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礼仪文化风俗

如题所述

四、韩国的节日
韩国人以正月至三月为春,四月至六月为夏,七月至九月为秋,十月至十二月为冬。其中,表明一年开始的春节是韩国人的最大节日。这天,韩国人祭祖先,向大人拜年。

韩国有四大传统节日,即春节(农历1月1日),元宵节(农历1月15日)、端午节(农历5月5日)、中秋节(农历8月15日)。节日期间,多数地方都开展民俗活动,大部分韩国民俗活动集中在正月十五,这与祈求丰收的咒术形式都有密切联系。代表性的活动有拔河、车战游戏、踩铜桥、跳园舞等。

过去,节日便是盛大的宗教纪念活动。远在三国时代,韩国就开始过收获节和感恩节。这种节日包括扶余的龙鼓节,高句丽的东盟节,东瀛的舞天节。除龙鼓节于农历12月举行外,其他的节日活动通常在秋收后的农历10月间举行。在后继的各个朝代中,节日虽有增减,但庆祝秋收和迎接农历新年的活动一直沿袭下来。节日期间举家团聚在一起。全家主要穿韩服,举行祭祖仪式。祭祖完毕晚辈向长辈拜年。

春节 农历1月1日,是在韩国节日当中最隆重的一个。在韩国,新年早上祭祀(向祖先贡献饮食行大礼)祖先。 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祭祀结束后孩子们向大人拜年,大人还礼祝愿。春节那一天吃年糕。这有过了年长一岁的意思。家属和亲戚们聚在一起玩掷毂游戏(用4个木块儿玩的韩国传统游戏)、跳跳板(姑娘站在长木板两端轮流地跳的游戏)等游戏。并把有“装福”意思的福笊篱(过滤用的汤勺摸样的工具)送给别人或挂在家里。

元宵节 农历1月15日。新年伊始,迎接第一次圆月,祈求一年的丰裕和平安。正月15日早上祈求无病吃“钚饪”(祈求避疮而吃花生,栗子,核桃等坚硬的饮食)和“耳明酒”(为了一年里两耳能很好地听东西而喝的酒)。早餐吃五谷饭(用大米、江米、小豆、大豆、高粱做的饭)和野菜(用能吃的草和树叶做的菜)并且叫对方的名字,对方答复就说“你买我的热呀”,这有一年中夏天不要中暑的意思。正月十五的游戏有两种:一是放风筝,有消灭一年的灾难的意思;二是放鼠火,有驱逐妖魔鬼怪和害虫的意思.。据说,正月十五日晚上,向圆月许三个愿都会实现。

韩国没有元宵节的说法,正月十五直接就叫作“正月大望日”,意为“望满月”。在中国,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才算把年给过完了。韩国春节假期短,大街上人少车稀,“年”味儿淡,但过这个“正月大望日”却也并不含糊。

单从吃的来看,样数就不少。十五这天要吃五谷饭、坚果、干菜,还要喝“清耳酒”。五谷饭是混合糯米、高粱米、红小豆、黄米、黑豆等杂粮做成的饭,杂粮不易煮,最正宗做法应该用传统的石锅,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压力锅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用电压力锅也能做出美味的五谷饭来了。虽叫“五谷”,但也没那么严格,就跟我们的腊八粥似的,家里有什么杂粮统统招呼上就是了。至于为什么吃五谷饭,据说一方面是为了在冬天补充营养,同时也寄托了对新一年健康和丰收的希望。和五谷饭一起吃的干菜是用前一年秋天晾干存起来的茄子、西葫芦(经常在《大长今》里出现,被翻译成“角瓜”)、萝卜缨、山野菜等做成的,据称正月十五吃干菜,这年的夏天就不会中暑。还要吃各式各样的坚果,花生、核桃、松仁、栗子、银杏等等,据说可以使牙齿更坚固,还能防治疔疮等皮肤病。“清耳酒”也并不是某种特殊的酒,而是指正月十五早晨要喝一杯不加热的韩国清酒,祈愿新年不患耳疾,而且一年到头听到的都是好消息。

再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祈福活动和民俗游戏,在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祈求一年的健康、平安与丰收。其中的重头戏是“烧月亮屋”。在农村,全村人聚到一起,在宽敞的空地上用树干或竹子搭成圆锥形的屋架,上面盖满松枝和稻草,同时挂上写着新年愿望的纸条,这就是“月亮屋”。圆月升起之后,人们用手中的火把点燃“月亮屋”,围着火堆欢歌起舞。树干和竹子燃烧时发出噼哩啪啦的响声可以驱走恶鬼,火烧得越猛烈,就预示着这一年的年景越兴旺,如果火半途熄灭,则会被视作凶兆。此外,还有放风筝、拔河、踏桥等其他活动,总的宗旨无外乎驱病、除灾、祈福等。

