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调节器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缩写.

1 比例调节作用:

是按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系统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调节作用用以减少偏差。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但是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2 积分调节作用:

是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因为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差,积分调节停止,积分调节输出一常值。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小,积分作用就越强。

反之Ti大则积分作用弱,加入积分调节可使系统稳定性下降,动态响应变慢。积分作用常与另两种调节规律结合,组成PI调节器或PID调节器。

3 微分调节作用:

微分作用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因此能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微分时间选择合适情况下,可以减少超调,减少调节时间。

微分作用对噪声干扰有放大作用,因此过强的加微分调节,对系统抗干扰不利。此外,微分反应的是变化率,而当输入没有变化时,微分作用输出为零。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另外两种调节规律相结合,组成PD或PID控制器。

扩展资料: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它是根据被控过程的特性确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

一是理论计算整定法。

它主要是依据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数据未必可以直接用,还必须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

二是工程整定方法。

它主要依赖工程经验,直接在控制系统的试验中进行,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法。

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

其共同点都是通过试验,然后按照工程经验公式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

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都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最后调整与完善。现在一般采用的是临界比例法。利用该方法进行。

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

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 “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

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不同的控制系统,其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是不一样的。比如压力控制系统要采用压力传感器。电加热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

PID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能PID控制器(仪表)已经很多,产品已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各种各样的PID控制器产品,各大公司均开发了具有PID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调节器(intelligent regulator),其中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调整是通过智能化调整或自校正、自适应算法来实现。

有利用PID控制实现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控制器,能实现PID控制功能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还有可实现PID控制的PC系统等等。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利用其闭环控制模块来实现PID控制,而可编程控制器(PLC)可以直接与ControlNet相连,如Rockwell的 PLC-5等。还有可以实现PID控制功能的控制器,如Rockwell 的Logix产品系列,它可以直接与ControlNet相连,利用网络来实现其远程控制功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PID调节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3

PID调节器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比例(P)、积分(I)、微分(D)控制算法。

比例,反应系统的基本(当前)偏差,系数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小误差,但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不稳定;

积分,反应系统的累计偏差 ,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因为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误差;

微分,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但是微分对噪声干扰有放大作用,加强微分对系统抗干扰不利。

拓展资料

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由比例单元(P)、积分单元(I)和微分单元(D)组成。透过Kp,Ki和Kd三个参数的设定。PID控制器主要适用于基本上线性,且动态特性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

PID 控制器是一个在工业控制应用中常见的反馈回路部件。这个控制器把收集到的数据和一个参考值进行比较,然后把这个差别用于计算新的输入值,这个新的输入值的目的是可以让系统的数据达到或者保持在参考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PID控制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1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缩写.
比例调节作用:是按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系统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调节作用用以减少
偏差。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但是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的
不稳定。
积分调节作用:是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因为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差,积分
调节停止,积分调节输出一常值。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小,积分作用就越强。反
之Ti大则积分作用弱,加入积分调节可使系统稳定性下降,动态响应变慢。积分作用常与另两种调节规律
结合,组成PI调节器或PID调节器。
微分调节作用:微分作用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因此能产
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在微分时间选择合适情况下,可以减少超调,减少调节时间。微分作用对噪声干扰有放大作用,因此过强
的加微分调节,对系统抗干扰不利。此外,微分反应的是变化率,而当输入没有变化时,微分作用输出为
零。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另外两种调节规律相结合,组成PD或PID控制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5-18
比例控制的优点是简单而且调整方便,但它会产生余差。余差的大小随比例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比例控制适用于低阶过程,对于一个具有较大时间常数的过程,因为过程的稳定裕度大,往往允许有很大的开环增益(即比例系数)。另外对于具有积分环节的对象,适用比例控制器不会产生余差,而采用PI控制器却会使系统的稳定性严重恶化,因此具有积分环节的对象特别适用比例控制器。
积分控制作用可以消除余差,但因积分作用是随着时间累积而逐渐加强,所以控制作用缓慢,在时间上总是落后于偏差信号的变化,不能及时控制。当对象的惯性较大时,被控参数将出现较大的超调量,控制时间也较长,严重时甚至使系统难以稳定。因此积分控制不宜单独使用,往往是将比例和积分组合起来,构成比例积分PI控制器,这样控制即及时,又能消除余差。
微分作用通过提供超前作用使得被控过程趋于稳定,因此它常用来抵消积分作用带来的不稳定趋势。同时微分作用也能减小过渡过程时间,从而改善被控变量的动态响应。但是微分作用的输出只与偏差信号的变化速率有关,如果有偏差但不变化,则微分输出为零,故微分控制不能消除余差。所以微分控制器不能单独使用,它常与比例或比例积分控制作用组合,构成PD或PID控制器。
第4个回答  2019-12-24
PID调节器是闭环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PID控制功能P(比例)、I(积分、)D(微分)。它的主要目的是,当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偏离设定值时,PID调节器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消除偏移量,回到设定值。其优点是加装了PID调节器可以使控制系统既不产生振荡,误差会很小。PID调节器中有三个环节,分别是(P)比例环节、(I)积分环节、(D)微分环节。

先说一下比例环节(P):这一环节的作用是将目标信号与反馈信号之差进行放大后再作为给定信号,其中有一个比例增益KP(即放大倍数)。这个KP不能太大,否则会使系统形成振荡,使系统不稳定。

积分环节(I):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给定信号的变化与比例环节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也就是说,当比例环节突然增大很多时,那么给定信号只能在“积分时间”内逐渐地增大,从而减缓了给定信号的变化速率,防止了振荡。积分时间越长,给定信号的变化越慢。只要偏差不消除,积分就不停止,从而有效地消除静差。但积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发生在被控量急剧变化时,被控量难以迅速恢复的情况。

微分环节(D):微分环节的作用是可以根据控制系统的变化趋势,提前给出较大的调节动作,从而缩短调节时间,从而克服了因积分时间太长而使恢复滞后的缺点。

因此PID调节器各部分中(P)比例环节、(I)积分环节、(D)微分环节要配合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