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方记录,李庆远生于1677年,卒于1933年,享年256岁。他是明末清初的中医药学者,因在中医中药领域的杰出成就,在100岁时获得了特别奖励。他自称200岁时,仍然能够去大学讲学,并接待了许多西方学者的访问。1933年,李庆远去世,留下了24位妻子和180位后人。他的长寿经历在当时的中国和《时代》杂志上得到了报道。
然而,关于他生平的记载多为民间传说,缺乏可靠的资料。尽管记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包括访问图书馆、档案馆和史志编纂部门,并查阅了相关资料,但并未找到关于李庆远的明确记录。
据传,李庆远在清朝康熙十六年出生,民国二十四年去世。他原籍云南,90多岁时迁至重庆开县,直至去世。他因在中医中药,尤其是养生方面的成就,被誉为“神仙”。1925年,刘成勋曾拜访过他,并在1986年的《气功》杂志上发表了回忆文章。李庆远也口述了“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
李庆远推崇清代学者陆陇其的观点,认为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延年益寿。他相信元气主宰寿命,强调爱护元气的重要性,比喻如同保护蜡烛的位置,以延长生命。
他赞同老子的观点,主张养生应避免过劳、过度的欲望和思虑,以及寡言少语。李庆远认为,养生应的根本是慈、俭、和、静四字。慈爱、节制、和悦、清静是养生的关键。他提倡适量饮食、适度睡眠,并注意生活细节,避免急躁和过度行为。
李庆远最终强调,自爱自全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他告诫人们,只有自己才能照顾自己的健康和寿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