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全胜谋略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希望高人给指点指点这个论文,谢谢了
文章要求:
1。以实力为后盾
2。其中要有关于香港、澳门、台湾的内容

出于大谋略家之手的《孙子兵法》,同样是一部谋略典籍。据清人统计,《孙子兵法》共5913个汉字。而我们根据《武经七书》进行过统计,在不计标点的情况下,《孙子》十三篇共有6045个汉字,包括91个段落,322个句子。在这6045个汉字中,“计”字出现了11处,“谋”字11处,“智”字8处,“算”字7处,除此以外,还有“虑”、“权”、“诡”、“巧”、“诈”、“策”等都是谋的意思。实际上,除了明确提出有关“谋”和“略”之外,在全部322个句子中,半数以上谈的都是谋略问题。这其中,军事谋略约占2/3,其他领域谋略约占1/3,几乎达到了“一句一理,一句一谋”的地步。仅在我们编写的《谋略库》中就收录了孙子脍炙人口的各领域谋略百余条。其中,政治谋略约有20余条,如“不战而胜”、“上兵伐谋”、“非危不战”、“非利不动”、“非得不用”、“先谋后事”、“修道保法”、“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等等。军事谋略约有80余条,如“以进为退”、“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正合奇胜”、“出奇制胜”、“战胜不复”、“兵贵神速”、“兵以利动”、“兵贵胜,不贵久”、“先胜而后求战”等等。此外,还有经济、外交、统御谋略20余条,如“未战先算”、“以战养战”、“因粮于敌”、“巧于用间”、“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求之于势,不择于人”、“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等等。由此可见,《孙子兵法》实际上处处在讲如何“算、计、谋、策”,“谋略”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书。可以这样说,《孙子兵法》集中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高明谋略之精华,并把它高度提炼、概括,加上自己独到的创造,形成了系统而深邃的谋略理论。因此,《孙子兵法》实质上是一部谋略典籍,这部谋略典籍在中国人民的智慧发展史上乃至世界人民的智慧史上,矗立起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

时至今日,《孙子兵法》这部2500多年前产生的谋略典籍,对于我们指导信息化战争还有没有价值,它有没有过时?要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说:它过时了,同时又没有过时。说它过时,是从排兵布阵、作战方法、后勤装备保障方式等具体的方面来说的,很显然,丘牛大车时代的具体方法用在今天已大部不合时宜。说它没有过时,是从它的谋略思想方面来说的。我认为,知识的精华是智慧,而智慧的精华才是谋略。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知识过时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谋略不会过时,不仅不会过时,相反地极有可能在特定的时期更具价值,更有用武之地。从各方面情况来看,信息化时代正是一个这样的时期,对于这一时代的战争,孙子的谋略思想更具启发意义。

首先,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谋略思想正是信息化战争追求的最佳效果。

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谋略思想主要体现在《谋攻篇》中,他写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他主张“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追求“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的效果。这种以不流血、不动武的斗争方式,迫使敌人屈从自己的意志,而达到“自保而全胜”的谋略思想正是信息时代战争双方所追求的最佳效果。进入20世纪后期,人类跨入了信息时代的门槛,机械化时代战争巨大的破坏性和残酷性迫使各国都在寻找一种更为理性和可控性的战争方式,信息化战争应运而生。从近期发生的几场颇具信息化雏形的局部战争来看,胜利者已经在战争中体现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思想,并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其次,孙子“知胜”谋略思想是信息化战争取得先胜、全胜的前提。

这里所说的“知胜”谋略思想,指的是孙子所说的:“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在《孙子兵法》全文中,“知”字先后出现了79次,除了以上所说,还包括“知用兵之害,知用兵之利”;“知三军之事,知三军之权”;“知战之地,知战之日”;“知得失之计,知动静之理,知死生之地”;“知迂直”;“知诸侯之谋”;“知九变之利”等等,稍加分析,便知道孙子所强调的“知”就是要全方位了解信息以制胜。未来信息化战争,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战斗力要素,对垒双方谁掌握了信息获取权、使用权、控制权,谁就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分析、判断、决策、指挥、控制,并使各参战力量协调一致地行动以形成整体合力;相反,谁丧失了制信息权,谁就既难以有效地进行决策,又无法科学合理地分配物质、能量,更别提充分发挥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了。

