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独爱《枫桥夜泊》这首诗,几乎人人都会?

如题所述

大家都知道,白居易的诗在日本民间非常受欢迎,但是,千年来日本官方和民众最喜爱的两首唐诗,却都不是白居易的诗,而是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和中唐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要说这两首诗,究竟谁排第一呢?按照日本官方的说法,当以《枫桥夜泊》为首。

《枫桥夜泊》这首诗的作者张继,在群星灿烂的大唐诗人中,实在是个小角色,有关他的史料记载,只有寥寥百字而已,他流传下来的诗也就50来首,还大多不被人们所熟知,唯有这首《枫桥夜泊》,后来入选《唐诗三百首》,为其代表作被大众所知晓。

但是,这首诗在国内浩瀚如烟的唐诗中,连前十名都排不上。然而,却没有想到的是,这首诗在邻国日本,竟实现完美逆袭,远远反超李杜王白孟等人的诗歌,至今备受推崇,稳居第一。 这首诗在日本究竟有多火呢?有人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

翻译一下就是,从三尺高的儿童开始,没有不会背诵这首诗的,可见其火爆程度。事实上,这首诗从传到日本后,一千多年里,日本虽然历经战乱,但《枫桥夜泊》却是代代深受青睐,今天在日本中小学教科书里,《枫桥夜泊》也是重点必考诗篇。

那么,为什么如此众多的日本人,会偏偏对我们这首《枫桥夜泊》,爱到如此之深呢?这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一个人的缘故;二是与后来日本所推崇的武士道文化有关。

我们先说第一个原因,《枫桥夜泊》最开始打动日本的,是因为诗中“寒山寺”这三个字,而这又牵扯出一个在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寒山。寒山是中国人,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也曾苦读寒窗打算考取功名,结果屡次失败,深受打击的他随后便离家出走,四处云游。有一天,当他来到天台山附近一个叫寒岩的地方,觉得自己已再无牵挂,便在此处剃度,化名为寒山,从此成为一名云游诗僧。

在这段时间里,寒山与一名叫拾得的和尚共同探讨佛学,建立起非常深厚的友情,两人还碰撞出一句非常有名的对话,即:寒山问,若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如何?

后来,寒山离开寒岩,告别拾得,去江南云游,当他来到苏州时,因病在枫桥镇的枫桥寺里死去。因为当时寒山也算一个非常出名的诗僧,所以后人以他的名号为名,将枫桥寺改成了寒山寺。在寒山死后,他的好友拾得将他的诗歌整理成集,后来拾得和尚东渡到日本东瀛,把寒山的诗歌集也一并带到日本。

当时,日本全国上下刚好在全力推广大唐文化,对于拾得这位不远万里来的日本的大唐和尚,他们给予了他极高的尊重和推崇,而在拾得的宣传和推广下,寒山的诗也开始在日本全面普及,并引发民众追捧。后来,日本为纪念寒山和拾得,还特意建起拾得寺和寒山寺,还特意把两人的诗统称为《寒山诗》。

此后数百年,两人渐渐在日本被推向神坛,被称为“和合二仙”,成为主掌人间爱情婚姻的神仙。而“寒山寺”的情结,也成了日本人心中,一种越发深深扎根的情怀。张继这首《枫桥夜泊》,恰好可以完美表达出日本人心中这份挥之不掉的寒山情怀,所以日本人爱屋及乌,对这首诗也是备受推崇,以至于每代人都将它列为必读之诗。

第二个原因,是这首诗所展现出来的韵味和意境,与后来日本所推崇的武士精神,有着相通之处,所以深受日本武士的推崇和喜爱。对于日本武士来说,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只有当一个人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时,就可以看到这世间的真实。这也就是日本武士常说的,樱花在凋谢的时候达到最美。

在《枫桥夜泊》这首诗中,不管是“月落乌啼”,还是“江枫渔火”,或是“夜半钟声”,都散发出一种浓浓的即将谢幕的意境,给人无限伤怀,但问题是,这种即将谢幕的画面,又恰恰又是最令人惊叹的风景画面,而这恰恰就是日本武士所崇尚的精神境界,即谢幕之时,也是最美之日。对武士道不太了解的,可以看部电影,叫做《最后的武士》,里面就大量充斥着这种意境。

正因为《枫桥夜泊》这种“虐心”的风格,满足了日本武士的审美胃口,所以在此后百年时间里,日本武士对这首诗备受推崇,而日本统治阶级为推崇大力推崇武士道精神,也是不遗余力的推广这首《枫桥夜泊》,并将其作为官方必学之诗,最终让《枫桥夜泊》名声大噪,流传千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4
主要原因是诗里写到了乌鸦和寒山,乌鸦在日本是有特殊地位的,而寒山又是拾得的朋友,拾得后来去到日本,然后两人都在日本名声大噪,日本人很崇拜他们。这首诗把乌鸦和寒山都写到了,意境又幽美,所以对日本人来说喜欢就很正常了。
第2个回答  2020-11-27
这首诗更加符合日本人的文化审美。日本文学普遍推崇的就是清冷、孤独,而这首诗特别符合。
第3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和思想很符合日本倾向于凄美的文化基调,景象的静谧凄美也很符合他们敬仰的寒山大佬。
第4个回答  2021-02-08
非常简单,因为这首诗翻译成日文原意没有太大变化,有的诗无法翻译,即便能翻,也是驴唇不对马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