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标准的普通话

如题所述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音的语言。之所以这样,主要由以下原因:
  一、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主要是考虑到新中国定都北京,而北京地区的人都说普通话,况且其作为官话有一定的推广历史和基础,北方的汉族人虽然有自己方言,但是也能说少许普通话,因此为了稳定大局,新中国顺势就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用语。
  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苏对抗,为了避免国外敌对势力的联合绞杀,新中国迫切需要一种共同语来实现不同地区的新中国国民的沟通与交流,以举全国之力对抗外敌,而普通话有清代满族人两百多年的推广历史和基础,因此继续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用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2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扩展资料:

朱文熊提出"普通话"这一说法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当时人们称各省普遍通用之话为"蓝青官话","蓝青"本意为颜色混杂、不纯粹,"蓝青官话"是指夹杂了各地方言的北京话。

因为这种话多是在官场使用,所以称为"官话"。后来,大家都开始说这种人人都明白的话了,使用这种话已经不再仅限于"官"了,

民国初年就出现了"国语"一词,"国语"代替了"官话"。较之"官话","国语"有了"民"的味道。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进行文字改革时,语言专家对"普通话"这一词的使用进行过严肃的科学论证,称"官话"显然是不可以的;称"国语"也是不妥的。

因为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用汉语,还不能称普遍通用的汉民族共同语为"国语"。直接使用"普遍通行的汉语"又嫌音节过长,于是才采用了节缩的方式,称之为"普通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话

第2个回答  2014-04-25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是与政治和经济的集中统一相联系的。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又是共同语形成后的分支或变体。 普通话这个概念是在1955年10月先后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明确的。1956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正式确定了普通话的含义。普通话的“普通”二字是“普遍通行”“共通”的意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而不是仅供一个地区或部分群众使用的方言。普通话是汉民族在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某一种地方方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规范化的语言。 普通话的语音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凡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都不是规范的,但不是北京话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是标准的,都是普通话成分。如在北京语音里存在异读和土话成分,而且轻声和儿化特别多,普通话就没有必要全部吸收进来。这一点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已经加以审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语音应该如何使用需要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的”,但不是北方话所有词汇都可以进入普通话。因为北方话地区很广,有些词汇地方性很强,不能“共通”,就不应该吸收到普通话里来。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使用的词汇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外来语和一些新出现的词。如何正确吸收这些词,也是词汇规范化要研究的。 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种典范的白话文著作指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在遣词造句行文方面堪称楷模的,可以效法的、与口语相一致的作品。这种语法规范必须是现代著名作家优秀的白话作品中的一般用例(不是特殊用例),还必须舍弃一些不健康的方言词汇和古语,这也是语法规范化的一条原则。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结合体,普通话也不例外。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语音、词汇、语法要三者兼顾。而有声语言工作者首先要掌握的是规范化的语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18
普通话共有三个等级:
第一级:
一,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二,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第二级:
一,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词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二,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z-zh-j、送气不送气、i-u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第三级:
一,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汇、语法有失误。测试者失分率在30%以内。
二,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较多,方言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4个回答  2014-04-25
首先你要弄清字词的正确拼音,也就是读音,如有些字必须分清前鼻音后鼻音,还有“l、n”这样的鼻音,这样你的普通话的发音才标准。这点你可以多听教材里的录音,听那些标准的发音。然后就是多读了,纯粹是多读,读的多了,熟练了,就行了。有人说跟北方人学发音,其实北方人说的并不是标准的普通话,只是他们的发音更接近普通话而已。举例说,北京话就是。许多人都认为北京人说的就是标准的普通话,其实不然。北京人说话喜欢带“儿”字,就是儿话音,但你听电视里主持人说的标准普通话有带儿话音的吗?没有,所以说,这是不行的。但他还说要注意央视的新闻联播,这倒是对的,因为央视的主持人说的都是标准的普通话。 总之,想要讲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多听多读才行!!! 要想学好普通话,首要的是每天坚持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在说的时候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方言问题后,需要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这可以请教老师,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同时,每天应注意听一些普通话标准的人的发音,包括听广播和身边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另外,如果有时间,每天应进行一些朗读训练,按古诗词——诗歌——散文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总之,普通话学习也是语言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见效。一般只要坚持3—5个月,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有的人还会进步很大。祝愿你能练好普通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