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目前 经济危机中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贸易保护?
金融危机 给大学生就业及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你将如何应对?

对于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有三个方面去应对:坚定不移地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拓展世界市场、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

1、坚定不移地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帮助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等。

将我国的生产要素以及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到沿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的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世界市场,进而改变了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

2、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国企改革,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积极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开放国内部分行业管制、降低关税壁垒、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等,避免我们受制于不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3、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

现阶段我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和美国还有巨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谦虚学习,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

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掌握关键行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避免在高科技领域受制于人。

扩展资料:

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

1、提高美国制造业成本,影响美国就业。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指出,95%被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是零配件与电子组件,它们被组装在“美国制造”的最终产品中,提高相关产品关税将损害美国企业自身。

此外,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评估指出,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减少19.5万个就业岗位,若受到其他国家报复性措施,就业岗位可能减少62.4万个。

2、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升,消费者福利受损。

美国自中国进口产品中,消费品一直占很高比重。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统计,2017年消费品(不包括食品和汽车)占中国对美出口的比重为46.6%。

长期进口中国物美价廉的消费品是美国通胀率保持低位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国家纳税人联盟在2018年5月3日写给国会与总统的公开信中警告称,保护性关税将导致美国消费品价格上涨,伤害多数美国公民利益。

3、引发贸易伙伴反制措施,反过来损害美国经济。

美国政府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重要贸易伙伴发动贸易战,已引发各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势必使美国一些地区、产业、企业承担大量损失。

截至2018年7月底,包括中国、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欧盟、土耳其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均已宣布对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实施反制,并相继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不断升级的经贸摩擦使企业信心不稳,在投资上持观望态度。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指出,美国政府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不仅使美国在贸易领域付出了代价,在投资领域引发的消极后果也开始显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贸易保护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该如何应对贸易战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白皮书:贸易保护主义最终损害美国自身利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3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还是需要标本兼治。所谓“治标”,是指充分利用WTO体制监督和约束各国的保护主义行为;所谓“治本”,是指加强与其它国家经济干预措施协调,促进经济早日复苏。  一方面,应该承认,WTO规则及其实施机制远未臻完善,或者处于灰色地带,难以成为遏制保护主义的“速效药”。比如在关税领域,WTO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际适用的关税常常远低于其承诺,这意味着不少成员国可以随时提高其关税保护水平。最新研究表明,若各国均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实际适用关税率,则全球平均关税水平将提高一倍,使全球贸易值降低约8%。非关税领域的灰色空间更大。以WTO体制为例,反补贴规则并不适用于服务贸易,因而政府对金融系统的救助缺乏有效的国际法约束。即便一些国家违背国际条约,亦由于信息不完全性,或国际法救济的滞后性、软弱性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受到制止。  但不容质疑的是,WTO体制仍是各国默认的保护主义底线所在。至今尚没有哪个国家公开背弃半个多世纪形成的自由贸易规则,而是尽可能地寻求所谓“合法的保护主义”,或称“巧妙的保护主义”,恰恰说明了现有规则并未失效。根本而言,全球化下的复杂性相互依赖是确保规则效力的真正基础,因为任何国家过度短视的保护主义行为均可能适得其反。  归根结底,贸易保护主义可以说是各国应对当前贸易融资困难和外部需求下降的本能反应,也是各国奉行凯恩斯主义应对危机的自然产物,甚至是被凯恩斯本人明确纳入其政策主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早日复苏方是最根本的“解药”。因而,政府仍会继续积极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促进金融系统恢复流动性、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但是应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增强政策有效性。考虑到国际协调的难度,当前应有重点、有选择地推进协调进程,加强美、欧、中等大国之间的协调,以及重点加强金融、汽车等“重灾”部门的政策协调,同时亦要加强与市民社会的有效沟通,疏导保护主义的幕后推力。  具体到我国应多管齐下捍卫自由贸易体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是中国实体经济体系的对外依赖度较高,对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更加敏感。因此,中国在坚持苦练内功的同时,如何联手国际社会遏制保护主义蔓延十分重要。  首先,应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危机干预政策协调。一是财政政策的协调。二是货币政策的协调。相对而言,中国虚拟经济体系的开放较为审慎,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市场虽然亦会受到全球信贷紧缩的影响,但是国内银行体系相对安全。但是中国应密切关注各国汇率政策走势,尤其是美元发展与美元资产的安全性,呼吁相关国家采取负责任的做法,防止出现竞争性汇率贬值引发的贸易战。  其次,充分利用WTO各类有效机制。对WTO规则的利用应“软硬兼施”。一是积极支持多哈谈判尽快恢复。即便有不少人提出多哈谈判并不能有效抑制“救市”带来的保护主义行为,但是,这是发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信号的重要平台,具有很强的旗帜意义。  二是有效利用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前墨西哥总统、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塞迪略鲜明地指出,当前我们需要的是“严厉的爱”,领导人的高调承诺多会因国内政治压力而沦为空头支票,而具有可信度的威慑是阻止保护主义的最有效办法。中国依然是目前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严重的国家,应继续加强相关规则的监督和实施。  最后,应趁机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树立自身的自由贸易卫士形象。
第2个回答  2014-02-26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上立场十分坚定。我国领导人在各种国际场合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薛荣久教授在全球经济与中国研讨会上如是表示。

