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科普:类风湿关节炎

如题所述

一、何为类风湿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慢性、系统性疾病,是最常见的风湿免疫病之一。其特征是以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及足等小关节的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可伴有关节外器官损害如肺间质病变、周围神经损害等,大多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阳性,RA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2、RA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女性发病为多,高发年龄为40~60岁,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

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伴有体重减轻、低热及疲乏感等全身症状。

2、晨僵:晨起关节粘滞感,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的主观感觉,是关节炎的一种非特异表现,晨僵的时间反映关节炎的严重程度。

3、关节炎典型表现

①对称性、多关节肿痛:以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

②关节畸形:梭形肿胀、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钮扣花样畸形等。

③如关节肿胀或畸形压迫正中神经可引起腕管综合征,颈椎受累可有颈部疼痛、无力,寰枢关节半脱位,可有脊髓受压表现。

4、关节外表现

①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长期RA活动患者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好发于肘部、关节鹰嘴突等关节隆突部及经常受压处;类风湿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动脉的坏死性小动脉炎,可表现为指、趾端坏死、皮肤溃疡等)。

②心脏受累、呼吸系统受累:可有冠状动脉炎、肺间质病变等。

③肾脏损害:主要有原发性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和继发于药物治疗(青霉胺及NSAIDs)的肾损害。

④神经系统:除周围神经受压的症状外,还可有继发于血管炎的缺血性神经病变。

⑤贫血:是RA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属于慢性病贫血,常为轻至中度。

⑥消化系统:大多为糖皮质激素、止痛药副作用所致。

⑦眼:部分患者可有葡萄膜炎、巩膜炎,可能由血管炎所致;还可有继发干燥性结膜角膜炎等。

三、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原则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药物治疗方案应个体化,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改善病情慢作用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NSAIDs)有抗炎、止痛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此药物不能抑制RA骨质破坏进展,仅能改善关节肿痛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洛索洛芬、塞来昔布等。

2、改善病情慢作用药(DMARDs):目前RA治疗一线药物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等,此类药物起效慢,但可抑制RA骨质破坏。

3、糖皮质激素:并不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首选及必须使用的药物。如下情况可考虑使用:①类风湿血管炎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肺间质性病变、虹膜炎等。②过渡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使用小剂量激素快速缓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应首先减少或缓慢停用激素。③经正规改善病情慢作用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激素。④局部应用:如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局部关节的炎症。激素使用原则为短期小剂量(强的松≤10mg/d)应用,同时注意护胃及防治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4、生物制剂:目前使用较多的是TNF-α抑制剂及IL-6拮抗剂,这类药物在难治性严重类风湿关节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植物药:如雷公藤多甙片、白芍总苷等。

四、RA患者需加强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说来,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关节肿痛明显时应适当限制关节活动。当病情稳定即关节肿痛缓解后,应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逐步进行适当功能锻炼。对无明显关节肿痛,但伴有可逆性关节活动受限者,应鼓励其进行正规的功能锻炼。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在风湿病专科及康复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