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涨跌互现,小麦再迎疯涨,大豆“有价无市”,粮价咋回事?

如题所述

随着国际粮价的持续上涨,不少国家也加大了进口量,但那些粮食出口国为了本国粮食安全,也限制了出口数量,这使得国际粮市忧心忡忡。
当然,随着基层玉米数量偏少,东北余粮不多,玉米底部市场得以支撑,因而东北一带行情偏稳。
不过华北地区,贸易商的囤货量依旧不少,大家以观望为主。
一旦交通放开,预计玉米上量将会增多,到时候玉米行情将偏弱运转。
目前,企业的补库心态谨慎,基层出栏量反而开始增多,预计随着新小麦的上市,市场将集中到小麦身上,到时候玉米销售滞缓,其价格将继续偏弱,预计6月份时玉米行情才会好转。
02、小麦再迎疯涨
从3月份开始,小麦就迎来了一波大涨,最高时报价涨至1.7元/斤。
但随着官方调控以及临储小麦的拍卖频繁,小麦也迎来了6周连跌,前几天麦价普遍跌破1.5元大关,均价回落至1.45元/斤。
然而,面企压价的后果是贸易商联合挺价,不愿意将小麦卖出去,这使得企业上量不多,再加上面企库存本身就少,因而企业纷纷上调行情。
从近期的临储小麦拍卖即可看出端倪,55万吨小麦拍卖,成交率达96.4%,且成交均价大涨132元/吨,可见市场交易可观。
在此基础上,小麦价格又迎来了一波大涨,今天普遍涨了40-100元每吨,如山东地区主流价为1.48-1.62元/斤,其中华统面业、发达聊城、单县飞翔均涨至1.6元/斤。
河南一带普涨0.065-0.7元,主流价为1.48-1.6元/斤;河北一带普涨了0.05-0.06元,报价为1.485-1.58元/斤。
可见,如今华北地区麦价陆续涨至1.6元大关,而这波行情走高,说到底是面粉库存低,小麦上量不多所致,因而支撑着麦价上涨。
当然,如今新小麦临近上市,库存小麦不多,因而就算麦价涨至1.6元大关,面企也难能收购太多的粮食,这也正是麦价疯涨的根本原因。
不过,从目前来看,冬小麦生长势头还算不错,预计产量将继续走高。
如此一来,5月份新小麦上市之时,麦价或有走跌的风险。
03、大豆“有价无市”
就近期大豆的表现来看,其行情始终处于冷清局面,终端库存消耗量不多,买卖双方的交易情绪不高,再加上本月进口的大豆量预计达835万吨,总体数量偏高,因而再次抑制大豆行情。
从行情来看,东北地区行情总体平稳,如哈尔滨毛粮为3.05元/斤,装车价为3.1-3.15元/斤;齐齐哈尔毛粮为3.03-3.05元/斤,装车价为3.1-3.12元/斤;鸡西产区毛粮为2.93-2.98元/斤,装车价为3.07-3.08元/斤;双鸭山报价为2.93-2.95元/斤。
而在华北一带行情也不尽人意,如山东毛粮为3.05-3.15元,河北毛粮为3-3.1元每斤。
其行情之所以走弱,说到底还是受口罩影响,市场处在停滞状态。
不过市场豆制品销量可观,因而也得以支撑大豆行情,不至于其价格走跌。
在南方产区,因口罩事件偏多,交通受阻,市场交易不大,贸易商处在观望中,大豆处在“有价无市”局面。
与此同时,销区的需求不是太大,经销商怕商品难以出售,因而采购需求不多,市场处在观望中,这也不利于豆价走高。
总的来看,目前玉米、大豆行情不尽人意,但小麦继续稳中偏高,大家咋看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