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那么聪明,为什么不帮英明的扶苏,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呢?

如题所述

秦始皇灭六国之后,秦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和李斯设计出了完整的一套行政机构,或许,那一刻,秦始皇做梦都笑醒,我家的天下肯定是万无一失了。


随后,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打算,多次派人求仙,他本人也多次东巡,封禅泰山,以此希望能够长生不老。结果,却在沙丘意外死亡,随后手握大权的李斯在赵高的要挟之下,篡改遗诏,逼死扶苏,拥立胡亥,是为秦二世


秦始皇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他死后没多久,天下大乱,秦朝不过传为二世就被赵高和胡亥搞得乌烟瘴气而灭亡,在灭亡之前,已经自行去帝号,恢复王位。千秋万世的美梦到了二世戛然而止。


秦始皇不是没有对自己江山做过防范,但是他的防范显然走错了路,他没有想到身边乖巧懂事的次子胡亥会如此糊涂,也没有想到谨慎小心的赵高会如此阴险,也没有想到聪明的李斯会如此糊涂,更没有想到一向冷静的扶苏会如此蠢。

如果地下有知,秦始皇估计能后悔死他的所作所为,千防万防,怎么就没有防到自己身边的宠臣有这样的心思。

秦始皇在同一天下之后,偶然间听到一个谶语,只有五个字:亡秦者,胡也!这对于迷信的秦始皇来说,是不能不信的。
为了保证子孙万世都是皇帝,自己家的江山稳固如铁,他必须想办法消除能够灭亡秦国的祸患,面对这个谶语,他首先想到的是当时实力还不大的匈奴,于是,派遣将军蒙恬率领30万大军攻打匈奴,把他们向北驱赶几百公里。

随后,从全国调集民夫,修建长城,希望以此阻挡匈奴人的威胁。不过他忘了,身边还有个最宠幸的儿子,胡亥,他的名字也占胡字,或许谶语说的胡就是胡亥的胡。

抑或是,这个胡,还是糊涂的糊,反正口里面说的,读音一样,说亡秦者,糊也。是说他们整个秦帝国决策人是因为糊涂而灭亡。

现在冷静的看,从秦始皇开始,胡亥、扶苏、李斯、蒙恬等帝国的核心人物无不糊涂至极,从灭修建长城开始,一路上根本就没有几个正常决策,其中任何一人的决策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秦帝国的未来,何况他们所有人都出了问题,被一个赵高耍得团团转。

秦始皇死后,能够将局势搬回去的李斯首先背叛了秦始皇,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对赵高妥协,矫诏杀死扶苏、蒙恬,拥立胡亥。这一点,是完全建立在李斯个人权势的起点之上的,他不想扶苏掌权后自己被冷落。

赵高对此看得很透彻,所以在威逼利诱之下,终于把秦王朝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而胡亥继位之后,啥都不管,赵高权势遮天,先是害死李斯,随后逼死胡亥。胡亥到死的时候才明白,那个和蔼可亲的老师面目如此可憎!

可是,这一切都来不及了,亡秦者胡也也成为标准的预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是因为李斯太聪明,所以才会帮助胡亥继位,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他的自私蒙蔽了他的心灵与智商,李斯的结果,不谈大家也都知道了!

对比胡亥与扶苏,不难发现,这两个人不在一个层级上,胡亥满脑子官二代的玩法,看看扶苏,无论战功、智商,都是很优秀的,继位后应当是位仁君,并且对李斯会构成一定的威胁,关于这个事是否发生,大家只是臆测,但具体如何无从考究,但从具体情况而言,李斯的日子并不好过,但遭到杀身,若自己不过分还是不可能发生的!

李斯太聪明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就是人性,虽然扶苏继位,李斯还能好好活着,可是他的政治生命,现在的政治生命还是存在威胁的,他的政治理念还是与扶苏有很大分歧的,包括扶苏的团队!

