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的劣迹人生

如题所述

郭敬明的劣迹人生:一次有一天的涅槃重生又一次又一次的跌入炫耀再次爬起。

如果把中国娱乐圈的某个人物搬上银幕,那么郭敬明绝对是最适合的。

在反派人物中,精彩的反派人物大多心理畸形,郭敬明则更进一步在心理畸形的条件之上,身高似乎也有那么一点点。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身高上的自卑,少年时期的郭敬明并不喜欢与人相处。在感到寂寞的时间里,郭敬明喜欢“以45度角仰望天空”“泪流满面”云云。如此精确的角度,不免令人怀疑他那纤细的脖子里是否安装着陀螺仪。

一、45度的忧伤

郭敬明出生成长于自贡,这是一个位于四川南部的小城,此前最出名的人物是烈士江姐。郭敬明的父亲郭建伟在国有企业供职,母亲邹慧兰在银行工作,相对优渥的家庭与良好的家教让郭敬明喜欢上了读书与写作。

14岁时,郭敬明在刊物上投稿了自己的诗,名为《孤独》。不久后,郭敬明便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样刊与10元稿费,这是郭敬明人生中第一次赚到钱。尽管很微薄,但这远比父母和老师口头夸奖上的虚荣更加虚荣。高中时期,郭敬明成为了某杂志的写手,对于这样经历,他在书中写到。

郭敬明还在很小的时候,便清晰地认定为文字是赚钱的工具,写作是赚钱的手段,作家就是靠写作文字赚钱花的生意人。

二、“像海上花一样漂浮游移而又色彩绚烂的城市”

2000年韩寒的出现,令《萌芽》杂志的新概念作文比赛名声大噪。这让郭敬明看到了一块新的跳板,只要他能够越过这道龙门,他就可以在世人面前展露风头、声名鹊起,并且还可以为高考加分。为此,他仔细研究了前两届获奖座的风格,发现其中大部分作品在文本结构或原形式上都很标新立异,可以说是形式大于内容。

毕竟是新概念作文比赛,求新不求真,因此郭敬明创造出了一种词藻华丽、内容空洞,我好像说了很多,但其实我什么也没说的文风。接连写了3万字,分成七篇文章,投给了新概念。他知道自己每多投稿一篇文章,自己就多一份进入决赛的机会。

果不其然,在2000年的冬季,他收到了《萌芽》杂志的挂号信,他终于可以去到那个“像海上花一样漂浮游移而又色彩绚烂的城市去了”。其实,就是上海,辞藻华丽内容空洞的文风就是这样的。然而,很遗憾,尽管郭敬明拿下一等奖,但那一年取消了高考加分政策,郭敬明没能考上第一志愿,最后服从调剂,来到了上海大学。班上的同学非富即贵,相比之下郭敬明土得掉渣。

学校要求购买的电脑与相机设备,需要花掉家中的大笔积蓄。他的妈妈来上海看他,却因为不会使用地铁闸门而被人嘲笑。一向认为自己生活滋润的过去,他感觉到了深深的屈辱,他觉得自己需要被注目,被认同,被尊重,而他认为获得这一切的方法就是成功,而成功就是金钱。开学后的第一个月,郭敬明向萌芽杂志上投稿了魔幻题材的短篇小说《幻城》。

这引起了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注意,他们提出与郭敬明签一个三年合约,并要他在一个月内把《幻城》扩充为长篇小说。因为要赶上一月份的全国大型订书会,两方也真是臭气相投。这个挑战是极为艰难的,如何在短时间内重写一篇长篇小说,并且还要保证质量,毫不下降呢。郭敬明自有一套办法。

在他的少年时期,他的一位同学向他推荐了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郭敬明觉得这本书没什么,当天晚上就连夜写出了一本痞子蔡风格的小说出来。分析、模仿、调用、复制,这是郭敬明最为强大的能力。他就是写手界的拷贝忍者——卡卡西。

之后在一系列营销策略下,《幻城》获得市场上的巨大成功,两年之内卖出200万册,但郭敬明却并没有拿到多少钱。原因是出版社提出的是一次性买断制,感觉自己被骗的郭敬明在距离《幻城》推出仅仅半年后,又一次神速地完成了自己的新作,书名为《梦里花落知多少》。

当然,这次郭敬明学聪明了,立马提出了要分成,数百万的销量,给他带来了百万身价,与一个成为上海人的资格。

然而不久后作家庄羽状告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着自己的作品《圈里圈外》,整理出来的抄袭证据长达几百页。不久后,更多黑料又被扒出,《幻城》的文风貌似模仿颜歌,故事与设定,更是取自于日本漫画《圣传》,愤怒的粉丝们跑向论坛,袭击了庄羽、颜歌、CLAMP,甚至连已经故去的三毛都没能幸免。