然而,有的时候如果准备工作不周全,好事也可能酿成灾祸。去年正月十五,韩国庆尚南道昌宁郡火旺山举行传统的“烧蒲苇”活动,由于风向突然逆转,聚集在现场的近1.5万人为躲避迅速蔓延的山火发生混乱,引发踩踏事件,最终导致7人死亡、81人受伤,悲喜在一线间逆转。
当然,我们并不必因为这偶然的意外就对“正月大望日”望而却步,韩国江原道的春川市、三陟市、济州道等地每年正月十五都会举行庆典活动,如果有机会在那时来韩旅游,不妨去走走看看,体会一下在韩国过元宵节的别样意趣。

端午节 农历5月5日端午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端午节妇女们用菖浦(用菖浦叶洗头头发光泽)洗头,玩儿荡秋千, 男人摔跤,还做样子像车轮一样的车轮饼吃,采用这个食品的名字还把端午节称为车轮节。

6月16日,在韩国首尔的一家公园内,穿着韩服的妇女用菖蒲水洗头。当天是中国农历5月初5,即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在邻国韩国,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韩国人将“端午”称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过去韩国人家家户户都会在端午节当天摆上白白的散发着艾草和糯米香味的艾子糕,用菖蒲汤洗头求吉利,喝菖蒲水以辟邪。人们还会穿着传统服装参加祭祀、演出和运动会,观看荡秋千和摔跤比赛。

人们观看荡秋千,体验传统民俗。当天是中国农历5月初5,即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在邻国韩国,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韩国人将“端午”称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过去韩国人家家户户都会在端午节当天摆上白白的散发着艾草和糯米香味的艾子糕,用菖蒲汤洗头求吉利,喝菖蒲水以辟邪。人们还会穿着传统服装参加祭祀、演出和运动会,观看荡秋千和摔跤比赛。

人们在挂满祝愿灯的树木前拍照。当天是中国农历5月初5,即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在邻国韩国,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韩国人将“端午”称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过去韩国人家家户户都会在端午节当天摆上白白的散发着艾草和糯米香味的艾子糕,用菖蒲汤洗头求吉利,喝菖蒲水以辟邪。人们还会穿着传统服装参加祭祀、演出和运动会,观看荡秋千和摔跤比赛。

中秋节 农历8月15日是用当年出产的水果和新谷准备食物的节日,是在韩国仅次于春节的最大的节日。秋夕这天用新谷做好食品向祖先祭祀,然后去扫墓(亲自去祖先墓地放饮食敬礼),还用当年生产的谷、斗、栗子等做成松饼吃,玩拔河、羌羌水越来(大家一起握手划圆圈转转)等游戏。

韩国人非常重视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合家团圆,祭拜祖先。韩国的政府、企业和商店中秋节都要放假,一般少则三天,多则一周。加上今年的10月3日是韩国的开天节,是传说中的韩民族始祖建国的日子。因此今年人们可以连续休假6天至9天。除了计划在长假里省亲、旅游以外,爱美的人们早就预约了整容手术。
松饼

和中国一样韩国也有很多节日,但放假时间最长的只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阴历1月1日春节,第二个就是阴历8月15日中秋节。
代表性的节日食品,春节是年糕汤。
中秋节绝对不可以少的传统食品是松饼

看制作松饼最令人好奇的地方,无外乎是那放在蒸笼里的松针。其实,放松针蒸
松饼的最大理由是不让松饼粘到一起,但也有其他的原因。首先是可以防腐,也许
韩国的祖先们刚开始时,放过很多材料。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选择了松针,据说松
针有一定的防腐功能。松针里含有植物杀菌素,能够抑制植物的细菌并在防腐方面
具有很好的效果。

松木里含有的植物杀菌素成分比一般植物多很10以上。其次,松
针比起其他植物不仅具有防腐杀菌的功效,同时松针那不张扬的馨香也会沁入到松
饼之中,增加松饼的香气。再就是松饼表面会留下松针的纹样,看起来也更好看。
松饼里的松字带有松树的意义,松代表长寿和正直,所以这个‘松饼’的松也带有
很重要的意义。如果只是为了不让年糕粘在一起,就不会给年糕‘松饼’这个名字
了。在没有冰箱的时候年糕不到一天就坏了,而放入松针蒸,就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含有韩国祖先的生活科学。

