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有哪些?

如题所述

90后”消费者的十大特征

“我最大”——“90后”比前人更加强调独立体,个性张扬,与众不同。
在所有社会成员中,“90后”在个性表达方面的要求最为突出,他们拥有不循规蹈矩的成长历程,独特的言行举止和另类的生活方式成为环境的焦点。也正是这一代的成长,带动了社会较为强烈的自我表达的愿望。
“90后”成员完全敢于在任何时刻任何场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观点。在团队或团体中,永远希望自己成为焦点,其他人都要以其为中心转悠。

“新关系”——强关系,弱接触;弱关系,常联系;一反家人最亲的传统社会关系,“90后”的天平向弱关系倾斜
“90后”为了追求全面的隐私,与父母据理力争,甚至使用离家出走等方式表现自己的立场。他们发明了“火星语”在同龄人之间交流,以保护隐私与秘密。那些传统的“强关系”在“90后”这代人身上显得较弱。而“90后”对于同学,社会上认识的朋友,以及通过网络虚拟空间结交的“网友”等“弱关系”群体却较为信任,愿意与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认为能够得到较高的认同。
“重娱乐”——获取信息与娱乐自己是他们生活的核心诉求
宣称“我每天可以吃的有限,穿的有限,花的有限,但是开心必须无限”的“90后”,是娱乐能力超强的一代。在他们眼中,娱乐是天性的释放,及时行乐是让自己更开心的生活方式。相比任何一代人,他们都更加希望在娱乐中生活,也在娱乐中学习和成长。
“90后”热爱追星,热爱娱乐八卦,但在娱乐的背后,他们有着自己的目的。比如企业微博和名人微博对“90后”影响较大。
“懂责任”——“不逃避,不推卸”是“90后“对社会责任的宣言
“90后“虽然个性前卫,但对于自己未来应该承担的责任却不会逃避和推卸。关键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90后”的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90后”自发响应,积极捐款捐物,组织爱心祈祷与传递。
许多“90后”的大学生,他们以一技之长回馈社会,积极投身于“关爱特殊群体”、“投身生态环保”、“传承历史文化”、“关注民生问题”等各类公益服务活动,体现了“90后有激情,有抱负,也勇于接受挑战,同时也热心公益。
“松圈子”——“90后“对团体保持距离,既不亲近,也不疏离
这种“松圈子”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我不是集体主义者,但也不是个人主义者。有圈子跟大家保持关系很重要,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但进入圈子以后不能当孙子,而是要有地位、有亮点、有话语权。”
“90后“意识到社会交往圈子的价值,懂得组建圈子,知道圈子越多对自己价值越多,但又不会隶属于某一个集体。
“宅娱乐”——宅文化,宅娱乐在90后身上发扬光大
网络依赖在“90后”身上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生活习惯。“90后”在家里玩网游,聊QQ,看电视等娱乐几乎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他们不仅享受着这种“宅文化”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如玩自拍并把照片发到网上分享,为自己的博客赚人气,或者在家里从事网络销售等事情,即能娱乐自己同时还可以赚钱。
“生在电脑前,长在网络中”, 互联网对于“90后“来说不是媒体而是生活。
“低权威”——亲身体会过的,圈子内的人体验后传播的才是可信的
成长在权威不断被挑战,被推翻的年代,专家学者、社会权威部门的信息和指导对“90后”无法达到理想的说服或教育效果。
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体会去验证结果,或选择性追随有故事,有亲身体验的人的说法与做法; 并且对于所了解到的信息进行自我分析,加入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不盲目轻信。原始权威在“90后”的眼中越来越淡化,反之平民化的权威跃然凸显。
“小众化”——外形装扮独特,行为非主流,在大众潮流中发展自己的特色
“90后”不愿与人相同,不爱追潮流,喜欢成为人群中的异类,获得众人投去的眼光。
另类的服装打扮,色彩浓重的妆容,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让人们觉得他们与现实的价值观格格不入;但是随着这些非主流文化的发展,“90后“不断的让这些非主流的文化扩大,再逐步演变为主流。
“朦性别”——女生像李宇春一样帅气,男生如李俊基那么漂亮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家长出于社会竞争、家庭利益等多方面考虑,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中性化教育。家长要求女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于是便向着男性化的方向去培养她们。同样,家长则会要求男孩子细腻细心,于是便多少朝着女性化的方向影响。
大街上中性打扮的“90后”也比比皆是,一些中性化的明星也赢得“90后“的追捧,如李宇春。“伪娘刘著”凭借女性化的打扮与声音在快男舞台上赢尽媒体与观众的目光。
“玩文化”——行事风格和穿着打扮前卫,但并不妨碍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创新性是“90后”追求的,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朗朗书声念着“窗前明月光”,不屑于睁着眼睛听父母讲“唐宋元明清”,他们要不枯燥的文化传承方式。
同时“90后”也注重自己个性的张扬和亲身参与, 就如同在宣传“汉文化”上,“90后”选择类似日本cosplay的方式——穿汉服上课,逛街,着汉服行“冠笄之礼”等。他们怀旧但不守旧,大胆但不做作,会表现也有思想。这些行为包含着这代年轻人独立自主个性化的思想,也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思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1

90后一代消费心理相比于已"奔三"的80后,由于他们成长的社会与营销环境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使得他们在信念、价值观,特别是消费观念、心理特征方面与80后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

90后喜欢个性消费,他们重于个性,喜欢独树一帜。在风格上也很自我,但并不自私,喜欢有个性的东西。他们喜欢有个性能体现自身性格的东西,能把自己的想法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90后冲动消费,重于体验。喜欢把钱花费在体验感强的事物上。喜欢新鲜并且鲜见的东西,对世间的一切都抱有好奇心。

90后更喜欢网上购物的方式,90后消费特征是将某种消费感觉转换成消费价值,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早已超过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