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于

如题所述

1. “于”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4、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例句】1、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3、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

2. 文言文中于的用法有哪些

因语境不同,“于”这个词往往有多种含义。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

(1)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在”)

(2)皆朝于齐。(同上,译为“到”)

(3)虎兕出于柙。(《季氏将伐颛臾》译为“从”)

2、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译为“向”“对”“跟”“与”等。例如:

(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为“向”)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对”)

(3)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跟”)

3、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这种情况中,“于”的前面往往是形容词。例如:

(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比”)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译为“比”)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它往往跟在动词后面,译为“被”。例如: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被”)

(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译为“被”)

有时,它还与“见”“受”合在一起表被动,构成一种固定结构的句式。例如: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见…于…”译为“被”)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受…于…”译为“被”)

(二)、“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不后置的情况。一般可译为“对于”。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译为“对于”)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译为“对于”)

二、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与作状语后置在句子结构上非常相似,所以,人们一般与把它作为状语后置来解释。其实,两者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例如: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于水”作补语)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于河东”作补语)

三、有时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1、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2、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同上)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例如:

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如:

1、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崤之战》译为“从这时”作状语)

2、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译为“在这职业上”作补语)

3. 古文中“于”的意思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于,於也。

象气之舒。”本义为叹词,音xū。

“于”的其他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读yú。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

介词“于”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西周以后,随着介词“於”的出现,“于”的一些用法逐渐被“於”所代替,魏晋以后,除了在引用古籍或固定格式中以外,“于”就很少出现了。“于”的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只出现在先秦汉语中,汉代以后逐渐消失了。

[编辑本段]康熙字典 【子集上】【二字部】 于 【唐韵】羽俱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俱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