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液压电梯缓冲器(耗能型缓冲器)的缓冲距是150-400mm,聚氨酯电梯缓冲器(蓄能型电梯缓冲器)的缓冲距是200-350mm

此外国家规定电梯地坑要求的缓冲器距离:

1、电梯底坑中应有一个0.5m 0.6m 1.0m的空间;

2、底坑底面至导靴、安全钳、门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1m,至轿厢其它部件距离不小于0.5m。

扩展资料:

电梯底坑要求:

1、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

2、同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顶部与轿底对应距离差不大于2mm。

3、液压缓冲器柱塞铅垂度不大于0.5%,充液量正确。且应设有在缓冲器动作后未恢复到正常位置时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电气安全开关。

4、底坑应设有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

5、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轿厢最低部分与底坑底之间的净空间距离不小于0.5m,且底部应有一个不小于0.5m×0.6m×1.0m的矩形空间(可以任何面朝下放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梯底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6
液压缓冲器(耗能型缓冲器)的缓冲距是150mm-400mm
聚氨酯缓冲器(蓄能型缓冲器)的缓冲距是200mm-350mm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16
150-400
第3个回答  2019-06-18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液压电梯缓冲器(耗能型缓冲器)的缓冲距是150-400mm,聚氨酯电梯缓冲器(蓄能型电梯缓冲器)的缓冲距是200-350mm

此外国家规定电梯地坑要求的缓冲器距离:

1、电梯底坑中应有一个0.5m 0.6m 1.0m的空间;

2、底坑底面至导靴、安全钳、门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1m,至轿厢其它部件距离不小于0.5m。

扩展资料

电梯底坑主要要求:

1、缓冲器柱塞铅垂度不大于0.5%,充液量正确。且应设有在缓冲器动作后未恢复到正常位置时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电气安全开关。

2、底坑应设有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

3、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轿厢最低部分与底坑底之间的净空间距离不小于0.5m,且底部应有一个不小于0.5m×0.6m×1.0m的矩形空间(可以任何面朝下放置)。

4、同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顶部与轿底对应距离差不大于2mm。

5、液压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梯底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7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

电梯缓冲器的其他要求:

1、同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顶部与轿底对应距离差不大于2mm。

2、液压缓冲器柱塞铅垂度不大于0.5%,充液量正确。且应设有在缓冲器动作后未恢复到正常位置时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电气安全开关。

3、底坑应设有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

4、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轿厢最低部分与底坑底之间的净空间距离不小于0.5m,且底部应有一个不小于0.5m×0.6m×1.0m的矩形空间(可以任何面朝下放置)。

扩展资料:

电梯缓冲器安装在井道底坑内,要求其安装牢固可靠,承载冲击能力强,缓冲器应与地面垂直并正对轿厢(或对重)下侧的缓冲板。

电梯缓冲器的作用:

电梯缓冲器是一种吸收、消耗运动轿厢或对重的能量,使其减速停止,并对其提供最后一道安全保护的电梯安全装置。

当电梯在向上或向下运动中,由于钢丝绳断裂、曳引摩擦力、抱闸制动力不足或者控制系统失灵而超越终端层站底层或顶层时,将由缓冲器起缓冲作用,以避免电梯轿厢或对重直接撞底或冲顶,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电梯缓冲器的安装:

电梯缓冲器使用的数量,要根据电梯额定速度和额定载重量确定。一般电梯会设置三个缓冲器,即轿厢下设置二个缓冲器,对重下设置一个缓冲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梯底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