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填词时平仄怎样区分,包括入声谢了

如题所述

写格律诗平仄、用韵均要以《平水韵》为标准,而词则以《词林正韵》为标准。通过查找韵书,平仄、韵部一目了然。

但如果因为入声字所困扰,写诗、填词时字字查询韵书,不免要耽误时间,干扰思路。我这里有一套识别入声字的简单方法,只要掌握了,可以辨识出大部分今天混入平声的入声字,你有耐心的话就认真看一看:

一:声母b、d、g、z、j、z、zh读成阳平的如“白、笛、国”等为入声字。惟独“鼻”古为去声,“雹、甭、咱”古是平声。

二:ue韵母为古入声,惟独“靴、瘸、嗟”例外。

三:uo和zh、ch、sh、r拼都是入声。如桌、戳、说、若。

四:a与f、z、c、s拼多是入声,如发、砸、擦。(“仨”字、“洒”字例外)

ia和q拼都是,和x拼惟独“霞、虾、暇(含“瑕、遐”等)不是,和j拼惟独“夹、甲、戛”及其形声字是。

五:e和d、t、l、z、c、s拼都是入声,如得、特、乐、则、册、色。

he中除了“禾、何、河、贺”及其形声字外都是。

“e“平声中除了“额”字外没有入声,上、去中除了“饿”字外都是入声。

六:ie韵母与b、p、m、d、t、n、l拼都是入声,惟独“咩”不是,是古平声。jie平声中除了“皆、街、嗟”外都是入声(只说平声)。qie中除了“茄、且、趄”外都是入声(含上、去)。xie平声中唯“歇、挟、撷、协”(只说平声)。ye中除“耶、爷、也、椰、夜、野、冶”外都是入声(液、掖、腋三字也是入声,这里不从“夜”字,是特殊情况)。

七:xi中阳平为入声,阴平惟独“昔、夕、析、悉、息”和其的形声字及“吸、翕、锡”是。shi中阳平除“时”外都是,阴平惟独“湿、失、虱”是入声。

八:fu中“复、伏、服、绂、副(含富、福、幅形声字)”及形声字是。shu中“赎、孰、束、叔、属、蜀、术”及其形声字是。

九:形声字有入声的几乎都是,如“白”字是,“百”“柏”都是入声。而会意字不是。如“立”字是,“泣”是形声字,是入声,而“位”字是会意字就不是入声。有的是经过文字变化其形声音符生僻了,如“滴、嫡、嘀、谪、摘”“副、富、福、辐”“插、锸”等。个别读音不同是语音变化的缘故,仔细体会或许就可以能体会出来其规律。

还可以反推,如看上面第一条“酌”是入声,那么“勺”也是入声(勺古读shuo音)。那么“芍”字也是入声。

另外,东、冬、江、阳、真、文、元、寒、删、先、庚、青、蒸、侵、覃、盐、咸诸韵部到今韵没有入声。即:现代汉语收-n、-ng尾的字里没有入声。

辨别入声字,是为了避免出现把本为仄声的入声当作平声的情况,但还有一些字,今天读仄声,但在古代读平声,如表示“使令”的“令”字,表示“使得”的“教”字(空教、但教、却教),表示“经过”、“拜访”的“过”字,表示讨论的“论”,唐代就读平声,后世诗家,也一直当平声读,从来不读仄声。而另有一些字是平仄两读的,如“看”、“望”等,这些字没有规律可寻,但在韵书上都有注明,因此就需要同学们多翻韵书,多背诵作品,自然便能掌握。

——以上引自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7
在古时候,人们(至少是某个地方的人)把读音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入声到底怎么读了,它混杂在现代所有四个读音中。但平声呢,包括现在的第一声、第二声,上声则是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在古人所分的四声中,平声为诗词平仄中的“平”,上、去、入声则是诗词平仄中的“仄”;时代在发展,诗词格律的理论当然也应该不断更新进步,所以,有学者提出新韵之说。新韵对平仄划分方法为:第一、第二声(也称阴平、阳平)为“平”,第三、第四声(也称上、去)为“仄”。古今平仄查询,可见中华国粹网友情提供的查询网站:http://www.zhgc.com/pz/pz.asp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