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嗔恨心的果报

如题所述

一、读诵,抄写佛经,净念思维,愿求圆满智慧,坚持读诵。智慧会渐次增上,有了智慧,就会明了境相的真实本质。可化解嗔心。
二、一心念佛。如: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可生慈心,使心意清净,除烦燥,消嗔恨心。
三、常到寺院,承事供养,礼敬佛法僧,听法师讲经。增福增慧,贪嗔痴心会渐次转少。
四、不食葱蒜韭菜,兴蕖,茖葱。此五辛,熟食增淫,生食增嗔。常与鬼住,福德日消。
五,贪嗔痴是毒中之最,世间毒药只害肉身,而贪嗔痴害心,无量世的受大苦恼。佛经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一切烦恼。发心皈依:佛、法、僧。可离苦得乐。
六、戒是无上菩提本,末法众生以戒为师,有了戒,可遮一切恶业。
七,正念观行: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定实。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想。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见故。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所谓一切境界各各不同。自念为有。知此为自知彼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故。谓有前外境界妄生种种法想。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当如是知。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占察善恶业报经)
········
法门有很多。真心想除贪嗔痴,可试着去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0
人都有贪嗔痴慢疑的习气,有的轻有的重,嗔就是嗔恨嗔怒发脾气,嗔怒果报来的会比较快比较重。

《众经撰杂譬喻经》上说“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

《菩萨藏经》中说“夫嗔恚者,速能损害,百千万劫,所集善根。”

《华严经》: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何等为百万障?
所谓: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世界障;生诸恶趣障;生诸难处障;多诸疾病障;多被谤毁障;……
这就是祖师大德们常说的:“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一念嗔心就得百万障门,更何况嗔怒发脾气,更会得大的恶报。

《正法念住经》云:“众生堕地狱,其因大嗔恨。”

我对照回想以前发脾气后,没多久就会得恶报,以前,有次儿子上幼儿园,早上我和他都起晚了,他还拖拉,我就对他大发脾气,猛的抱起他就走,一使猛劲坐骨旁边的筋出槽了,因为那段时间爬山大腿关节有点错位了,去拍片也看不出来,那条腿拖着走了一个多月,不怎么活动筋就松弛了,所以猛一用力筋就出槽了,坐时就会压到坐骨神经,一坐就难受,去了几家医院又查不出来,很是苦恼,这样过了一年多,有次我放生了几千元,许愿希望能恢复好,没多久在一家医院正骨的地方,那大夫七十多了经验丰富,仔细摸找到了病根是筋出槽了,把筋复位才恢复好。
后来没多久又对我妈发火,过了一两天跳矮的花墙时那根筋又出槽了,又去复位。

我因房子的事对我二姐发脾气骂了她,过了段时间就把腿摔坏了。

我因看孩子的事对我妈发脾气还骂了几句,结果把胳膊摔断了。我看到《地藏经》中:“悖逆父母者,天地灾杀报。”才明白是对我妈大发脾气忤逆不孝的缘故。
以前我不知道对照因果,后来我对照因果才知道是经常发脾气发火的缘故。

我以前发脾气发火得果报的事情特别多,但我不重视对照因果,遭了这么多恶报,虽鞭抽百次,却不知什么原因,所以一直没改掉,遇到难受的事不顺心的事就想发火,后来我对照明白了是发脾气的缘故,发脾气后灾祸会来的很快很大,就改了。

我一个亲戚脾气特别好,我从未见过他发脾气,他运气特别好,北京的限价房很难摇到,他却很快摇到了,而且位置非常好。

佛说修十善来世就可以得去做天人的大福报,不嗔就是其中一条,可见不嗔就能得大福报。

不生嗔心就是忍辱波罗蜜。
忍辱就是佛说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中的一项,六度的修行方法是从凡夫普通人修证到佛的方法。

《遗教经》中说过:“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发火的习气很难改,是我们无量劫形成的习气,需要由重到轻,由轻到无。
我以《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佛所说的方法:“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已起不善速令除灭。”去消除发脾气的念头。

想生嗔怒发脾气的念头时,不是强压怒火,强压怒火对身体不好,还很难压住。
嗔怒的念头是邪念,我们要以正念去化解消除,我想生嗔怒时就告诉自己,不生恶念就得大福报,要生慈悲心,慈悲心可以化解嗔怒心。我告诉自己这两句话,嗔怒的念头就化解了。

菩萨修行六度不能离开慈悲心,所以佛当年先讲四无量心(慈悲心),而后宣讲六度。

所以慈悲心能化解嗔怒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