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为何宁愿销毁食品,也不选择出口?

如题所述

1. 经济大萧条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遭遇灾难性下跌,仅一周时间,股市便下跌了40%。这场股灾不仅影响了美国,还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2. 美国的经济危机导致消费者需求急剧下降。以1929年为例,美国经济中,消费者支出占GDP的72%,工商业投资占18%,政府支出略低于10%,出口略高于10%。危机爆发后,工人失业率不断上升,民众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工商业投资减少。
3. 尽管国内需求下降,美国并未增加出口。一方面,全球需求同样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下降。美国的大资本家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股灾爆发后,他们纷纷抛售海外上市公司的股票,引发全球股市下跌,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产和需求。
4. 国际贸易壁垒也是制约美国增加出口的因素之一。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各国纷纷提高进口关税,使得美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
5. 此外,落后的运输和包装技术也限制了美国商品的出口。当时,国际运输主要依赖远洋轮船,而商品的包装技术有限,导致运输过程中商品损耗严重,成本增加。
6. 经济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在20世纪20年代,虽然美国生产力大幅提升,但工人工资增长缓慢,财富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随着消费能力的减弱,国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最终导致股市泡沫破裂。
综上所述,经济大萧条期间,美国并未选择增加出口来解决国内生产过剩的问题,原因是全球需求下降、国际贸易壁垒、运输和包装技术落后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