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分布及特殊性

麻烦 谁来帮帮忙

 

黄土区、带及沉积物 主要分布区域 地面物质特征
海拔高度平均在1200m左右,主要为风沙和岩屑所覆盖,无原生黄土分布,其他沉积物也较少。在浅平凹地有干涸或半干涸湖沼分布。整个区域受风蚀作用较强,外观上为一荒漠区。
由于所处位置为过渡带,因此在岩相变化上也较复杂,可划分为三类不同的沉积物:1)由砾石、砂、粘土和泥灰岩构成的萨拉乌苏组;2)由砂和薄层黄土状物质所覆盖的萨拉乌苏组;3)由片状砂及零星砂丘所覆盖的砂质新黄土。三类沉积物在区内分布时有交错。上述沉积物其岩性各有不同,但大部分都属于晚第四纪产物,其中砂质新黄土属于晚第四纪沉积,覆盖在砂质新黄土和萨拉乌苏组之上的砂、砂丘砂和薄层黄土状物质大部分属全新世的沉积,萨拉乌苏组则为晚第四纪早期的沉积物。
黄土高原区 老黄土带 该带东北起于陕西横山,向南通过靖边、柠条梁、巡检司、白于山,为老黄土的大面积集中裸露分布区,在广大沙黄土区和新黄土区的河谷两岸,多呈零星分布,但在六盘山以西,除渭河支流的葫芦河外,一般鲜见。 岩性呈棕黄色到淡棕红色,质地坚硬,颗粒组成与新黄土相似,即集中于微沙(0.05-0.01mm)、粉沙(0.01-0.002 mm)、和粘粒(﹤0.002mm)上,区别是粘粒含量较新黄土为多,剖面具有多层褐色土型埋藏土和石灰结核层,土层厚达100余米,绝大部分属第四纪早期产物。
砂质新黄土带 位于老黄土带集中分布区以南,自东北向西南后折向西北,沿线连接大同、朔县、神池、五寨、界河口、临县、清涧、安塞、环县、海原一线以北。 颜色灰白;比新黄土为粗,土粒平均直径大部分大于0.015mm,也较松散;0.05-0.01mm的微沙粒比新黄土和老黄土有显著增加,约在30%以上。垂直劈理较少。
新黄土带 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分布范围较广。 沉积于老黄土之上,沉积厚度多在40m左右,在六盘山以西多在50-60m。灰黄色,疏松,不见沉积层理,多粉粒,富垂直劈理。该带黄土粒径平均值均小于0.15mm,含沙量远较老黄土带、沙质新黄土带为小,粒度愈向南愈细。
在汾河、沁河等流域的寿阳、河津、沁源等地,也有分布。 三门组或泥河湾层是老黄土以下,第三纪之上的一套砂砾石层和粘土及泥灰岩层的通称。整个三门组岩系概括起来又分为两部分,即下部的下三门系和上部的上三门系。下三门系以泥灰岩、砂砾石层间夹亚粘土为主,厚达100m以上。上三门系由砂及砾石层组成,有时砂层和砾石层间互成层,层面水平,厚度较小,一般20—30m,与下三门系呈不整合接触,以河流相沉积为主。

晚第四纪现代洪冲层 呈零星分布,多见于大山的前缘,如大青山南麓和贺兰山的东麓以及吕梁山西麓都可见到成扇状分布的锥形体。 洪积物的成份大部分是由当地山区的基岩碎屑和粗粒的砂子组成,在洪积扇的末端部分才有较少的砂粒及黄土状物质成分。分布于太原盆地和忻州盆地边缘的洪积物则较特殊,组成物质以黄土状物质为主,粒度较细,只有在扇形的顶部才有附近山区的基岩碎屑成分。其厚度一般为5-10m,最大厚度不超过20m。
第四纪残积物 零星分布于不为黄土覆盖的基岩山坡上,如在秦岭、太行山、吕梁山、六盘山、贺兰山、大青山等山坡的低平部分,均有分布。 为碎屑及壤土所组成,表层富含腐殖质,不成层,与下伏基岩成分非常近似。厚度、颜色因风化时间的长短、地形、基岩、气候、生物等因素影响而不同。
现代河流冲积物 分而在河流的河漫滩,心滩以及超河漫滩的第一级阶地上,如太原盆地、渭河河谷、河套平原等。 岩性多为砂、砾石及壤土,层理较粗糙,常有透镜体夹层,分选较差,厚度小,多在5—6m之间,少数在2—3m之间。
基岩 晚第三纪三趾马红土 多分布在六盘山以东及其以南和以北地区,广布于吕梁山以西的晋西、陕北、陇东地区的沟谷中、上游底部,断续不相连接;在静乐、寿阳盆地以及汾河、黄河局部河段的宽谷边缘,亦有出现。 红土颜色呈红色到紫红色,粘重坚硬,不透水;其中含有埋藏土及石灰结核层,有时也有砾岩。红土厚度不一,最厚达90m,最薄不到5m。
甘肃群红色粘土 主要分布在六盘山以西和以南以北地区。其它基岩 主要分布在石质山区、土石山地区。山北段的轴心部分,岩系与东秦岭同;太岳山东坡、云中山西坡、吕梁山北段的两侧,吕梁山南段与崆峒山中段的轴心部分以及渭河下游平原北缘的一些断续山地,全为石灰岩;其余概为砂页岩。马衔山、华家岭及陇山南段多为花岗片麻岩,归入东秦岭岩系;兴隆山、屈武山、马万山、月亮山、香山、大、小罗山等主要为片麻岩、板岩、千枚岩,属南山岩系;牛首山部分为灰岩,部分为变质岩;六盘山全为砂页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22
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一,它的大致范围是北起长城,南倚秦岭;东临太行山西麓,西至乌鞘岭和日月山,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其中黄土覆盖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跨越山西省的全部和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大部,兼有青海、河南和内蒙古等省(区)一隅,纵横七省(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辽阔,堆积厚度最大,黄土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区域。区内地貌多姿多娇,有葱葱郁郁的森林山地,平展展的黄土塬,一马平川的河谷平原,最引人瞩目的则是由于长期强烈的水土流失形成的大片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光山秃岭的黄土梁峁丘陵。
黄土高原的形成历时约240万年,经过流水、风力搬运、堆积和侵蚀等综合作用,最后形成今日的黄土高原的自然面貌。从自然地理条件看,大致以县-延安-志丹-庆阳-天水一线为界,以南是落叶阔叶林带,以北是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历史时期,这一线以南到处是森林,而在此线以北是森林草原,即在沟谷里生长乔木和灌木林,在梁峁坡上生长草本和灌木;黄土高原西部为草原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农牧结构的变化,引发的毁林、毁草开荒和过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原来的自然环境;使得高原的原始森林变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而北部的沟谷林和梁峁坡草地荡然无存,成为光山秃岭。
第2个回答  2014-01-22
在中国北方,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