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六部尚书到底是几品啊

如题所述

隋、唐、元时六部尚书官阶为正三品。

唐代各州府佐治三官亦分为六曹,即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此亦称六司,即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宋徽宗时,州县亦设置六曹,称之为兵曹、刑曹、工曹、礼曹、户曹、吏曹。

故俗以六曹为地方胥吏之通称。后屡有变异。隋初有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 。至唐代改度支为户部,改都官为刑部,遂成吏 、户、礼、兵、刑、工六部,统于尚书省。

六部与尚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是中国古代数个官署的统称。

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扩展资料

六部分工:

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户部:又称地官,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

礼部:又称春官,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

兵部:又称夏官,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务;

刑部:又称秋官,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

工部:又称冬官,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各部的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部尚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六部与尚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是中国古代数个官署的统称。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户部:又称地官,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
礼部:又称春官,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
兵部:又称夏官,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务;
刑部:又称秋官,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
工部:又称冬官,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各部的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第2个回答  2015-11-06
  唐朝的六部尚书是正三品。
  唐朝官制: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御史大夫、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大历年后)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六部与尚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是中国古代数个官署的统称。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第3个回答  2007-02-27
从一品,或一品,或正二品
第4个回答  2007-02-27
从一品,或一品,或正二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