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政治: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一是在做大蛋糕基础上分好蛋糕。这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要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挖掘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切潜力。

其次,要保持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同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GDP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同步性明显增强,所以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继续保持同步性,就意味着人均GDP的提高可以转化为居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应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份额和劳动报酬份额。同时,也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各种收入差距。

再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叠加发力。国际上通常把0.4的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基尼系数都有所下降,但这个下降趋势已趋于平缓,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保持在0.46左右。事实上,初次分配的作用是有限度的,不太可能把收入差距降到0.4以下。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经验看,初次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大多在0.4以上,有些甚至超过0.5。之所以它们最终的分配结果都在0.4以下,有的甚至能达到0.3以下,是因为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实现了再分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再分配应该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手段。

二是促进和扩大社会性流动。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横向流动,比如农民工从原来务农转移到非农产业,以此进入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沿海地区。当然,在横向流动中也有纵向流动,比如收入和社会身份的提高,以及职业和岗位提升等。这得益于整体教育水平改善速度非常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校扩招让更多的人接受了更高水平的教育,同时也因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迅速,蛋糕做得既大且快。

随着我国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劳动力的流动速度放慢。在这个时候,更应关注社会性流动。如果没有切实的手段,社会性流动容易变成零和博弈,相当于挤一辆公共汽车,你挤上来我就掉下去,这种现象会导致社会凝聚力的下降。中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核心就是加速社会流动。

如果按收入将居民分为五组,从宏观上看,要求每组的收入都不断提高,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从微观上看,每个家庭的收入也要不断增加,这是过去的一个重要特点,今后要避免出现零和博弈的现象,就意味着不能造成一些家庭的收入改善速度明显慢于其他家庭的情况。从中观上看,很多家庭可以从低收入群体或次低收入群体不断跨入更高的收入组。收入组别的跨越是社会流动的内涵,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在此过程中,主要应该关注脱贫后的农村人口收入提高、进城农民工市民化、让老年人过上中等收入生活等三个重要方面。

三是社会福利全覆盖均等化。

长期以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是供给侧因素,是潜在增长能力。随着人口增长变化,需求侧的制约效应将越来越明显。这意味着,我国需要在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既要通过创新驱动保持增长动力,也要学会运用积累起的财富实现增长。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处于1万美元到2.5万美元之间的国家,平均来看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从占GDP比重26%一跃而提高到37%。从现在到2035年,中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万美元提高到2.3万美元的发展阶段,应该遵循一般规律,建立起自身的福利体系。当然,我们也要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并且要有中国特色,从具体国情出发。

因此,在从今以后15年的这个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既要关注供给侧因素,保持潜在增长能力,也要关注需求侧因素,特别是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统领,保障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实现潜在增长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8
  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为共同富裕?通俗地说就是大家都富裕。吴敬琏先生阐述过未来理想社会的情形,既社会的阶层应该为橄榄形。也就是说大部分为中间层。特别富裕和特别穷的占人群的少数。这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中级阶段是恰当的。它可以鼓励人们创造财富,又可以保证社会和谐。

  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我们最先关注的应该是怎样增加低阶层的收入?我们可以在全国统一实行低保制度,特别是对无劳动能力的人要保证他们的衣食无忧,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我国公民应有的权利。第二是应该提高城镇职工的工资待遇,特别是城镇最低工资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想适应。每年要强制性增加。第三,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鼓励农民进入城市,要取消农民进入城市的一切障碍。只有这样,农民才可能有更多的土地,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当然,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把这些农产品卖出去。这样,就要求政府放开全国的农产品市场,农民可以自由交易,并取消一切交易费用。第四,就是创造良好环境,鼓励自主创业。

  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我们还要抑制高收入阶层的无限制膨胀。对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的高管人员、个体高收入者,我们不限制他们的高收入,但要严格税收制度。对国企高管,要完善考核机制,防止他们自己奖励自己,在待遇方面,要与公务员看齐,因为他们管理的企业大都是公用性质的,带有政府职能。对可以市场化的国企,尽量市场化、股份化。第三要防止国有资产流进个人腰包。国企改制要市场化,公平化。对亏损企业的老总要限制他们参与改制,保证国有资产的真实性。最后一条就是要加大反腐力度,要严厉查处权钱交易,要让腐败份子无处可逃,要让他们的代价最大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20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基础,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没有发展,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刻把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尽最大努力创造出最为丰富的物质产品,让全体人民真正告别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

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

共同富裕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仅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这种富裕与现代文明是相背离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

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的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这几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
第3个回答  2011-01-09
发展··· 积累·····变革——时间
第4个回答  2011-01-08
你需要要写论文吗?
还是你想炒股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