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妈妈不爱自己,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吗?

如题所述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言谈举止都圆滑老练的人一定有很高的情商。因此,他们也以同样的标准来判断孩子,如果有这样表现的孩子,以后的人际关系也不会不好。但是家长们忽视了实际问题。成年人之所以有这种“聪明”的处事方式和说话方式,纯粹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人情世故,现实使他们成熟了。

孩子的四种行为可能是内心“缺爱”的表现,父母们要注意

但是孩子们很小,他们很小的时候经历的事情一定很少。可见,如果孩子表现得过于谦虚或为他人着想,家长也要重视。毕竟,孩子的世界应该是简单的,不熟悉世事的。

孩子突然懂事,听话,对父母没有任何要求。毕竟,孩子不是培养高情商,而是因为他表现出软弱,心理可能已经变了。可悲的是,很多父母对“高情商”理解错了,认为孩子的观察是一件好事。从另一个角度看孩子的行为,家长会发现这是内心极度不安全感的表现,也是缺爱的表现。

1.不撒娇

按理说,孩子最擅长的就是哭或者撒娇。特别是面对父母和亲人的时候,心里有心爱的孩子,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贴在父母身边。但是,如果内向或缺乏爱,孩子的行为可能会别扭,不爱说话。什么事都很难引起他的兴趣,不会发表意见。

看起来安静可爱,但背后隐藏的是孩子没有安全感,甚至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不撒娇的理由是担心父母不喜欢这种行为,责怪他们。孩子认为自己只要聪明懂事,就能改变父母的可爱和关心。

2、“愿意”发送东西

对于喜欢的东西,其实很多孩子比较吝啬。他们不愿意把它送给别人。但是有些种类的孩子很懂事,喜欢心爱的玩具或零食,孩子也可以不争而爱别人。也许父母们认为这是孩子慷慨和成熟的表现,但甚至得意洋洋。但事实上,心中的遗憾都被孩子们扼杀了。“忍痛割爱”的目的是让孩子原来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或者通过“割爱”让父母承认自己的表现。如果孩子的情绪真的很高,他就能如何体面地拒绝别人,并且“远离是非”。孩子的四种行为可能是内心“缺爱”的表现,父母们要注意

3、观察单词颜色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看眼色是好事,总是看眼色行事的孩子以后在生活和工作中什么都可以做。但事实上,察言观色只是为了迎合别人,希望不要冒犯别人。孩子过着这么卑贱的生活,父母怎么能不担心呢?为了认识聪明的孩子,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避免所有尴尬的事情。即使和别人聊天,孩子们也能找到最舒适的方法,保持自己的立场和主见,不巧妙地为谁委屈自己。

4、不提要求

明明很委屈,但内心缺乏爱的孩子们决不会反驳和顶撞父母,即使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很少发生。在这些孩子的心理,父母总是对的,即使心里有需求,也会闭嘴表面上,这些行为似乎都是懂事听话的表现,谁能知道孩子内心的反抗声呢?

连最亲近的父母都不敢让孩子吐露心事,可见亲子关系中关系不好。事实上,亲子之间的矛盾或不一致是正常的。我相信选择坦诚的沟通是亲子之间的润滑剂。

遇到内心缺爱的孩子,父母要做好两件事

1、更多的公司

不管怎样,父母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感受到父母给他们的爱。只有这样,孩子心中缺失的爱才能填满,胆小、自卑、恐慌感才能逐渐被替代。

2、更多的沟通

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应该是成为家长最基本的责任。因此,要与子女沟通,倾听内心的声音,相信沟通会成为亲子之间最接近的按钮。但是父母要注意沟通时的语气和词汇,收起“偷窥”所有威胁和秘密的想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3
孩子总说妈妈不爱自己,其实是缺乏安全感,可能是因为平时孩子的要求,妈妈总是满足不了,而且妈妈可能也没有什么时间去陪伴自己,所以总觉得妈妈不爱她吧。
第2个回答  2021-05-03
这有可能是平常缺乏妈妈的陪伴,妈妈平常忽略和孩子的亲子互动,没有和孩子进行一些亲密的亲子时光,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第3个回答  2021-05-03
是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孩子没感受到妈妈全部的爱,所以才会说妈妈不爱自己这种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