第三,孙子“奇正”谋略思想在信息化战争中更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

孙子“奇正”谋略思想见之于《势篇》,他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主张把有规律可循的“正”法与无规律可循的“奇”招结合起来,“以正合,以奇胜”,造成“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的态势,达到“必受敌而无败”的效果。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处于劣势一方,必须贯彻孙子的这种思想,采取不对称手段,想方设法发挥己方优势和长处,打击对方软肋,以求克敌制胜。处于优势的一方,也有必要运用谋略,出奇制胜,用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达成目的。比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就采用“奇正结合”的谋略思想,一方面在科威特边境利用高技术大布疑阵,作出从科南部发动攻击的假象和态势;另一方面,秘密派出主力第7军快速机动至伊沙边境的中立地带,一记“左勾拳”,击中伊军要害。

第四,孙子“速决”谋略思想是信息化战争为追求战争效益所作的必然选择。

孙子是速决战谋略大师,他的“速决”思想主要体现在《作战篇》中,他说:“故兵闻拙速,未闻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又说:“故兵贵胜,不贵久”。他尤其担心“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到那时“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他的这种谋略思想十分符合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从经济角度看,我们知道,信息化战争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价值极其昂贵,一枚导弹少则数万美元,多则上千万美元,一架新型战斗机,少则上亿,多则几十亿美元。这样巨大的物资消耗,如果旷日持久,就连美国这样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也感到承受不起,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第五,孙子“因变”谋略思想对信息化战争更具现实意义。

孙子“因变”谋略思想是指用兵作战要不拘常法、临事适变、从宜而行。其核心是灵活性问题。在《虚实篇》中,他说:“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他主张“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强调以此达到“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的境界。在信息化战争中,作战节奏快,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如果指挥者不能因情而谋、因势而谋、因地而谋、因时而谋,就会陷于被动挨打的态势,甚至原来是处于优势状态,转眼间优势就不复存在。相反,如果指挥者能借鉴孙子“因变”谋略思想,准确把握敌情、我情、地情等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及时定下决心,则能把握主动权,夺取胜利。

第六,孙子“攻心”谋略思想对信息化战争更具启示作用。

孙子“攻心”谋略思想反映在《军争篇》中。孙子认为:“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他进一步解释,对阵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他的这种谋略思想与信息化战争强调心理战的理论与实践不谋而合。信息化战争中,心理战的作战样式和手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其本质未变,指导思想未变。比如伊拉克战争,战前,美军先向对手展示强硬态度,同时将心理作战部队早早投入作战;战中,美国一直坚持打萨达姆生死牌,不时地散布谣言,透露出虚假信息,以动摇迷惑伊拉克军心民心;战后,美军还炮制了印有伊拉克亲萨核心人员的“扑克牌”,并发出悬赏令,俨然胜券在握,志在必得。这些都是“攻心”谋略的运用。

总之,战争首先在争谋,打仗首先在打将,信息化战争也不例外。孙子的谋略思想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孙子“兵者诡道”的谋略体系,为我们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了宝贵的智慧灵感。它的“以谋制胜”的指导思想、“知彼知己”的信息观念、“九天”、“九地”的空间意识、“伐谋”、“伐交”的智胜手段,乃至“出其不意”、“因敌制胜”、“夺心夺气”、“上智为间”等等大量奇妙生动、永远不朽的谋略思想,是我们指挥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21
孙子“奇正”谋略思想见之于《势篇》,他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主张把有规律可循的“正”法与无规律可循的“奇”招结合起来,“以正合,以奇胜”,造成“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的态势,达到“必受敌而无败”的效果。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处于劣势一方,必须贯彻孙子的这种思想,采取不对称手段,想方设法发挥己方优势和长处,打击对方软肋,以求克敌制胜。处于优势的一方,也有必要运用谋略,出奇制胜,用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达成目的。比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就采用“奇正结合”的谋略思想,一方面在科威特边境利用高技术大布疑阵,作出从科南部发动攻击的假象和态势;另一方面,秘密派出主力第7军快速机动至伊沙边境的中立地带,一记“左勾拳”,击中伊军要害。
相似回答