  对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薛荣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学界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抬头多停留在谴责和批判层面,过早地判断它的发展趋势,缺乏对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机制研究。中国应该辩证地对待贸易保护主义,采取理性措施变危机为发展机遇。

  近两年来,在贸易保护的压力下,我国与他方贸易摩擦的领域已从货物向服务、知识产权和投资领域扩展,从家电、纺织品服装、鞋帽等转向新兴的钢铁、汽车、通讯设备、化工等产业。贸易摩擦引发点将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承受“两反两保”条款向世界贸易组织一般规则扩展,进入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贸易争端增多,因此我国应该认真应对他方对我国施加的非法和不正当的贸易保护做法。
第3个回答  2014-02-27
强化理论研究,建有自我特色的壁垒体系  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在产品出口中的致命弱点而提出的各类壁垒措施,尽管从静态的角度上看有失公允,但从动态的角度上看则不失公平,因为它在规范贸易行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推动经济发展上有积极的作用,但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是不仅无法从自己的致命弱点中摆脱出来,反而进一步加深了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有别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在如何应对或利用贸易壁垒措施的问题上应有自己的特点。笔者认为,①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利用其在人才,技术和信息上的优势,加强理论研究,力使自己的思想脉络与国际思潮保持一致;②及时归纳、总结和提升过去50多年来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在控制管理方面所出现的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在与国际惯例相融的基础上,力使其上升到理论,并指导实践;③在明确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资源,理清职责,分头把关,共同维护市场的经济秩序。
加强宏观调控  设立壁垒机制的目的有二,即“一是确保商品质量,促进商品出口;二是对特定商品的进口实行控制和变相控制,以达到国家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 。不同商业背景的进出口企业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如何使政策效用最大化是人们致力于壁垒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在遵循贸易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分类与指导便有了现实的意义,有利于相关的职能部门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加强对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  新贸易保护主义尽管其历史不长,但为各国政府所青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和技术法规的合理性,其政策对经济福利损失的影响往往难以估量。中国虽已初步地建立起了有自我特色的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有待完善和提高,政策的艺术性有待加强,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则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就中国目前而言,应着眼于未来,在尊重、理解和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中国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步伐。通过规则的不断创新,使不同的政策能有效地叠加,从而达到维持市场秩序之目的,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夯实认证、认可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用技术性的共同语言来维持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成了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技术上的认证与认可在维持市场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市场效应而备受各国政府的青睐。它以产品的安全、卫生和健康为目标,涉及产品的认证(如,UL或CE)、标识的认可(如,绿色标志)、以及生产体系(ISO9000)或环境体系(ISO14000)的认证、认可几方面,具有很强的市场壁垒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正面临来自多方的压力。这些压力既有来自市场方面的,也有来自花样不断翻新贸易壁垒方面的,更有自身竞争力缺陷等方面的。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强化认证、认可体系的建设,夯实其基础是舒缓上述压力,有效抵御外来风险,规范贸易行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维持经济秩序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确保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重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市场运作,政府主导是中国市场壁垒体系建设的前提与保障,也是依照“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之技术经济原理而做出的必然选择。惟有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才能集中必要的优势资源于重要的少数,以最小的代价发挥最大的效用。目前,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但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虽然在市场壁垒体系建设方面,中国政府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已经,正在或将会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背景下,仅有政府的主导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应的市场机制与之相配套,发挥政府、市场或政府与市场的梯度效应。无数的实践证明,政府与市场是互为而非独占的关系。惟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实现政策壁垒效用的最大化,因此,时刻牢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名句,即 “无论结果是好,还是坏,政府的当务之急,不是要去做那些人们已经在做的事,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为止还根本不曾为人们付诸行动的事情 ”就显得很重要了。
第4个回答  2014-02-26
中国企业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加大
受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处于高发状态。企业贸易摩擦的显著特点是反倾销、反补贴的合并调查案件明显增加。与单纯的反倾销相比,“两反”不仅涉及到企业经营中的微观层面,还涉及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宏观层面,应对难度加大。

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包括什么?
1. 绿色壁垒。2.技术壁垒。3.贸易管理及其他。其政策主张上大多涉及自愿限制出口、补贴、国家贸易垄断等。特别是反倾销措施,具有很强的壁垒效应,是新贸易保护主义者极力主张的政策之一。出于危机下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各国都会加快新标准制定。“技术标准之争”将是09年中国外贸主要面临的摩擦方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