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集装箱化运输是模式创新还是昙花一现?

如题所述

(本文经编辑修改后以《煤炭集运的宿命》为题发表在《中国船检》2012年第11期,责任编辑崔燕) 徐剑华 近来,我们注意到这样一则新闻报道,煤炭集装箱越来越受到煤炭运输企业的重视。从一开始万州港口集团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散煤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到近日舟山最大的航运企业德勤集团正筹备将自有运力投入到煤炭集装箱化运输领域,计划开辟天津至宁波镇海的航线,并与几家企业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誉之者称为“集装箱煤炭运输开辟运输新模式”。那么,这种运输模式将对未来的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煤炭集装箱化运输究竟是否具有优势?从收益回报方面考虑,这种运输方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让我们先看一下废纸集装箱化运输的历程。许多年以来,跨太平洋航线上的东向和西向货流量一直呈现不平衡状况。尤其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远东(主要是中国)至北美(主要是美国)的货运量远远超过相反方向的货运量。由此造成散落在美国各地的大量进口集装箱只能空箱返回中国和远东。众所周知,空箱运输不产生运费收入,其成本由集装箱航运公司自己承担。为此,集装箱船公司在美国加强揽货,导致废纸、废棉、废铜烂铁甚至瓶装矿泉水进入船公司的视野而一时身价百倍、登堂入“箱”、漂洋过海运往远东地区。 然而,到2010年,这种状况戛然而止。整个北美大陆从连续多年的“满地找货”变成“满地找箱”。笔者以为,造成2010年以来北美大陆货箱紧缺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ü 奥巴马政府促进美国本土制造业和刺激出口政策使美国出口产品大幅度增加;ü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居民减缩家庭开支,消费不振,进口下降;ü 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连续上涨,制造业竞争优势下降,许多跨国公司“逃离中国”,其中一部分甚至逃离远东,迁回美国本土、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导致远东至北美货源减少;ü 中国和亚洲地区中产阶层日渐庞大,对于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品和奢侈品的需求上升,导致北美对远东地区的出口强劲增长;ü 人民币对美元比价的不断上涨,提升了美国货的出口竞争力。 空集装箱的严重紧缺使船公司对货物价值越来越挑剔,前面所说的那些废品再也找不到可用的集装箱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废品只能就地回收,就地加工。这些价格低廉的货物根本承受不了集装箱运输的正常运价,“废品集装箱化”运输模式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从废品等低价值货物集装箱化运输模式的变迁,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返程货源严重紧缺的时候,集装箱船公司才有兴趣来运这些低价值货物。从这些货物运费上赚回一些燃油成本,这本身就是一种聊胜于无的无奈之举。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返程货源充沛,承运人就会毫不犹豫地首先抛弃这些低价货。 以德勤集团计划开辟的天津至宁波镇海的煤炭集装箱化航线来说,以下几个问题很值得探讨。首先,天津至宁波的煤炭航程是正向航程还是反向航程?宁波至天津所装的集装箱是空箱还是实箱?如果是实箱,运价足以补偿煤炭运价的不足吗?如果是空箱,单靠单程煤炭的运价足以补偿往返航次的成本开支且有利润可得吗?也许,这些问题在德勤集团规划这条航线时早已经过详细的调研和精密的计算,但愿笔者不过是杞人忧天。 其次,如果宁波至天津航程所装的是实箱,那么装的是什么货?以笔者愚见,别说是计算机和服装之类娇贵的货物,无论装什么货,这箱体内壁的清洁是起码的要求。这就涉及到由于装煤炭才会产生的洗箱成本的问题。这笔开支如果是由货主承担,最终就会推高煤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如果是由德勤承担,它消化得了吗? 第三,据说,煤炭集装箱化运输较之传统运输途径的优势之一是集装箱运输没有环保压力,由于集装箱采用全封闭的运煤方式,不会对环境造成扬尘污染。但是事实上因为每一航次的洗箱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水处理,对环境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返程空箱,那么为此而消耗的无功效能源与废气排放量也是十分可观的。 最后,不同于计算机、服装等货物以纸箱形式进入集装箱,煤炭以散装形式进入集装箱肯定会加快集装箱设备自身的有形磨损和折旧,增加修理费开支,提前报废更新。同样的问题是这笔开支如果是由货主承担,最终就会推高煤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如果是由德勤承担,它消化得了吗? 以笔者愚见,同北美废纸进入集装箱的背景相类似,德勤集团开辟煤炭集装箱化航线只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振、中国经济困难、货源不足、运价低迷、船只封存、集装箱闲置等特定条件下出现的一个特例,不必过度解读。或者通俗地说,“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挣些饭钱油钱,也强似裁员封船”。这些条件一旦发生些微变化,煤炭集装箱化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就事论事来说,不唯“第一个吃螃蟹者”的溢美之词毫无根据,“创新模式”更是无从谈起。 从世界集装箱航运业的现状来看,成熟市场(主要指欧洲、北美和日本)的集装箱化率已经接近临界点。正在从干散货形式走向集装箱化的典型货类是小麦,但目前主要局限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内贸运输和内支线运输。正在从件杂货形式走向集装箱化的典型货类是一部分化工产品和家居装饰用的大理石和瓷砖等建筑材料。而新兴市场,由于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管理水平十分低下,许多高价值货物也还不能用集装箱来运输,所以集装箱化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综合这两种市场的状况来看,根本轮不到煤炭集装箱化。因此,笔者认为,无论从世界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发展进程来看,还是从我国某些局部的具体背景来看,所谓“煤炭运输集装箱化”只是在过河的途中摸到的一块不值钱的石头,还是赶快丢手为好。它只是一只嚼之无味的蟛蜞,而不是大闸蟹。它可能会昙花一现,但绝不是一种创新模式。 备注:笔者觉得《煤炭集运的宿命》题目有歧义。港航业常用的术语“集疏运”意为“集运”和“疏运”。“集运”指用水运、公路或铁路将需要出口的集装箱运到指定港口的运输方式和过程。“疏运”指用水运、公路或铁路将港口从船上卸下的的集装箱运到货物最终目的地的运输方式和过程。通常,“集运”不是“集装箱运输”的简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