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带新传承“非遗”寻藏茶的前世今生

如题所述

在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一行考察了雅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制造技艺的保护和发展工作。6月2日,雅安的南路边茶省级传承人和企业代表组成的团队,参观了成都的国际非遗节,学习其他地区的非遗传承策略,以推动雅安非遗的保护与提升。

为了使公众更直观地了解这项技艺,友谊茶叶公司在藏茶技艺传习所设置了体验中心,展示了从蒸茶、溜茶到压制茶等一系列传统工序,让游客亲身体验制茶的乐趣,特别是溜茶环节,通过反复踩压茶叶,实现揉捻过程,展示出制茶工人的辛勤付出。

甘玉富,一位有着四十余年制茶经验的资深师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项目代表,他讲述了南路边茶传统技艺的复杂性,这些工艺自清代就已十分成熟,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他不仅在传习所亲自操作,还指导年轻员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传承这门技艺,但面对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冲击,他深感传统技艺传承的挑战。

在雅安藏茶技艺传习所的知源馆内,丰富的资料和解读揭示了藏茶的深厚历史和独特发酵工艺。藏茶在雅安能长久繁盛,不仅得益于地理、气候条件,也离不开世代相传的熟练制造技艺。知源馆的建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公众对藏茶的认识,并计划定期举办讲座,进一步推广和传承南路边茶的传统制造技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