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存储器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如何使用

如题所述

存储器由存储体、地址译码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1)存储体是存储数据信息的载体。由一系列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确定的地址。存储单元通常按字节编址,一个存储单元为一个字节,每个字节能存放一个8位二进制数。就像一个大仓库,分成许多房间,大仓库相当于存储体,房间相当于字节,房间都有编号,编号就是地址。

2)地址译码器将CPU发出的地址信号转换为对存储体中某一存储单元的选通信号。相当于CPU给出地址,地址译码器找出相应地址房间的钥匙。通常地址是8位或1 6位,输入到地址译码器,产生相应的选通线,8位地址能产生28=256根选通线,即能选通256字节。16位地址能产生216=65536=64K根选通线,即能选通64K字节。当然要产生65536根选通线是很难想象的,实际上它是分成256根行线和256根列线,256 X 256=65536,合起来能选通65536个存储单元。
3)存储器控制电路包括片选控制、读/写控制和带三态门的输入/输出缓冲电路。

①片选控制确定存储器芯片是否工作。
②读/写控制确定数据传输方向;若是读指令,则将已被选通的存储单元中的内容传送到数据总线上;若是写指令,则将数据总线上的数据传送到已被选通的存储单元中。
③带三态门的输入/输出缓冲电路用于数据缓冲和防止总线上数据竞争。数据总线相当于一条车流频繁的大马路,必须在绿灯条件下,车辆才能进入这条大马路,否则要撞车发生交通事故。同理,存储器的输出端是连接在数据总线上的,存储器中的数据是不能随意传送到数据总线上的。例如,若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是“1”(高电平5V),存储器中的数据是“0”(低电平OV),两种数据若碰到一起就会发生短路而损坏单片机。因此,存储器输出端口不仅能呈现“1”和“O”两种状态,还应具有第三种状态“高阻"态。呈“高阻"态时,它们的输出端口相当于断开,对数据总线不起作用,此时数据总线可被其他器件占用。当其他器件呈“高阻"态时,存储器在片选允许和输出允许的条件下,才能将自己的数据输出到数据总线上。追答

参考资料来源:吴鉴鹰吧
贡献文档:百度文库《吴鉴鹰单片机项目实战精讲》
单片机开发板参考:吴鉴鹰单片机开发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