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形势任务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如题所述

如何提高形势任务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影响形势任务教育有效性的原因
  1、方式“单一化”,吸引力不足。部分单位采取开大会、学文件、读报纸等传统方式,满足于原则性的要求和一般性的号召,载体单一,吸引力不足,教育效果不尽人意。
  2、内容“死板化”,影响力不够。部分单位存在照本宣科现象,形式分析浮光掠影,道理说明浅尝辄止,数据冷冰冰,文字硬梆梆,空洞乏味,感染力不强,难以调动员工积极性。
  3、办法单纯“烦扬化”只讲成绩,回避问题的是让大家嘴里道出个“好”字来。这种不符合实际的“教育”,不仅员工听了不信,而且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4、风格“官腔化”,感召力不大。部分单位惯以“领导安排”、“组织决定”来开展教育,对员工的呼声置若罔闻,难以让员工感受到亲切与温暖,不能引起员工共鸣。
  二、着力形势任务教育有效性的分析
  1、学习问题。随着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报纸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党群人员是形势任务教育主力军,与其他员工一样,大多是在同等条件下接收信息,如果普通员工对某一问题获得的信息更多、对问题的理解更透彻,而党群人员了解较少,对问题无法应对,就会使员工产生怀疑,甚至对形势任务教育本身产生疑问。相反,如果党群人员做到博览信息、融会贯通,就能把上级的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就能让人耳目一新,从心底里信服。
  2、创新问题。在形势任务教育中普遍存在“怕出力”的思想,担心“出力不讨好”,还不如做个“传话筒”,上级怎么要求,我就怎么传达,只负责“我们说什么”,而不关心员工“想听什么”。不遵守宣讲的一般规律,不照顾形势任务教育对象的特点,不分对象层次,不分何时何处,不管适不适用,不与宣讲对象交流与沟通,只知道照抄照搬文字材料,宣讲内容信息量少、针对性差,员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入脑入心,甚至还会产生反感,出现“对着干”、“顶牛”等抵触情绪。
  三、提高形势任务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1、创新载体,让形势任务教育“入眼”。一是注重宣教形式创新。运用“小电教”、“小参观”、“小演讲”、“小报刊”、“小论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广大员工学习形势政策搭建直通车,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变“概念化”为“形象化”,形势任务教育效果明显;二是抓好传统课堂教育向多媒体教育转变,改变过去一张桌、一个本、一张嘴、讲一天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生动的优势,让员工“喜欢看”。利用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形势任务教育内容改编成漫画、幻灯片或FLASH动画等,由员工自己提议、亲手制作的作品,蘑点突出,设计精美,直观快捷,冲击力强,深受员工的喜爱;三是抓好枯燥文字教育向生动立体教育转变,强化形势任务教育向工作环境以外的空间拓展和延伸,增强形势任务教育的渗透力,让员工“愿意看”。将形势任务教育材料设计成精美的宣传页,分装在员工上下班班车座位袋中,让员工在上下班途中接受形势任务教育。
  2、丰富形式,让形势任务教育“入脑”。一是打破形势任务教育“教”与“听”的界限,倡导零距离沟通、面对面释疑。针对生产经营形势严峻,老油田开发难度大等实际困难,采油三厂党群工作者深入到一线施工现场以及生产任务最重的岗位、群众反映问题最多的岗位,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查、面对面释疑、参加学习、排查隐患等方式,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征询工作需求、问计员工群众,切实从员工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出发,摸排和发现问题苗头,做到不回避问题、不夸大其词,采取教育内容“实打实”、教育形式“面对面 ”的方式,把优势讲清、劣势讲透、措施讲实,使员工明晰工作的思路、肩负的责任;二是打破形势任务教育“生灌硬输”的传统模式,倡导互动式交流、自发性参与。各单位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通过开展“形势 任务 目标 责任”主题教育活动,把蕴藏在员工中的积极性有效调动了起来,提高了员工的参与率,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三是打破形势任务教育“围城式”的封闭模式,倡导现场式参观、“品牌”式教育。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每年组织新分配大学毕业生、新入厂员工,进行参观厂史馆,接受传统教育,重温采油厂发展历史、三厂精神,回顾奋斗历程,鼓舞创业激情,激励创业斗志,做到了形势任务教育有型、有物、有景、有情。
  3、真情实感,让形势任务教育“入心”。一是以情动人,让员工诚服。形势任务教育不能冷若冰霜,而要温情脉脉。员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往往是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最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当员工因思想波动带来心理失衡和情绪变化时,及时与员工和风细雨地促膝谈心,通俗明了地回答员工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二是以心感人,让员工佩服。形势任务教育要打动人,首先要打动心。打动心就必须进家入户,深入到生活困难员工家中,访贫问苦,排忧解难,把单位、员工、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员工和家属感受到组织关爱,把采油厂当“家”来对待。这时候讲采油厂的前景、现实的困难、当前工作的重点等,职工身同感受,更能加深理解;三是以实助人,让员工折服。真正有说服力的形势任务教育,必须有实际行动做支撑。采油厂各级工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面对面地与职工交流、心贴心地做职工思想工作、实打实地为基层和职工服务,维护员工权益。对有困难的员工,要“真困难,真帮助”,经常到生活困难的员工家中送温暖,解决生活难题;经常到有待业子女的员工家中送信息,解决就业难题,经常到有生病员工家中送关爱,解决就医难题等,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与采油厂的发展休戚与共,对形势任务教育提出的目标、达到的愿景、实施的措施等,就会更加关注和支持。
  总之,把握形势任务教育针对性,提升形势任务教育有效性,是激发干部员工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助长员工夺油上产的信心和勇气,只有把形势教育落到了实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