在众多考量,还有很多不确定性面前,只有选择了胡亥,自己的一切才会更好而不会变坏,但他没想到秦朝的现实状况与大局,也是他的一大败笔,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人无完人,可以理解!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虽是一郡小吏,但师从荀子习得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李斯被任为丞相,在这为相期间,他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兵器,坚持郡县制,禁止私学,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总而言之,李斯这些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是因此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可就是这么一个如此精明的朝臣,没曾想在人生的末期,做出了一个遗恨千古的决定来。秦始皇死后,李斯竟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也正因为这个极其错误的选择,导致他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赵高所害,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而论起这沙丘之变,故事就要回到公元前210年的冬天,当时秦始皇不甘寂寞,再行天下。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随从,留右丞相冯去疾守摊,处理朝廷政务。始皇的小儿子也一同随行。结果秦始皇行进至沙丘时暴卒,宦官赵高胁迫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


提及当时,身为秦相的李斯,又为什么会在这重要关头选择与赵高合谋,迫害扶苏,以致秦国迅速灭亡呢?究其根本,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秦始皇驾崩,赵高在说服李斯时的言辞,击中李斯要害了。在当时,作为法家集大成者和代言人的李斯,和思想亲儒的扶苏,政治思想完全冲突。在这个时候,李斯很清楚,若扶苏上台,自己肯定不能继续为相,得把这位置让出来。这几十年的政治经验告诉他,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难有二世之福。秦国的历代丞相,一旦被罢,必然被杀,从来没有安享晚年、子孙继承爵位的好事。

其二,若扶苏称帝,亲近儒生、主张分封制的他,很可能让外戚势力和宗室势力卷土重来,如此一来,不仅秦始皇从前的追随者将化作烟尘,就是辅佐秦始皇建立和完善了一个大一统帝国各项制度的李斯,其一生功业,同样也将化为烟尘。而这样的结果,同样是李斯不愿意见到的。

若支持扶苏,李斯必败,但是扶持胡亥,李斯却未必输,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沙丘的地界上,李斯方才心头一狠,与奸邪赵高为谋,策划了这场迫害扶苏,扶持胡亥的惊天阴谋。可是结果呢,胡亥继位,他虽仍是丞相,但是不久后便遭赵高反咬,落得个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也正是因为当年的错误决定,才导致了秦朝迅速衰败,走向了灭亡一途。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李斯聪明一世,却终究因为一次糊涂之举,导致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第2个回答  2020-11-11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此后,李斯怕引起天下大乱,每日照常令人送水送饭,不让外人知道死讯,按照惯例,应由秦始皇长子扶苏继位。扶苏思想倾向于儒家,不同意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当面提过意见,惹得秦始皇生气,把他派到西北大将蒙恬那里。


而这时,胡亥的老师,即宦官赵高却动起了歪脑子,他极力想让胡亥称帝,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大权在握了。始皇帝死时,扶苏正在西北鞭长莫及,如此一来只要说服李斯,赵高就完全可以把胡亥扶上皇位。

但这李斯平素与赵高关系也并不密切,并且又是极富谋略之人,要说服李斯,谈何容易啊!但是没关系,赵高是谁,雄辩之才可退百万雄兵之人啊!

赵高的口才究竟有多好呢,接下来,我们回到当时来剖析一下:

这赵高去说服李斯,可以堪称天下“说服案”的范本啊!赵高的最终目的是劝说李斯篡改遗诏,但见到李斯后,赵高并没有单刀直入,而是采取了迂回引导法,他开腔说:


“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于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皇帝死时,要扶苏回来参加葬礼的这封信,没等送出去,皇帝就死了,这封信没有人知道,现在胡亥手里。所以,谁继位,全由你我说了算。这话说得高艺术啊,全程是探听的口吻,而且也没有透露具体,这样说的原因是:万一李斯不配合,自己还有退路。


果然,李斯不配合,冷冷说:“这是亡国的言论,不是人臣应该议论的。”这话一出来,估计普通人心得凉半截,意思很明确:这事我不想说!

