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制和编制的区别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员工自身原因辞职没有经济赔偿金;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赔偿标准: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1

合同制和编制的区别如下:

1、工资开支来源

正式编制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合同制人员工资由单位预算外收入中解决。

2、福利待遇

正式编制人员的福利待遇按政策规定及上级部门规定执行,合同制人员参照正式编人员标准执行,但实际上低很多或缺项。

3、晋升渠道方面

编制比聘用制晋升制度更完善,渠道更宽广,事业单位编制更容易晋升、调动等。正式编人员可以在事业单位之间调动,合同制人员不能。在事业单位里,会优先提拔具有编制的工作人员,并且事业单位编制员工有相应的晋升考核管理办法。

合同制和编制的区别为以下具体方面:

1、合同制是由用人单位采取招聘或竞聘的方法,经过资格审查和全面考核后,由用人单位与确定的聘任人选签订合同,而进入编制都要经过公开招考才可以;

2、合同制的合同具有一般合同的性质,而编制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来确定的;

3、在待遇方面,合同制的福利待遇按照事业单位的规定,而编制的待遇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来确定;

4、在工资支付方面,合同制的工资由事业单位的预算支付,而编制的工资是由财政拨款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