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体例

如题所述

纪传体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4
纪传体通史。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19
纪传体通史。
第3个回答  2011-01-04
《汉书》,班固的史学著作,又称《前汉书》。主要记述起于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囊括了西汉一代(包括短暂的王莽政权)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其体例基本上承继《史记》而略有变化,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共有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总计为100篇,共80多万字。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汉书》是第一部断代史。后来的"正史",也都是断代史,其体例也大都以《汉书》为基准。
《汉书》在古代享有极高的名声,与《史记》并称"史汉",或又加上《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但作了一些改动,也有一些创新。在纪部分,《汉

书》不称“本纪”,而改称为“纪”(如《高帝纪》),在《史记》的基础上,《汉书》

增立《惠帝纪》,以补《史记》的缺略;在《武帝纪》之后,又续写了昭、宣、元、成、

哀、平等6篇帝纪。《汉书》取消了《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将项羽的事迹移入列

传,立了《陈胜项籍传》。而王莽称帝十余年,《汉书》并未立纪,而将他归入列传,

立了《王莽传》。在表的部分,《汉书》立了8种表,其中6种王侯表里根据《史记》有

关各表制成的,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只有《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是

《汉书》新增设的两种表。《古今人表》名为“古今”,却只记载古代至楚汉之际的历

史人物,共分为九等,后人因此而指责它不合断代之体。八表之中,最受后人推崇的是

《百官公卿表》。此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文字记述秦汉职官设置年代、职权范围、

俸禄数量和官职演变等内容;第二部分列出各种职官的表格,记录职官的升降迁免,较

完整地介绍汉代的官制情况。在志部分,《汉书》改《史记》的“书”为“志”,而又

丰富和发展了八书,形成我国史学上的书志体。

《汉书》的志,包括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

艺文等10种。其中,改变或合并八书名称的有律历、礼乐、食货、郊祀、天文、沟洫等

6种,但它们的内容或者不同,或者有所增损。如《食货志》在承袭《平准书》部分材

料的同时,又增加新的内容,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记“食”,叙述农业经济情况;下

卷载“货”,介绍工商及货币情况。《郊祀志》、《天文志》和《沟洫志》,也在《封

禅书》、《天官书》、《河渠书》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除此之外,刑法、

五行、地理、艺文等四志,都是《汉书》新创立的。其中的《艺文志》是记载我国古代

学术文化的各种学科、不同学派的源流和得失,也记录汉代官府藏书的情况,是我国现

存的第一部目录学的著作。在传部分,《汉书》继承《史记》的传统。但它不设“世家”

一目,凡属《史记》世家类的汉代历史人物,《汉书》都移入传部分。原属《史记》的

一些附传,《汉书》则扩充其内容,写成专传或合传,如张骞、董仲舒、李陵等人的传

记。

《汉书》因袭《史记》,又不同于《史记》,其特点有三。

其一,《汉书》具有浓厚的封建正宗思想。班固时,封建神学思想已发展成为当时

的统治思想,而班氏父子又是“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的史学家,他们自然以维护封

建神学思想为己任,将“圣人之道”作为自己著作的指导思想。这样,作者一面承袭

《史记》的内容,一面又指责它的“是非颇谬于圣人”,因而篡改《史记》的观点,使

《汉书》更加符合于封建正宗思想。《汉书》神化西汉皇权、拥汉为正统的思想,其目

的是为论证东汉王朝的正统性和神化东汉皇权服务的。因此,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

据的“五德终始说”和王权神授的封建神学说教,便成为《汉书》的主导思想。为了宣

扬“天人感应”、灾异祥瑞的封建神学思想,《汉书》首创《五行志》,专门记述五行

灾异的神秘学说,还创立《睦西夏侯京翼李传》,专门记载五行家的事迹。

其二,《汉书》开创断代为史和整齐纪传史的编纂体例。

班固之所以断代为史,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他总结汉武帝到东汉初年,约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著作,加以创造性的发展,其目的

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班固认为,《史记》的通史体例,将西汉一代“编于百

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既不利于宣扬“汉德”,又难以突出汉代的历史地位。这是

《汉书》断代为史的根据。于是,《汉书》“包举一代”,断限起自西汉建立,终于新

朝的灭亡,为了突出刘邦,就将《高帝纪》置于首篇。这种断代为史的体例,受到后来

封建史家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正史”编纂的依据。

在编纂体例方面,《汉书》继承而又发展《史记》的编纂形式,使纪传体成为一种

更加完备的编纂体例。例如,《史记》虽然立了《吕后本纪》,但却用惠帝纪年,《汉

书》补立《惠帝纪》,解决《史记》在体例上的混乱;对于年月的记载也比《史记》详

细和明确。再者,《汉书》新创立的四种志,对于西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记

载,比《史记》更加完备,从而提高了《汉书》的史料价值。对于传记的编排,《汉书》

基本上按时间先后为序,体例上也比《史记》整齐划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