从9月22日下午到23日下午,韩国的驾驶者们经历了一场大拥堵的噩梦。原因是中秋节假期开始后,韩国人出行量骤增。
     23日早上,高速公路上堵车依旧。从空中往下看,高速公路如同一个巨大的停车场。为避开堵车高峰期,很多韩国人都有意推迟或者提前回乡,能使用大众交通的,则尽量使用大众交通。不过,火车、汽车票也都提前很多天预售一空。一些乘客上火车之前,不得不带上报纸,在火车过道里抢占一席之地。
     韩国中秋节每年都放假3天。今年的中秋节假日正好从星期一开始,所以加上周末两天,一般人都可以休息5天,可谓“黄金假期”。由于家庭成员平时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工作,很难有机会聚到一起,所以中秋节就成了家族团聚的最好日子。因此,每年的中秋节都会上演“民族大移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拥堵。
     韩国的总人口是4830万左右,而今年中秋节期间的人口流动量预计将达到4624万,比去年增加3.5%,平均每天661万。同往年相比,由于休息天数较多,所以出行相对比较分散,交通状况也就较往年相对畅通,但是大规模堵车仍然不可避免。公路公社有关负责人估计,23日离开首尔的车辆有35.5万辆,进入首尔的车辆达到22.5万辆。22日已经有36万台回乡车辆离开了首尔。韩国交通部门每年都在此时增加海陆空运力,或在高速公路上指定客车专用车道等方式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今年的“民族大移动”从9月21日晚上就开始上演,预计一直会持续到27日。
松糕

韩国人过中秋节的代表性食品是松糕。松糕的做法是,用水将米面和好,包上芝麻、小豆、芸豆、栗子等馅,做成半月模样或贝壳模样,放在松树针叶上蒸熟后,在其表面涂一层香油即可,形状有点像水饺。此外韩国人的中秋餐桌上还有芋头汤、花样串、炖牛腱等时令美味。

中秋节要祭祖,韩国人最关心的就是“祭祀供桌”的价钱。供桌上的供品非常丰盛。据韩国农林部的调查显示,今年中秋节以4口之家为标准,摆祭祀供桌费用大概是14万韩元(1美元约为950韩元)。韩国农林部为中秋节特别将10种重点供品的市场供应量增加到平时的两倍。
总统礼盒

此外,韩国还有一些家庭节日。这些节日对所有的韩国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总是要设宴欢庆。这些节日包括:“百日”即婴孩出生后的第100天;“周岁”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日;“花甲”60岁生日,这一天表明一个人已经度过了整整一个甲子的岁月。过去,由于婴儿死亡串高,人们的寿命期短,因此人们都热烈庆贺这些节日。

上述这些家庭节日以往都当作节日隆重庆贺,甚至远房亲戚也来祝贺。现在参加这种庆贺的人仅限于自己的家庭成员。越来越多的花甲老人现在已不在家中庆祝自己的花甲寿辰,而是选择别的办法,例如选择出国旅游来庆贺自己的寿辰。
韩国的节日分为传统节日和公共性 节日两种
韩国的全国性的公共节日:
新年 一月一日
元日 阴历正月初一
3。1节 3月1日 植树节
4月5日 佛诞节 阴历四月初八
儿童节 5月5日
新年糕点

显忠节 6月6日
制宪节 7月17日
光复节 8月15日
秋夕 阴历八月十八日
开天节 10月3日
圣诞节 12 月25日
开天节

10月3日,两名女演员在韩国首都首尔街头表演传统舞蹈。当天是韩国的开天节,全国放假一天,当地民众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一节日。开天节是纪念传说中的檀君建立古朝鲜的节日,原本定在农历十月初三,但于1949年改成阳历的10月3日。

国立显忠院是韩国国立墓地,是安葬为从日本手中恢复国权,面对北边的侵略,为自由和国家繁荣而献身的16万3千名殉国先烈和护国英灵之圣地。

儿童节
传统节日有
元日 阴历元月初一,相当与中国的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
上元节 正月十五
寒食节 农历冬至后第105天,一般在4月5日左右
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

