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考试内容的大概?

我准备考国画系(考山水和书法),我不知道是完全创作的,还是命题的?

考过的,或者略知考试程序的请回答!有追加分!

国画系各个专业的考试与其他艺术系考试相比,专业性要求更强。比如今年中国美院的考试,山水考树石基础、书法、创作。人物考素描速写、创作,花鸟考写生、书法、创作,书法专业考书法、篆刻、古汉语等等。

国画专业考试要求的特殊性,要求考生既要注意自己平时基本功与能力体现,又要充分发挥临场的感性认识。对于山水、人物、花鸟专业来说,还是有共同点的。素描主要是一种基本功的体现,首先要造型准确,其次还要画面生动。速写、慢写要随时间的多少尽量概括的表现,在准确的基础上追求效果。国画的写生、创作是较重要的部分,首先要注意的是大的画面结构,线型的运用和笔墨的构成要达到视觉上的平衡,线的构成方式与笔墨的用法要统一、协调。但线条、笔墨的目的是造型,把握整体,要表现对象大的结构动态、神情特征才是根本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勾、勒、染、点、擦可以选其中几点结合,但无论选取那种都要画到位。保留墨迹的最佳效果,无论是局部刻划还是整体效果,都要注意墨的浓淡、干湿、面积的对比,线的长短、粗细、疏密以及行笔快慢的对比关系。

考试过程中,可以有适度的紧张感,这样可以调动你的情绪,使得感情融入绘画,也易于发现客观对象的动人之处。在考试的前段时间,尽最大力气画进去,不要浮在面上,在后一阶段约三分之一的时间中细心收拾,如果有把握的话,甚至可以从局部画起,最后收拾画面。另外,考场中有时间还可以看一下其他同学的考卷,以便发现自己与他们的不足,有时可以对你有一种提示作用,从而及时补救更进一步的夺得高分。当然,这仅限于可利用的提示,自己画面的大方向,大风格是不能丢的。国画各专业的具体造型特点,笔墨构成规律,构图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在考场中把握一种基本方式,“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办法。

国画(书法专业)
从今年开始,书法专业考试由以前的书法、篆刻、古汉语、国画基础四门减少为三门,去掉了国画基础的考察。
对于书法,最主要的是楷书、篆书、行书。隶书的可变性较大。对楷书来说,最好是欧阳洵、褚遂良一路的,比如:《九成宫碑》和《雁塔圣教序》《倪宽赞》等碑帖,篆书一般以清篆为主,如邓石如、吴襄之的艺术风格,作为基础性要求,对于秦篆如李斯的峄山刻石也会有所考察,根据考试者各人的情况选择;行书以“二王”一路风格为重,基本上是《兰亭序》、《圣教序》二帖,考生掌握好这两个帖子,一般没有问题。所以要具有一定的对临或背临的能力。

对于篆刻,大体上是白文印和朱文印的考察,白文印一般是考汉满白文,朱文一般是圆朱文或者如西泠八家一路风格。对于汉满白文来说,要注意它们雄浑、古朴雕刻艺术风格的塑造,朱文印的线条则要注意它的节奏和丰富性,切勿单薄和浮华。篆刻的刻划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要深入刻划。

书法考试用纸通常是半生半熟的四尺宣纸,常用尺寸是四尺竖对开,文字内容一般是二三十个字的唐诗宋词。书法考察的目标主要是用笔和结构,用笔要求笔划厚重、凝练,中锋行笔,还要注意书写的节奏,尽量避免书写习气的出现。结构来说,结构匀称、章法工整,整体感强是基本的要求。篆刻考试的石材统一发给,刻刀印泥等工具则要考生自备。篆刻考试时往往时间比较紧张,应注意调节,考试一般以创作为主,需要掌握印文上石的技术。

另外有一点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要注意自身全面素质与修养的提高,现在考试过程中,有时不仅仅是操作,即使在书法和篆刻的考试中,往往会额外有一道题以附加题的形式考察考生对书法篆刻常识的掌握,以及对书法理论的初步认识,因为学校要培养的不仅仅是一个会写字的人,更是一位艺术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02
1996年试题
国画系:
素 描:人像
白 描:人像
速 写:人物动态
创作:《雨后》(花鸟专业)、《青山廓外斜》(山水专业)、《春晨》(人物专业)

1997年试题
中国画系:
素 描:半身人像(带手)
专业写生:工笔重彩或水墨人像(工业人物专业、水墨、人物专业)、一束花(花鸟专业)、 校花中有树的小景(山水专业)
速 写:人物动态
创 作:《为了文明——记一件小事》(小物专业)
《秋华》包括果实等(花鸟专业)
《和》(山水专业)
书 法:《终南望余雪》诗一首(楷书 书体不限)

1998年试题
中国画系:
素 描:头像
速 写:三个动态动作
创 作:《人与人》《新绿》任选
专业写生:半身像
书 法:王维诗《山居秋暝》指定楷书、隶、任书任选

2003中央美院美术加试内容
中央美院
素描:一杯茶和五本书;
色彩:风景,晴天和阴天各一副(景物相同)
平面:人与天空(3个小稿一个正稿)
立体:给出平面图,作出两个立面图和一个轴测图或透视图;这是设计考题。

你做参考吧
第2个回答  2007-03-02
只要你有能力还怕考题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