最终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判决郭敬明抄袭庄羽事实成立,判令郭敬明与春风文艺出版社立即停止销售《梦里花落知多少》,并共同赔偿庄羽经济损失20万元。但郭敬明拒绝道歉,这是他身上最后一层遮羞布,一旦揭开,那就是对他无脑粉丝的背叛。他需要这些无脑人们的拥护。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郭敬明联合了几个朋友开办了“岛”工作室。

面向这些粉丝,每月出产一本系列丛书,包装更多孤独的人,书写更多无病的字,赚取更多呻吟的钱。另一边,春风文艺出版社因印刷大量《梦里花落知多少》无法出售,跑来向郭敬明要个说法,但他们的合约里并没有关于抄袭的相关条款,郭敬明冷眼相对,两方一拍而散。

同年,《萌芽》杂志创刊50周年庆,杂志向众多新概念获奖者约稿,韩寒、张悦然、蔡骏、那多等18位作家都饱含敬意地向萌芽提供了最新的稿件,但郭敬明却提出自己的身价,已不同往日,千字百元稿费,他才看不上眼。

《萌芽》对此很是失望,两方自此交恶,乃至2013年主编赵长天先生去世,郭敬明都始终没有出现。痛失了出版界两大靠山之后,郭敬明消停了一段时间。但总有人不会和钱过不去,哪怕他是脏的。

之后长江文艺出版社闻着钱味找到了郭敬明,他们说想要通过各种手段淡化他身上抄袭的烙印,两方理念相合,臭气相投。共同把“岛”工作室升级为“上海柯艾”,郭敬明占股75%其余两方一个是长江,一个是天娱。有了出版业与娱乐圈的双重加持,郭敬明的人生来到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他进入到作家协会,享受副处级待遇。

拿到书号出版杂志《最小说》,还在选秀综艺节目上做起了评委,更多地出现在了电视荧幕上。其中也有一些怀有良心的媒体人质问着郭敬明当年的抄袭事件,郭敬明要么故左右而言他,要么扮起受害者故作委屈的掉下眼泪。更大的危机随即接踵而至,曾经的“岛”工作室初期成员包括美术总监Hansey,文字总监洛洛等人纷纷出走。

究其原因在于,郭敬明在公司管理方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可能是由于之前被春风文艺出版社所剥削,公司走得完全是中央集权制度,郭敬明不信任身边的任何人,大事小事都要细细过问,稍不合意就会恶言相向,Hansey曾指出郭敬明独断专行,克扣工资不尽人情,杀人不眨眼。

如果说这只是一个优秀资本家基本的特点,那么郭敬明则更进一步,已经到了泯灭人性的地步。Hansey提出想购置一台工作相机,郭敬明直接把他赶出工作室,留落街头。Hansey的父母第一次来到上海看儿子,郭敬明却当着人家双亲的面痛骂Hansey,Hansey出走后经营不善,郭敬明把他请回公司,却扔了一个苦差慢慢羞辱他。

终于在2012年,Hansey在重压之下胡言乱语精神崩溃。2017年,李枫爆料自己与其他男同事曾遭到过郭敬明的职场性骚扰。

虽然之后没了下文,但最终结果说是李枫精神方面出了问题,看来郭敬明把人逼疯很有一套。他曾在电视节目上得意洋洋的表示自己喜欢为下属带来痛苦,并懂得如何让这份痛苦最大化。一如他求学时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一如之前他曾被资本所剥削,他要把他曾经遭受的苦难报复给这个世界。仿佛在宣言,这个世界的确没有对错,只有输赢。

三、“演员“请就位

2008年,天娱正式与郭敬明签约,第一站便是邀请他出演《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端木磊。结果被湖南台领导痛骂“眼睛瞎了”。虽然此事没能成行,但郭敬明成功地推荐了他很欣赏的朱梓骁来演上官瑞谦一角,两个人的故事自此传为佳话。

之后,郭敬明终于影视界来了第一次亲密接触。那就是将综艺节目《我们约会吧》改编成电影,领导的诉求很简单,改编小说《丘比特来电》即可。但郭敬明非得自己上手去写,再加上电影导演本是个综艺咖,便扑街,没有一点水花。

之后便是改编《小时代》了,这是天娱签约郭敬明的最终目的,然而不知道是因为之前的合作让郭敬明很是失望还是单纯因为价码没有谈拢。郭敬明一回头就把版权卖给了“想响电影”,天娱这次很是震惊,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合作伙伴居然把版权卖给了第三方。

但此时木已成舟,为时一晚,“想响电影”找来了台湾导演瞿友宁筹拍《小时代》,郭敬明也正在这个时候结识了扮演陆之问的陈学冬。2012年8月,《小时代》电视剧版开机拍摄。然而,仅仅过去了两个月,陈学冬等演员突然以导演不公正为由罢演,郭敬明随即指责剧组不尊重原著,高调声援演员一方。

然而真实原因是天娱在此之后一直没有放弃《小时代》,通过反复谈判达成了某种协议,最终夺回了《小时代》的电影版拍摄权。郭敬明拉拢陈学冬在电影里扮演周崇光一角。这才导致了陈旭东的罢演,可怜“想响电影”电影拍摄中断,损失惨重,千万成本打了水漂,自此销声匿迹。

