制改革、民主政治方面的实践经验,融合在国共政治一体化的的体制改革、民主创新中,以大中华和平统一、和平崛起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探索组成国共联合政府的新思路,开创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不仅可以促成大中华的和平统一,也可以消解西方与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抗,为大中华的和平崛起创造更和谐的国际环境。

国共合作-未来发展
1)经济一体化。国共双方消解政治对立,搁置争议,努力加强两岸的经济发展,使两岸的经济在一体化中共同繁荣。

2)在经济一体化的努力中,国共双方在政治上采取求同存异的有限合作。

3)政治一体化。受经济一体化,以及国共双方在政治上渐进合作后互信加深的激励。双方为共创长久的双赢与大中华的和平统一积极推动政治一体化。

政治一体化的最后目标是国共两党建立联合政府,共治大中华两岸的经济与政治,届时,大中华两岸的和平统一自然水到渠成。
第4个回答  2011-01-20
第一次合作
时间:1924.1
标志:国民党一大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第二次合作
时间:1037.7
标志: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目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参考资料:八年级学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