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类别的要求

如题所述

我国对于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的要求较高。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应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体上满足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并以烈度为单位划分地震影响等级,在设防烈度为7度时,确定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当地震烈度达到8度时,该地区将不再进行抗震设防。因此,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必须对其进行抗震设防。

一、建筑高度

建筑物高度是指建筑物的空间高度,通常是指在同一建筑物中具有多种用途的非标准结构的最大总高度。我国的建筑高度已规定为6m,且多为高层建筑且层数越高,抗震设防要求越高。例如:1层8层建筑高度为9m时其抗震设防要求应为6m;8层16层建筑设9米;8层及以下建筑设9米;9层及以上建筑设12米等!但是我国建筑设计法规定不应低于9m,且在建筑高度方面没有特殊规定。因此我国建筑设计法规定不应低于9m(且为高层建筑)而要求有明显提高(即我国建筑设计法规规定不应低于9m),如果建筑高度较低或位于高层建筑内时(在同一建筑物内一般是高层建筑)则要求采用更低标准或更低高度的建筑;此外由于建筑高度较低很难满足抗震设防条件、建筑材料抗震性要求等原因造成建筑结构稳定性较差或建筑安全性较低等原因导致建筑造价较高(一般不超过造价5%)甚至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使用安全并最终损害建筑结构质量或使用寿命。

二、建筑层高

地震影响等级:①设防烈度:是指一定地区在地震作用下的烈度。②建筑层高:指建筑物地上部分的有效高度及其所包含的设备设施的最低平面位置。一般情况下,抗震设计时,必须根据建筑物结构特征确定其抗震层高,一般设置在1m左右,个别较高时适当增加为1.8m。③抗震层高:抗震抗震层高可按下表进行计算:当建筑物层高不符合抗震设计要求时,按上表计算的烈度增加1/2~1/3之间的范围,加1/2~1/3之间范围即为宜;当建筑物层高满足抗震设计要求时,按下表计算的烈度增加1/2~1/3之间范围即为宜。④抗风烈度:指地震作用下对建筑物可能产生损伤程度的最大风压。

三、建筑面积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即建筑物内部的装修和装饰面积,也就是建筑的室内面积,是衡量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的指标。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建筑区域内应当包括三层以上具有共同抗震能力(一般在三层以下)的房屋、构筑物和设备用房以及公共服务用房和地下室。如果建筑内有过多的公共服务用房或设备用房与其他房屋或构筑物(不包括地下室)相对而建时,则需考虑建筑的承重和抗震性能,并根据建筑物抗震能力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四、建筑材料

在日常的建设过程中,除了注意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外,还应注意对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如: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对于高烈度地震的房屋建筑,抗震材料应采用低等级材料进行结构建造;而对于中小跨度的房屋建筑,采用高强、低刚度材料进行建造即可基本满足抗震要求。另外,还应注意混凝土质量和结构材料的适应性,尽量避免采用受力不均匀的高强度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结构、设备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