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个怎样的城市?

如题所述

  你好,朋友!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简要描述
  城市简介
  武汉市(Wuhan City 、Wǔhàn)。简称汉。又名“江城、江汉”。 经纬度 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辖区 属行政区划的辖区13个(中心市区7个郊区6个),另有非行政区划的经济开发区3个。 乡镇 121个街、8个乡、14个镇、5个办事处、2个管委会 政府 市政府驻地:江岸区沿江大道188号,市委书记:杨松;市长:阮成发。 面积 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武汉风景图片(20张) 海拔 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双尖峰为武汉市境内最高点,海拔873米。 人口 2009年常住人口达910万。 车牌代码 鄂A、鄂O(警用车)、鄂AW(湖北省委、省政府行政用车) 其他 市树:水杉,市花:梅花,电话区号:027 城市精神 勇立潮头 敢为人先 崇尚文明 兼收并蓄 邮编 430000或430400 荣誉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2009年度国民生产总值(GDP) 4620亿人民币 武汉(Wǔhà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之一,中国中部地区(华中)的最大都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万,其中城镇人口537万。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 称“江城”。 在清末、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汉口一度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通商口岸,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著名的辛亥革命便首义于此(武昌起义)。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也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开埠之前,由武昌府和汉阳府组成,后汉口地区由西方列强开盘租界,从汉阳府析出,开始形成现代意义的三镇格局。在1926年到1949年间,三镇分别对应着汉口特别市(即直辖市)、武昌市(湖北省省会)和汉阳市。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至武汉,首次将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合并为京兆区,总称武汉,开三镇合并之先河。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暂由中央直辖,成为新中国设立的首个直辖市。1954年6月19日,中央会议决定将武汉由中央直辖改为湖北省省会。 武汉文化底蕴深厚,有"京剧之母"美誉的汉剧,便鼎盛于汉口, 最终与徽剧合流, 诞生了国粹京剧。武 武汉在中国的位置
  汉更是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城市,在城市面积中,水域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湖泊数量达到170个。武汉的东湖则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武汉三镇
  武汉三镇指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隔江鼎立的武昌(长江以南的市区部分)、汉阳(长江以北、汉江以南市区部分)、汉口(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市区部分)三个城镇,范围即现在的武汉市区。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属于城市经济圈、城市旅游圈和城市农业圈。范围包括以武汉为中心的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八个中小城市在内的地区(1个特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和4个小城市),是华中地区及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元代以前历史
  武汉的考古可上溯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汉口古有夏汭、鄂渚之名。黄陂区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现今发现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古语云“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故名汉阳。汉阳及武昌皆有1800年历史,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紧连汉阳的荒洲。 东周时,武汉一带便是楚国的军事和经济要地。西汉时汉阳归属沙羡县。而武汉城区最早城池是建于东汉末年于今汉阳的却月城、鲁山城,和今武昌的夏口城。东汉末年,军阀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于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争夺荆州,于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今鄂州),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223年,孙权在今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并在城内黄鹄矶处修筑了望楼,取名黄鹤楼。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汉(古武昌即今鄂州)。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作为郢州的治所。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龟山南筑城设汉津县。隋大业二年(606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由此而始,另设江夏县管理武昌。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流域商业重镇和东南贡赋转运中心。现今在马房山和岳家咀出土的灰陶四神砖及灰陶十二生肖俑等皆为唐朝墓葬。自唐以来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中心,有"东南巨镇"之誉。唐宝历年间,名臣牛僧孺任鄂州刺史,治鄂达六年,曾扩建江夏城(今武昌)。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驻防鄂州(武昌)达八年,在此兴师北伐。宋代武汉制瓷业发达,于江夏区梁子湖发现宋瓷窑群百余多座。南宋诗人陆游经过武昌时,写下“市邑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来描写武昌的繁华。
  元明清时期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武汉首次成为省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曾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元末时红巾军领袖徐寿辉曾将其天完政权国都迁至汉阳。 朱元璋攻克武昌时,第六子朱桢出生,后朱桢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扩建,成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在此后274年中,朱桢及历代楚王皆在龙泉山(今江夏区)为修建陵地,使龙泉山形成了有“三龟九寝十二景”之称的古建筑群。明成化十年(1474年)汉江改道从龟山北麓入江,汉口方才脱离汉阳独立发展,嘉靖年间在汉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汉口镇,来自各地的商贾纷纷前来经营,当时汉口货物山积,居民填溢,商贾辐辏,成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和中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明末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故有“货到汉口活”一说,汉口与北京、苏州和佛山并列,称为“天下四聚”,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享有“楚中第一繁盛处”美誉。明崇侦八年(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瑁在汉口修筑了一条长堤(西起硚口-汉正街,东迄堤口-四官殿,即今长堤街),长堤以内即汉口早期镇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张献忠破武昌城,火焚楚王府。 清乾隆年间,汉口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清嘉庆年间,汉口居民已达三万七千户,计十三万人,但汉口任然隶于汉阳县。清道光二年(1822年)范锴所著《汉口丛谈》中“遂陷武汉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汉阳两府。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首次在奏函中使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任指武昌、汉阳(包括汉口)两地。
