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2020 年底突然很多地方开始限电?

近日,湖南、浙江等地,陆续发布了“有序用电”通知,多年不见的“拉闸限电”再现。你怎么看?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最近江西湖南浙江都出现了限制用电的情况,引发了大家热烈关注。湖南省建议各类企业错峰生产,江西省也启动了早晚高峰有序用电的工作,浙江省要求有关单位办公区域气温低至三度以下,才能开启相应取暖设备。那么这些地区为何限制用电呢?后续电力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呢?

      根据当前我国实际情况,首先目前电力偏紧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复苏,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拉动了用电量的增加,以湖南省为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了近八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两个百分点,江西也增长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点七个百分点,浙江省更是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点五,增长速度位列全国第五。这就是目前我国用电量偏紧的第一大原因。

      除此之外,今年我国入冬早,降温快,遭遇极寒天气影响的天数同比往年也显著增加,居民取暖需求显著增加,这也进一步增加了用电负荷。十二月以来,江西湖南地区气温异常偏低,这些地区采暖主要是以电力为主,所以进一步增加了电力消耗。

      除此以外,近期受到国际煤炭价格的波动影响,煤炭供应量存在不足,导致发电企业生产受到轻微影响;冬季南方地区水力发电企业也受到降温影响,发电量较夏秋季节有所减少,外售电能力有限,存在保供困难;其中也包括部分地区为了促进节能减排而对煤炭消费总量有严格的减量控制,采取了限制电力消费的措施。

      总体来讲,大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珍惜水电,节约能源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总体电力供应充足,电力保障井然有序,对生产生活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2
为什么突然很多地方开始限电?

近日,湖南、浙江等地,陆续发布了“有序用电”通知,多年不见的“拉闸限电”再现。

国家发改委回应南方电力吃紧
一、电力吃紧的四大原因

(一)气温突降是直接原因

近期,中国多地气温呈“断崖式”下跌态势,雨雪冰冻天气来袭,使得网架薄弱区域存在突发短时停限电风险,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压力较大。

全国多地比往年提早一个月入冬,且受燃煤减少、水库水位下降、风力发电受冰冻影响无法有效发电以及外来电减少等影响,供电形式较为严峻。

“拉闸限电”与气温突降、居民取暖用电高峰来临,用电量突增有直接关系。

(二)“双控”“减煤”绿色发展指标是间接原因

“双控”,即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

浙江省将在2020年前建立能源“双控”倒逼转型升级体系;在各市平衡基础上,累计腾出用能空间600万吨标准煤以上。

全国多地发布了《节约用能倡议书》,倡议合理使用空调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尽量少开或不开空调,公共场所,在室外温度超过5摄氏度时,自觉关闭制热空调。此外,还提议合理使用城市景观照明等措施。

限电间接受“双控”和“减煤”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绿色发展的要求影响。

(三)工业用电量大增是主要原因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11月份我国发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

从发电量看,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月提高2.2个百分点。从用电看,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提高2.8个百分点。显示出我国工业生产保持旺盛态势。

短短几个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经变成正值。出口制造业订单暴涨,社会用电量比电厂原计划高得多,原来计划的煤炭不够了。电厂临时去买造成短期内供求不匹配,所以煤炭价格暴涨还买不到,所以发电量短时间冲不上去,煤炭供应量限制了发电量爬坡。

(四)西方国家疫情失控,停工停产,大量购买我国产品,是深层次原因。

决定2021年全球经济走势的最重要变量就是疫情,西方国家经济已经被疫情严重拖累。

国外的疫情防治情况一塌糊涂,深陷泥潭短期内无法自拔。而中国有体制优势,虽然小规模疫情无法避免,但大流行可能性不存在。

西方国家产业链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在部分国家间断性停工、国际航运不畅的条件下,工业生产效率大打折扣,长期下去部分工厂会倒闭。如果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崩溃,可能导致全产业链无法运行。

而中国产业链完整,受到国际产业链影响较小,即使完全断链也能维持大多数产品生产。其他国家如果出现生活必需品被迫停产,将大量进口我国产品,出口量还有30%以上的增长空间。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产业链完整的国家才能全力生产,并形成马太效应,对其他国家的工业资本产生虹吸效应。

在被疫情长期折腾后,西方国家一部分产业会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而被淘汰。

二、限电可能持续多久?

