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为什么选择定都洛阳,而不是迁都长安以凸显自身

如题所述

东汉为什么定都洛阳?刘秀为何弃长安而定都洛阳

东西两汉以王莽篡权建立新朝为分界线,汉光武帝刘秀起兵讨伐王莽,力挫群雄,重新确立了汉王朝的统治,其建立的王朝定都洛阳,因为新都城在长安以东,所以史称东汉。刘秀选择建都洛阳,而不是占据旧都长安,这是出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考虑的结果,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首先从政治层面看,建都长安固然有确立汉室正统的意义,但是刘秀本身不是宗室贵族,只是出身与大地主家庭,在地位上处于天然的弱势,占据长安并不能改变这一点。刘秀主要经营的势力并不在长安附近,贸然进驻长安只会让自己困守孤城,无法得到自己亲信的有利声援。

所以,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稳固的政治需求考虑,国都应该尽可能的靠近自己已经巩固的势力范围,洛阳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洛阳在西汉时期就是作为陪都使用,本身的政治地位并不落后于长安多少,繁华程度更在当时的长安之上,具备建立新都城的所有先决条件。

其次,在经济方面洛阳更具备优势。西汉末年,长安久经战乱,城防破败,早就没有了当年的繁华景象,而且多次被敌军攻破,在防御方面也有较大的漏洞,想要重新建设需要话费极其高昂的费用,对于一个刚经历过战乱重新建立起来的政权来说,这个费用还是有些承受不起的。

战争中,长安地区百姓损失惨重,富户大多逃亡,本地区农业和经济都遭到了极大破坏,可以说当时的长安就是一大片废墟,虽然城市规格宏大,但是短时间内无法承担全国中心的任务。而当时的洛阳虽然也受到战火波及,不过破坏程度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靠近南方繁华地区,可以快速实现资源调动,对于经济发展更加有利。

洛阳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靠近黄河、洛水等大型河流,既可以作为防御只用,也可以作为运河总调南北物资,掌握全国经济脉络,吸引更多富有人群聚集,让繁华程度进一步提升,所以建都洛阳还是有巨大的经济优势的。

再次,洛阳更利于东汉王朝防守,减少战争对于国家的冲击。建都长安的国家本身都会非常强大,可以凭借函谷关抵挡游牧民族入侵。但是东汉王朝建立的时候,本身实力还不是很强大,定都长安就等于将自己的政治中心直接暴露在敌人的锋芒之下,一个刚摆脱战火的新政权不想在陷入对外战争的泥潭,所以会选择更利于军事防守的位置建都。

洛阳被称作四阻之地,历来为兵家之必争,地形结构利于防守。进可以占据长安,攻取北方大片地区,退可以依靠水运通达全国,进退不失距,才可以从容应对国家局势。洛阳地区资源比被掏空的长安更加丰富,可以打造更多的战争工具,进攻防守都会有更大的优势。

东汉的建立者刘秀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身边也有不少名臣辅佐,对于形式分析和选择都会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才会放弃长安,在洛阳建都,这样才延续了东汉王朝三百年国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