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考录取50%左右,为什么?

如题所述

以前普通高中招生没有这个比例限制,但是近年来国家的人才结构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国家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既需要尖端人才,科研攻关人才,更需要大量的技术性实用人才。

为了实现人才的分类分流培养,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中考改革以后,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和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就成了5:5,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学生通过中考能上普通高中,而另一半的学生则要去上职业高中,走职业培训道路,成为实用性技术人才。

国家的政策导向是正确的,出发点也是好的。

因为一部分学生学业基础比较差,学习也非常的吃力,即便是上了普通高中,考大学估计也没多大的希望,很多孩子最终还是选择了走单招的道路。

既然如此,还不如初中毕业以后选择上职业高中,去学一门实用技术将来成为技术人才。

但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在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不发达,地区之间差异很大,东南沿海和发达地区的职教要比西北地区及贫困的地区发达的多。

职高、中专技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市场对接,就业情况,社会效益,社会声誉等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其中,有一些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师资水平,校园氛围,就业情况就很不乐观。这可能也是家长最为焦虑和担忧的地方。不少孩子上了这样的学校,不但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基本上就是浪费了几年光阴,毕业出来以后仍然是就业困难,漂泊在社会上安定不下来。

二是就业和从业的还很困难。很多孩子职高、中专或技校毕业后,根本就没有从业的门路,大部分都回到了原点。绝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还比较看重学历和毕业学校。

即使孩子从职业学校毕业后推荐就业,也只能去一些公司、企业做简单的劳务型工作,而且绝大部分工作都属于临时性工作,岗位不稳定发展前途也很渺茫。

三是高学历和高层次人才仍然是主流和主力军。职高、中专和技校毕业的学生,基本上就是工厂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人,甚至连这样的工作一时半会都找不到。

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和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职高、中专和技校毕业的孩子以,根本就没有就业的途径和方向,很多孩子留守在家里,或者务农,或者外出打工。

但是从国家的政策导向来看,当下和未来一个时期,国家会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对人才进行分类和分流,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大势所趋。

为了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国家会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从硬件建设,师资配备,管理运行,市场接轨,就业从业等方面,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社会公信度,不断拓宽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渠道,待遇和地位,真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学有所成,成为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人才。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在起步,探索,发展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职业教育一定会发展的比较成熟,也是一部分学生就读选择的一个方向。

以上原因,就是为什么国家要划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也就是为什么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只能占到50%左右。

网页链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4
这是新出台的政策,还有50%要去上职业学校,就是中专和高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