秋夕 阴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青少年过的节与中国差不多,像新年、端午他们也都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6
  姓名
  韩国人的姓氏以金(21%)、李(14%)、朴(8%)、崔、郑、张、韩、林为最,姓名多由姓氏及双音节名字构成。韩国妇女婚后并不随夫姓,但子女须随父姓。
  祭祖(拜祭先祖)
  在韩国人的传统信仰里,人死后是有灵魂存在的。因此,除先祖的忌辰外,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庆日,子孙后代都会通过祭拜来召唤先祖的灵魂。韩国人相信凭借这种特殊的仪式能和逝去的亲人再次相聚,并借此祈愿得到先祖在天之灵的庇佑。
  暖炕(ondol)
  韩国住宅设计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Ondol]式的暖炕。原本是利用厨房或屋外设置的灶坑烧柴产生的热气通过房屋面下的管道而烘暖整个房间。[Ondol]式的暖炕,冬暖夏凉,有益于健康。因此现代化城市的高级公寓区或建筑中,依然使用现代化暖气设备传热的[Ondol]式的暖炕。
  韩国饮食
  韩国历史上曾是农业国,自古就以大米为主食。现在的韩国料理包括各种蔬菜和肉类、海鲜类等,而泡菜(发酵辣白菜)、海鲜酱(腌鱼类)、大酱(发酵豆制品)等发酵食品则成为韩国最具代表性同时也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韩国餐桌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料理一次上齐。根据传统,小菜的数量依不同档次从较低的3碟到为皇帝准备的12碟不等。而餐桌的摆放、布置也随料理的种类有很大的不同。因韩国人对形式的重视,餐桌摆设礼仪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此外,同邻近的中国、日本相比,汤匙在韩国的使用频率更高,尤其当餐桌上出现汤的时候。
  Gimjang(腌泡菜)
  Gimjang指韩国冬天腌制泡菜的风俗,历经多年一直保存至今。因冬季3~4个月间,大部分蔬菜难以耕种,泡菜腌制一般都在初冬进行。
  韩国传统服装
  韩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如今,大部分国民已习惯穿着洋装西服,但是在春节秋夕(中秋节)等节庆日,或行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女性的韩服是短上衣(jeogori)搭配优雅的长裙(chima);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带(daenim)缚住宽大的裤脚。上衣,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甚至加刺明艳华丽的锦绣。
  汉城和浦项的主要景点
  汉城有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等古代王宫,可领略当时建筑艺术的特色。另有德寿宫守门卫兵换岗仪式,每日依照朝鲜时代王宫卫兵换岗仪式举行,值得一观。另有科技城、仁寺洞、明洞、梨泰院等购物、娱乐天堂。
  浦项有蔚山工业园区。附近的郁陵岛栖息着各种珍稀动植物,原始森林、天然纪念文物、奇岩怪石等丰富的自然资源遍布全岛。
  韩国风俗禁忌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父母外出回来,子女都要迎接。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上菜,老人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吃。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
  在社会集体活动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
  在赠送韩国人礼品时应注意,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电动剃须刀等。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里用的调料。孩子则喜欢食品。如果送钱,应放在信封内。
  若有拜访必须预先约定。韩国人很重视交往中的接待,宴请一般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夫人很少在场。

  家庭生活

  国的传统家庭通常是一家3~4代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因为喜欢家族人丁旺盛是当时韩国的风俗习惯。 但伴随着20世纪6、70年代产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及人口控制政策的确立,大家族式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到1980年,平均每户人家的子女数减少为1人或2人。 但重男轻女的思想至今仍有迹可寻,如长男为重、儿子为重。为了破除这种思想,政府立法规定男女在遗产继承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如今的韩国年轻人几乎都从大家族的制度下解放出来,单独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现在韩国的家庭形态主要是以夫妇为中心的小家庭。

  姓名

  韩国人的姓氏以金、李、朴、崔、郑、张、韩、林为最,姓名多由姓氏及双音节名字构成。韩国妇女婚后并不随夫姓,但子女须随父姓。

  婚姻

  婚姻对韩国人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重要仪式。虽然有统计显示近代韩国的离婚率激增,但离婚对当事人及双方各自的家人来说还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韩国现在的婚礼方式同以往有所不同: 身着白色婚纱和新娘和身着燕尾服的新郎在婚礼厅或教堂按西方仪式举办典礼后,再转移到名为“币帛室”的房间,换上华丽的传统婚礼服饰进行传统的结婚典礼。 (币帛,可理解为韩国的一种传统,指婚礼时新郎新娘向男方家长及亲戚长辈行礼的风俗,是新娘首次正式地拜见男方亲属的仪式)

  祭祖(拜祭先祖)

  在韩国人的传统信仰里,人死后是有灵魂存在的。因此,除先祖的忌辰外,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庆日,子孙后代都会通过祭拜来召唤先祖的灵魂。韩国人相信凭借这种特殊的仪式能和逝去的亲人再次相聚,并借此祈愿得到先祖在天之灵的庇佑。

  暖炕(ondol)

  韩国住宅设计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Ondol]式的暖炕。原本是利用厨房或屋外设置的灶坑烧柴产生的热气通过房屋面下的管道而烘暖整个房间。 [Ondol]式的暖,冬暖夏凉,有益于健康。因此现代化城市的高级公寓区或建筑中,依然使用现代化暖气设备 传热的[Ondol]式的暖

  韩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如今,大部分国民是以习惯穿着洋装西服,但是在春节秋夕(中秋节)等节庆日,或行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女性的韩服是短上衣(jeogori)搭配优雅的长裙(chima);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带(daenim)缚住宽大的裤脚。上衣,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甚至加刺明艳华丽的锦绣。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