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而”字的用法

如题所述

1、相当于“之”。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君子以说的多做的少为耻。

2、表语气。略近于“兮”。

《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译文: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党政的那些人危险极了!

3、如同、好像。

《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译文:那些都城的人士,衣带下垂飘左右,那些贵族的女儿,发如蝎尾翅在首。”

4、因而、所以。

《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文: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5、如果。

《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

扩展资料:

一、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而,颊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凡而之属皆从而。

2、白话版《说文解字》:而,脸颊上的络腮胡子。字形像毛发之形。《周礼》上有句子说,“振作起它的麟和脸颊上的毛” 。所有与而相关的字,都采用“而”作边旁。    

二、相关词汇解释:

1、因而[yīn ér] 

连词。表示结果:他是无私的,因而也是无畏的。

2、时而[shí ér] 

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天空中时而飘过几片薄薄的白云。

3、故而[gù ér] 

因而;所以:听说老人家身体欠安,故而特来看望。

4、反而[fǎn ér] 

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风不但没停,反而越来越大了。

5、既而[jì ér] 

用在全句或下半句的头上,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不久:先是惊叹,既而大家一起欢呼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