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静电感应?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如题所述

定义:静电感应,是指当导体接近带电物体时产生的电荷分布于导体表面的现象。
  发现人:约翰·坎顿和约翰·卡尔·维尔克
  产生的原因: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定向移动
  解释:
  如橡胶棒X原已带有负电荷,可称为施感电荷,若将导体D接近带电体X时,由于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于是X上的负电荷在D中所建立的电场将自由电子推斥至D的远棒一边,并把等量的正电荷遗留在D的近棒一边,直至D中电场强度为零。如果有一条接地引线接触到导体D,则会有若干电子流向大地。导体D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这种电荷称为感生电荷。
  利用静电感应现象可以使导体带电。早期的一些静电起电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人体也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作用的存在,当人体接近某些敏感的仪器设备时,能造成干扰甚至损坏,工业生产中的某些粉尘,由于磨擦带电及感应带电作用的反复进行,可以出现大量的电荷积累,出现火花放电及导致爆炸事故,因此须事先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

导体处于 静电平衡的条件:1. 导体内部任何一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2. 导体表面处的电场强度的方向,都与导体表面垂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