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要重新分地?中央一号文件:在土地合同期满后,可以延长30年

如题所述

谈到分田,许多农民都很关注,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赞成的人,大多都是因为当初他们家分封的时候,因为他们家人不多,所以只能得到很小的一块地,现在他们家人多了,那块地就不够用了,所以他们才想要将这块地,再进行一次分封,让这块地更大一些。
而反对的一方,则是因为他们一家人多,得到的田地也多,现在一家人少了,他们担心自己的田地会被抢走。
1978年时,我国的土地实行了“家庭亩产承包制”,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是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土地承包,也就是第一轮土地承包。
一九九八年左右,许多地方又开始实行二次承包制,即一九九八年,三年期,三年期,三年期。从这个日期来看,应该是2027年的时候了。
2019年,农业部下发了一份《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其中也提及了农民最为关注的一点,那就是将二轮土地承包期满后的30年续期。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益中,又一次提出了“研究制定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满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所以,想要等到2027-2028年重新分配土地的朋友们,可能要错过这个机会了。
为什么要将土地的面积扩大30年,而不是重新分配土地?
在农业农村部的文件里,他们表示,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制,不但可以增加农民对自己的耕作的信心,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多种形式的规模化。
在现实中,土地的分配有以下几个难题。首先,要将这些土地进行合理的划分,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力去测量,去统计,去统计,这个村子有几个人?地有多大?出嫁的女孩是否已将户籍迁出?在外面买了房子,现在还在农村吗?因为要精确到毫厘,不但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还会给统计、测量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
其次,现在的田地,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田地,不能超出自己的田地太多,若是将田地分给别人,那就不是自己的了,还得再分一遍,到时候说不定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还有一种情况,在不同的土地上,经过不同的人的打理,土地的肥沃度会有高低之分,古话说的好“人勤地不懒”,如果一个人很勤快,打理自家的土地,他的作物都会获得很高的收成。而另一个人,因为平日里不怎么打理,农田里长满了杂草,他也不会去清理,病虫害也很多,他的作物产量就会有别人的一半。
在重新分配土地之后,原本由别人打理的富饶之地,现在却由别人打理,这是一种不公的待遇,就连勤奋之人都不愿再去打理,这就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信心。
而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满后,再延长30年后,虽然“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并不是绝对的公平,但对农民种地信心、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来说,却是一种有利的,因为稳定、长久不变才是前提。
没有土地的人们将如何生活?
如果这么久都没有换地,活着的人没有地,死了的人有地,没有地的人就会说,那岂不是永远都没有地了?当然,这并不一定,村子里有空闲地,也可以申请。
很多农村都有法律上预留的机动地,也有法律上的开垦,扩大了土地的面积,也有一些是村民依法自愿归还的,此外,五保户死后,原来发给他的土地,也会被集体回收,可以再分配。
就总体而言,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满后,将其再延长30年是具有可行性的,每个家庭都会有新的人口,也会有新的人口,因此,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同时,还可以对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进行全面的保护,从而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