  晚清时期
  1852年,太平军相继占领汉阳和汉口。次年攻克武昌城,为太平军攻占的首座省城。 1858年,《天津条约》增辟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岸先后开辟了英、德、俄、法、日五国租界,汉口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都会转型。成为长江沿岸最早的三个通商口岸(镇江、九江、汉口)之一。汉口的对外贸易几乎可以与上海并驾齐驱。 1864年,为防捻军南下,修筑汉口城堡,上起硚口,下到一元路,称作后城。 1889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在其主政期间,大力推行洋务运动,特别是兴建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刺激了武汉近代工业兴起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张之洞在鄂期间,主持修建了卢汉铁路,兴办教育,创建了两湖书院等新式学堂。 1899年,将汉水以北的汉口地区(北至摄口,西至硚口)设为夏口厅。 1905年,为解除汉口后湖水患,张之洞修筑后湖长堤,建成后堤内干涸土地10万亩。所以后湖长堤被称作“张公堤”,该堤对起初狭小的汉口提供了广阔的扩建面积,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1907年,张之洞将后城城墙拆除,修建了上起硚口、下至江汉路的后城马路,成为汉口首条近代马路,是中山大道的前身。 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展实业救国运动。1906年,宋炜臣等人在汉口创立了“暨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公用水电企业。1909年,该公司为调节供水修建了汉口水塔,成为当时武汉最高的建筑。 在清末日本驻汉总领事水野幸吉所著的《汉口—中央支那事情(1908年)》中,对汉口的崛起倍加赞誉:“与武昌、汉阳鼎立之汉口者,贸易年额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二,将近而摩上海之垒,使观察者艳称为东方之芝加哥”。从此“东方芝加哥”成为人们对武汉的流行印象。20世纪初叶的10年间,汉口的对外贸易总额始终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0%左右,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通商口岸。
  中华民国时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于武昌,打响辛亥革命的首义。10月11日,起义军宣布建立湖北军政府,脱离清朝,定国号中华民国,武汉此时成为中国的革命中心。10月18日,革命军和清军在汉口、汉阳爆发阳夏战争。11月30日,清军败退,火焚汉口街市四天。 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同年孙中山来汉,给予武汉“武汉一呼,天下响应”和“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的评价。 1918年,美国《竖琴》杂志刊载了魏尔·瓦尔特的文章《中国的芝加哥》。该文赞道:“汉口在全国商品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可与芝加哥在美国的地位媲美”。 1922年,江岸火车站为京汉铁路大罢工总指挥部,2月7日二七大罢工遭残酷镇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立像
  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划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作为湖北省会,改夏口县为‘汉口特别市’直属于国民政府,并辖汉阳县城。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自广州迁都武汉。1月5日,数十万群众冲击了汉口英租界,2月19日,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该租界。4月18日,武汉市政府成立,武昌市与汉口特别市(含汉阳县城)合并为‘京兆区’作为首都,成立武汉特别市。故武汉建市历史仅83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武汉召开。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8月7日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决定中国共产党今后将采取武装暴动的方式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1931年夏,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洪水,武汉市区被淹达百日之久,仅市区就死亡3619人。 1938年6月至10月间,中日双方投入百万兵力,进行长达数月的武汉会战。10月25日,武汉沦陷。 1949年5月15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乘飞机逃离武汉。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入汉口市区,次日进入武昌市区和汉阳县,武汉三镇解放。22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共武汉市委员会成立,暂由中央直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设立的首个直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决定将武汉市由中央直辖改为湖北省省会。6月25日,武汉关26.30米警戒水位被洪水突破。8月18日,武汉关水位上涨到29.73米,为有水文纪录来的历史最高值。 1955年9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桥全面施工。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相连,京广铁路就此贯通。 1958年9月13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建成投产。 1975年,将武昌县(今江夏区)划归武汉市。 1983年,将黄陂县和新洲县划归武汉市。 1984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武汉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与计划单列城市。 1986年,国务院公布武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南巡谈话”首站到武昌。同年,武汉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 武汉人民抗洪纪念碑
  1998年夏,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洪水,经全省军民抢护数月后,武汉转危为安。 2004年9月,武汉首座轨道交通线路轻轨1号线一期投入试运营。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12月28日,武汉过江隧道正式通车。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0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武汉城市性质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267.htm 百度百科-武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25
以前的中心城市,未来的中心城市
第2个回答  2011-01-24
是个二线城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