但赵高听到李斯的不满后,却有条不紊地继续陈述,显然,赵高此番是抱着“吃定你”的打算而来的。赵高看似无意地提到了一个关键人物:蒙恬,这蒙恬和太子扶苏关系很好,也是谋臣之一,深得扶苏的信任。

在这种时候提蒙恬,一来等缓和气氛,二来也能引起李斯的注意:为什么突然提这个人,他想表达什么?于是,李斯耐着性子听下去了。


接下来,赵高从蒙恬的才干、功劳、谋略、人心等等入手,狠狠把蒙恬大人夸了一顿。这李斯默默听着,在赵高卓绝口才的描述下,李斯恍然间还生出了自卑感。赵高一看李斯表情有变,立马知道,可以抛出杀手锏了,于是他说蒙恬和扶苏的交情很好。其实,赵高这番话只有这最后一句是事实,其他的非常有待深究。但此时的李斯,已然动摇,甚至自觉:自己全然不如蒙恬。

就在这个当口,赵高抛出了关键性的一句:扶苏继位会立蒙恬为丞相。这是什么意思,赵高等于告诉李斯:扶苏继位,对你李斯大大不利啊,因为他要立蒙恬为相,没你什么事啊!李斯听到这,脸色一沉,陷入了沉思。其实说到底,赵高完全就是在靠口才“忽悠”,谁说扶苏会立蒙恬为相啦?没人说,但赵高却成功用这招,让李斯错觉“蒙恬肯定就是未来的丞相”。

但李斯毕竟也是聪明人,转念一想,反正不当丞相也没事,还是坚守本心为好。于是,李斯对赵高说:你回去吧,说我是奉先帝的命令行事,听从圣上之安排,我自己有什么可以考虑可以决定的呢?这里可以看出,李斯可以算得上忠臣,即使明知道扶苏继位自己利益可能受影响,但也依旧不改初衷。


但赵高怎么会肯这样就回去,他继续卯足了劲发挥他的雄辩之才!

“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贵圣?”这话是顺着李斯的话进行反驳的,目的是说服李斯接受:效忠圣上并不需要完全按照圣上的意思办,而应以天下苍生为要。

紧接着,见李斯似有所动,赵高马上抛出论证,证明天下的圣人都是善变的,他还把圣人会随机应变,不拘泥于固有这个正理搬了出来,恰到好处的驳了李斯的忠臣论。这话连起来说就是告诉李斯:篡改遗诏并非背叛秦始皇。

李斯马上反驳说:篡改遗诏的貌似都没好下场!赵高大喜,这说明李斯此时已经心动了,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说服李斯:篡改遗诏也不会没有好下场。


赵高说道:“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这话就相当有水准了,赵高的意思非常明确:篡改遗诏有没有不好下场不一定,但不篡改遗诏,却绝对会“祸及子孙”!然后,赵高论证了篡改遗诏能得到的种种好处。


听完后,李斯长叹“嗟乎!独遭乱世,既已不能死,安托命哉!”自此,李斯就已被赵高完全说服!活生生,赵高就把“黑”说成了“白”。这样的口才,即使不是李斯,换成刘斯,周斯,结果也大约是一样的!

所以,李斯最终舍弃扶苏拥立胡亥,不是因为别的,而仅仅是因为赵高口才过人啊!大约,李斯最终死于赵高阴谋之下,也与赵高出众的口才脱不了干系!看来,口才这东西,有时候比世间任何刀剑、谋略,都要重要啊!

第3个回答  2020-12-18

这一切也还是从李斯的老鼠哲学开始说起。李斯老鼠哲学,缺乏“天下为公”的情怀,最终害了他!

李斯在古代,绝对算是一个平民草根逆袭人生、奋斗草根的典范。他从一个楚国郡里专管仓库的小吏,荣升为秦朝万人瞻仰的宰相,也在于他把自己的老鼠哲学理论发挥得惟妙惟肖。可惜,这个老鼠哲学理论最终也害死了他,以至于李斯最后在残忍被处死时候,居然对着与自己同样被处死的儿子,发出这样的感叹: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我现在就想能够与你牵着家里的黄狗,然后出东门打猎追逐野兔,可惜是不能享受这一种生活呀!