只要西方疫情不彻底好转,不能恢复正常生产,我国的防疫物资出口量、生活必需品出口量、居家工作相关产品的出口量都会继续暴涨,出现30%-50%以上的涨幅都不足为奇。

在这样的生产压力下,煤炭、电力、人工消耗都会暴涨,持续时间可能是一年到几年。所以很多行业需要紧急调整,限电会持续到电力系统调整完毕。

三、我们应抓住哪些机遇?

(一)大力发展工业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只要工业能越来越好,全社会都能获得现金流,进入正向循环,经济增长就能逐渐惠及每个行业。所以我国要努力抓住机遇加强生产,在疫情期间物资供应这个蛋糕中切下最大一块。

大部分工业门类存在规模经济效应,我国在疫情期间占据的市场份额越大,成本就越低,就有更多资金推动研发,企业竞争力就越强。

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我国工业实力完全可以上一个台阶。

(二)鼓励企业使用各种余热,减少电力和天然气消耗。

制造业工厂内的各种废热,如冷库、冷冻机、空压机余热、印染废水废热都可以有效利用。

例如一台30KW的空压机如果做余热回收,利用的废热每天够20-30人洗澡,相当于削减能耗22KW。火电厂的冷却水温度在50摄氏度以上,可以用管道引入室内取暖,也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回收更多能量。

(三)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发展数字经济,构建企业长期竞争力。

面对疫情长期持续,电能供不应求短期很难解决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有更长远的战略眼光。例如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大力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

先实现设备、产线、车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再通过边缘端的计算能力实现设备/车间级的智能控制,进而优化云端控制逻辑与算法,实现无人工厂,省人提效,降耗整厂的运行能耗。

这不仅仅是开源节流的有效举措,更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的能力。
第2个回答  2020-12-22
主要还在于能源供应和电力调配。

一是有煤用不上。能源结构在调整,人民对美好生活有向往,对绿水青山也有追求,山西今年已经不是全国产煤第一省了。国内能源生产结构调整,让现阶段能源供应较为脆弱。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近期煤炭开采力度的有序加强,主要还是为了应付当前形势吧,长期来看,煤炭开采会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状态。

二是有钱买不到。煤炭价格上涨不是无序的,特别是在计划性和市场性两重特性影响下的能源行业。一方面,供应虽然在加强,但是计划指标并没有完全放开,另一方面,火电企业去年亏损面都已经接近50%,作为市场主体,高价采购亏损维持电力供应的动力也不十分强烈,毕竟本身日子都不好过了。所以价格上涨并不离谱,但是关键还在于供应,因为煤炭供应不放开,所以有钱也买不到。

三是有电送不出。资源禀赋与用电负荷不匹配的问题是中国能源结构的另一个特点。现阶段大力发展新能源,中国有“3060”承诺,也说了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超12亿千瓦。问题在于中国风资源、光照资源的一类地区都在“三北地区”,而“三北地区”人口较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用电需求不高。用电负荷的东南沿海地区又电源建设又不充足,人多地少地价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环保要求高等等原因吧。同时,特高压建设滞后于电能开发,即便今年多条外送通道相继开工建设,海上风电大张旗鼓,但是距离真正实现电能合理调配,还且有阵子路要走。
第3个回答  2020-12-22
之所以有很多地方开始限电,是因为用电量现在相当紧张了。而且发电量不足,因用电量增加导致了用电负荷也是居高不下,所以部分地区开始限电了。
第4个回答  2020-12-22
2020年底,很多地方开始限电,这个主要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实现环保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使用,造福子孙后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