另一边,春风得意的郭敬明宣布亲自担任电影《小时代》的编剧与导演,业内一片哗然,然而很快郭敬明便向人们证明了电影不是靠抄就能拍好的,但凭借着郭敬明自己的影响力,还有台湾偶像教母柴智屏的加入。纸醉金迷的《小时代》的确精准地击中了他们的目标群体。

并且在第一部刚刚下映之后,郭敬明又接着宣布《小时代2》将在不久之后上映,因为两部电影完全是套拍,一次拍摄赚两次钱。最终《小时代》1、2部凭借着4000万的成本拿下了近八亿的票房,郭敬明一举成为了畅销导演,并在年底获得了2013年度的“中国梦践行者”。郭敬明得意洋洋的表示自己就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梦”。

《小时代》四部曲完结之后,郭敬明又推出了电影《爵迹》,《爵迹》的明星阵容更加强大,并且使用了cg加动作捕捉技术,制作成本高达1.3亿元。但横向对比好莱坞的同类题材,这个成本已经是非常便宜的了。由于制作上的不过关,《爵迹》的质感形同页游,众人僵硬的表情,更是引发了恐怖谷效应,观众看在眼里还没等心理反感,生理上就产生了极度不适。

《爵迹》上映两天后高台跳水,最终艰难地取得了3.82亿的票房,分账之后亏损近两成。郭敬明在全国路演时泪下当场称,“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这个问题显然是十分可笑的,《小时代》上映时就骂声不断,当时你面不改色,谈笑风生,怎么这会就梨花带雨嘤嘤嘤嘤了呢?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骂不骂《爵迹》,而在于《爵迹》亏钱了。因此,这个可笑问题的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合格的反派最好的归宿,便是去死。随着《爵迹》的溃败,更多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出现。首先,是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纸媒的发行量呈断崖式下滑。

郭敬明的旗下杂志相继停刊,六家公司四家解散,并且郭敬明自2014年后再也没有新作问世,2017年的版税收入也只有230万元。扔掉笔杆子的郭敬明开始了资本游戏,但偏偏《爵迹》的投资方乐视爆发债务危机,并最终于2020年7月退市。郭敬明投资的500万股血本无归,而他入股的第二大公司“和力辰光”终止公开募捐,郭敬明的上市计划也随之破产。

此时,摆在郭敬明面前的,便只剩下套拍的《爵迹2》素材了。但正当《爵迹2》摩拳擦掌之时,主演范冰冰因税务问题惨遭封杀,《爵迹2》只能宣布撤档,并追加大价钱修改所有范冰冰的脸。终于,时间来到了2020年。《爵迹2》改名为《冷血狂宴》悄然上线,票价竟卖出24元,整整是《囧妈》的四倍。

与此同时,他以导演身份加入不怀好意的《演员请就位2》,继续与各位大佬唇枪舌战,基情对线。他一如往日擅长诡辩,巧舌如簧,偷换概念,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记书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凄凄惨惨,貌似忠厚,暗藏短剑,出尔反尔,害人不浅,反复无常,摇摆不断,争名夺利,杀人不眨眼。

在一次次声讨中,在一碗碗狗血里,再如滔天巨浪一般的流量里,郭敬。重回巅峰,《冷血狂宴》薄利多销,票房达3亿,手中几部旧作品也相继卖出版权。

不久后,他的新作《晴雅集》上映,猫眼评分9.2预示着这一电影热度不减。然而就在此刻,国内156名编剧,作家,导演,制片人联合签名抵制郭敬明种种不当行为,一时激起千层浪,郭敬明重压之下,无奈出来道歉,但正如他当年无论如何也不肯出来道歉,究其原因无非是利益相关。哪怕是在道歉信中,郭明明依然不满、算计。

又是当年年少无知,又是如今人生终点,露出了伤口,扮起了软弱,扯起了道德,指向了慈善。还好庄羽棋高一招,反手一个超级加倍,搞得郭敬明哑口无言,嘲笑一片。

然而,除了一些心地格外善良的姑娘外,没有人会站在郭敬明那一端。因为他坚信这个世界唯利是图,成王败寇,只有金钱才是维系这一切的纽带,为此,他不惜一次次的利用。背叛与嘲弄身边的每一个人,然而世界并不如此。

哪怕是在最荒芜,最穷苦的角落里,只要人们敞开胸怀与人为善,它便尚有光明,尚有温暖。上海北部有一座岛名叫崇明,这个名字像极了“敬明”。当时,仍在小城的郭敬明因此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为上海而生。

多年之后,他在自己的小说里自恋地创造了两个分身,一个青春的偶像作家替字为崇光,一个时尚杂志总裁去取谐音为宫铭。联合起来就是“崇敬光明”。郭敬明也许真的打心眼里认为自己崇敬光明,但光明到底是金钱反射的光泽?还是温暖人心的人性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