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五味四性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1、“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寒和凉的食物能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在炎热的夏季选用:菊花茶,绿豆汤,西瓜汤,荷叶粥等,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等。 热和温的食物能起温中除寒的作用,如严冬季节选用:姜、葱、蒜之类食物,以及狗肉、羊肉等等,能除寒助阳,健脾和胃,补虚等等。 食物除“ 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 平性”食物,如谷类的米、麦、及豆类等。 2、“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食物的性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有明显区别。如: 辛味食物: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如:生姜,发汗解表,健胃进食。 胡椒 ,暖肠胃、除寒湿。 韭菜,行瘀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发表散寒。 甘味食物: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如:白糖,助脾,润肺,生津。红糖,活血化瘀。冰糖,化痰止咳。蜂蜜,和脾养胃,消热解毒。大枣,补脾益阴。 酸味食物:可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如:米醋,消积解毒。乌梅,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健胃消食。木瓜,平肝和胃等。 苦味食物:燥湿、清热、泻实。如:苦瓜,清热、解毒明目。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强心、利尿、清神志。 咸味食物:软坚散结,滋润潜降。如:食盐,清热解毒,涌吐、凉血。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海蜇,清热润肠。 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 同为甘味,有甘寒、甘凉、甘温之分,如白糖、红糖。同为温性,有辛温、甘温、苦温之分,如姜、葱、蒜。 因此不能将食物的性与味孤立起来,否则食之不当。如莲子,味甘微苦,有健脾、养心、安神作用。苦瓜,性寒,味苦,可清心火,是热性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一般说: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因此我们只有对“五味”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在饮食中吃得更合理,更科学,才能取得理想的功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1
在西医的营养学中,常会分析一种食物含有多少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而在中医理论中,则会着重分析食物的性味。 食物的四性:寒热温凉 古代的医学家认为药食同源,食物与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四种属性。这四种属性也叫四气,主要是根据人吃下食物后身体的反应归纳而出的。 食物的属性与温度不同。譬如一杯热的绿茶,刚开始喝下去会有灼热的感觉,但不久就会有清凉的感觉。这说明绿茶是性寒的,所以夏天可以喝绿茶来清热降暑。如果一种食物吃下去后,身体没有明显的发热或是发冷的感觉,则为性平,比如我们每天吃的大米就是性平的。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的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吃法会影响到某些食物的属性。例如莲藕生吃时是性寒的,煮熟吃时就变成性微温了。其他一些寒凉的食物煮熟吃时,寒凉的属性也会减弱。 不同属性的食物,吃下去后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魏晋时的名士会服用五石散来养生,五石散主要成分是钟乳石、紫石英、硫磺、赤石脂、白石英等热性的矿物药。晋朝的历史学家皇甫谧曾说自己吃下去后,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冬天时要脱光衣服吃冰,夏天则会烦闷,可见五石散的属性十分燥热。吃了五石散之后要不断走路,散出内热,称为行散,这就是散步一词的由来。 现在当然不会有人再吃五石散了,而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也能找到食物四性的具体应用。比如我们在吃性寒的螃蟹时,要佐以性温的生姜,用偏凉的蘑菇来炖温性的鸡肉。 食物的五味:酸甘苦辛咸 食物的味一是指人们通过鼻子闻到的气味,二是指吃到嘴巴里感受到的滋味。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尝的便是百草的味,神农氏也因此被当作医药之祖。我们在日常生活常说的五味是酸、甜、苦、辣、咸。中医理论中所说的五味与之类似,只是把甜、辣换成了同义的甘、辛。 食物的滋味是人体的主观感觉,自然和人的情绪、神志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五味会对心神有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中医食疗就是根据不同的身体状态,通过食用不同味道的食物,结合其寒热温凉的性质,顺应或抑制心神,借此调整脏腑功能、气血运行,以达到五脏平衡和谐的目的。 俗话说:葱辣鼻子蒜辣心,芥末辣得鬼抽筋。这说明同是辛辣的食物,影响到的人体器官也不相同。例如葱辣的是鼻子,冬天受寒感冒时,有人就会拿大葱煮汤,里面加红糖或是生姜,趁热放在碗里,凑上去使劲吸气,这就是服气的由来。 (指导专家:桂林市中医医院内二科主任 邓碧珠)
第2个回答  2015-03-21
食物的五味四性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