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韵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中原音韵名词解释的回答如下:

《中原音韵》是元代无名氏(据《中国戏曲概论》称为周德清)所撰,是一部曲学著作,产生于元代,是中国古代一部很重要的音韵学专着。

它是以当时的北曲为对象,根据实际语言材料,对北曲的声、韵、调进行整理,把声调分为平、上、去三声,又把这三声再分为阴、阳两类,为后来的曲韵(特别是梆子、皮黄系统的曲韵)建立起一个基本的音韵结构模式。

《中原音韵》的体例是先列“声”,后列“韵”,再列“调”。“声”:《中原音韵》把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三类,又把这三声再分为阴、阳两类。这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现代汉语的调类。

“韵”:在韵部方面,《中原音韵》把声调不同而意义相同的谐声字归为一个韵部。全书的分韵,以“平水韵”为基础进行改革。它把“平水韵”106个韵字(其中有入声35个)并为19个韵部。每个韵部又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每类各有若干字。

“调”:在调类方面,《中原音韵》把当时北曲所用的19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分平、上、去三类)分为七类。这实际上是给曲牌在填词时音节的声调组合方式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

《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总结了前人关于声、韵、调的学说,第一次把人的发声(声母)、有声有义的语素(韵母)、字的声调(声调)三者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音体系,即通常所说的“音节”。

它第一次把北曲的声腔系统化,并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和概括,为后世曲谱的编订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规范。同时,《中原音韵》对后世语音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启了以“音节”为研究对象的新领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