这一句话感动了无数的后人,在临死之前,李斯可能是想能够与儿子享受平静人生的快乐,可惜都没办法。李斯的悲剧,也是他咎由自取的。他一生为了利益,不折手段,最后也是为了追逐利益,最终残忍处死。可谓自作孽不可活!

李斯的老鼠哲学,还是来源于他在楚国当管理仓库的小官时候,看到了两只老鼠的状况。一只老鼠肥得流油,一只老鼠却又脏又瘦。肥硕的大老鼠这么肥,是因为能一直在仓库顶上吃米。脏脏的老鼠这么瘦,是因为在下水道里生活,见人就跑。

于是,李斯不仅感慨道,人生如果像老鼠一样,我何必做一只又瘦又脏见人就跑的老鼠呢?

李斯就决定做一个米仓里的大老鼠。他懂得树大底下好乘凉的道理,也只有攀龙附凤,寻找好主子,才能让自己飞黄腾达,永远做米仓的硕鼠。

之后,李斯就走上了一条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折手段的路子。李斯的发迹之路鉴于篇幅有限在这里不多说。只是说李斯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霸业之后,为了讨好秦始皇这个主子,也干了不少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事情。如秦始皇时候的“焚书坑儒”就是李斯出的馊主意。

很多人也奇怪,一直聪明的李斯,为什么在秦始皇死之后,最后没有扶持疑似自己女婿的扶苏当皇帝,反而选择纨绔子弟胡亥继承皇位,这也是他的老鼠哲学使然。

在秦始皇死的时候,李斯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却还在朝中继续担任宰相。当时,精明的李斯也看到,如果扶苏继承了皇位,冲着自己七十岁的高龄也不会继续让自己在朝廷中继续担任宰相。而且,李斯之前帮秦始皇干的很多恶行,都是令有仁慈之心的扶苏看不爽的。再加上扶苏身边有大将蒙恬,贤臣也很多,也不会让自己继续担任宰相。

于是,赵高也看上了李斯恋恋不舍自己的宰相职位,充分抓住他对名利的渴望,就答应李斯,如果李斯帮助胡亥继承皇位,就会保佑他荣华富贵与宰相的职位。

于是,李斯就在赵高的诱惑下,同意伪造诏书,立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当扶苏接到斥责他有罪的诏书之后,就选择了自缢,蒙恬也被囚禁,不就服毒身亡。

之后,胡亥继承皇位,历史上称秦二世。

李斯愿意干出卑鄙的伪诏书事情,除了赵高的利诱,主要也是担心蒙恬功高驾驭过自己。

可惜,俗话说“兔死狗烹”,李斯太过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注意到自己也是赵高手中一个“棋子”,自己也陷入了赵高精心设计的局之中。在秦二世时候,虽然李斯也是宰相,但是权力却一点点被剥夺了,更多实权却掌握在赵高的手中。

之后,赵高却诬陷李斯的儿子谋反,勾结陈胜吴广,这样也连累老爸李斯也跟着被屈打成招,直接灭了族。李斯临死之前,对儿子说向往平静生活的遗言,也是自己得不到利益,如老鼠吃不上大米,获不得利益的感慨!如果他真的后悔,应该在七十岁退休的高龄告老还乡,就是一直对宰相职位的恋恋不忘,才让自己最终被残忍处死!

李斯一生为了利益不折手段丧尽天良,可惜最后也是利益害了他的性命。实际上,古代皇朝的权力斗争都是这么残酷。李斯死后,赵高架空了胡亥的皇权,胡亥当了三年的傀儡皇帝,导演了指鹿为马事件后,就把胡亥给杀了。紧接着就是赵高被秦王子婴杀掉,灭了三族。这勾心斗角的连环戏,都是为了利益自作孽不可活。

看来,李斯的老鼠哲学为了利益,缺乏一种“天下为公”的胸襟,结局也是悲惨无比!

第4个回答  2020-11-13
因为他想获得巨大的权力,如果帮助扶苏自己只能做千年老二,永远在蒙恬之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