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导致走路不稳?

如题所述

一、婴幼儿走路不稳常见于


1、缺钙。


2、发育迟缓。


3、脑神经损伤或发育异常。


4、髋关节脱位。


二、成年人多见于


1、醉酒。


2、久蹲、久坐。


3、低血糖、低血压。


4、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


三、对于走路不稳的出现,相信这是极大部分老年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人年纪大了腿脚不太灵活,走路不稳是正常的,那么老年人走路不稳有可能是以下三种情况。



1、缺乏维生素b12,维生素b12,不仅会造成贫血,更会造成脊柱变形等脊髓疾病,从而出现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


2、缺钾,低血钾更突出的表现,就是四肢酸软无力、下肢更明显,豆类、蔬菜、水果吃得少夏天大量出汗都容易引起缺钾。


3、脑梗塞,不少人认为脑梗塞就会出现偏瘫手脚不灵活,其实走路不稳、常常头晕也是脑梗塞的前期症状。


四、建议去医院查清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5
这个情况考虑是脑供血不足了,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面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的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
指导意见:
1 首先去除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戒烟、禁止过度饮酒。
2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
3 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畅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的发作。
4、改善循环药物及营养脑细胞治疗。
第2个回答  2019-12-25
走路不稳的原因有很多,单纯的过度疲劳、发热、颈椎病、生病、体虚、、外伤、低血糖的时候可以出现走路不稳,一般短时间内可以缓解。如果长时间的出现头晕、强烈的眩晕感,伴有行走不稳,需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一、外周前庭病变器官:如内耳器官退化引起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多伴有眩晕、恶心、呕吐。二、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动脉栓塞引起的脑梗塞,特别是供应小脑和脑干的血管发生供血不足,会导致长时间的眩晕、恶心、呕吐、平衡障碍。小脑出血也可以出现眩晕、行走不稳的症状,共济失调也可出现这种情况。此种情况需及时就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